《生為女人》:大女主電影套路?我們仍需要「老套」的女性故事 | V太太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生為女人》:大女主電影套路?我們仍需要「老套」的女性故事

《生為女人》劇照。 圖/聯影電影
《生為女人》劇照。 圖/聯影電影

《生為女人》(I Am Woman)是一部傳記電影,描述澳洲出生的女歌手海倫.瑞蒂(Helen Reddy)於六零年代後期從澳洲前往美國紐約,在以男歌手和團體為主流的時代,打造個人的音樂事業,也經歷友情、家庭與社會之起伏。伴隨著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受到啟發的瑞蒂寫下描寫女性力量的〈I Am Woman〉一曲,而這首歌曲也反過來陪伴著追求平權的女性主義者們,成為運動中不成文的「國歌」。

老實說,不論在題材或拍攝上,《生為女人》都不是一部太過創新與「突破」的電影,甚至可以說有些平淡與「陳腐」。 如同所有描寫「黑馬」的人物傳記,電影情節著重於主人翁如何在逆境與不被看好中,把握自己的機會,追逐夢想,而成功的光鮮表面背後,又隱藏了哪些個人的心酸與疼痛。

「大女主」敘事嶄露頭角

另一方面,隨著性別平權、女性主義成為「顯學」,各種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女性演藝人員主動發聲,影視產業出於政治正確和商機考量,也搭上了時勢列車。於是在過去幾年間,我們便得以看到越來越多所謂的「大女主」創作。不論是重拍、改編、或原創作品,故事裡的主人翁都不再只局限於追夢的男人,女人也可以成為英雄與偶像。

更進一步來說,這類「大女主」作品也不斷演變,被選擇的女性角色類型和她們在戲劇作品中被呈現的方式,不再只有單一形象,而得以探索多元可能。

儘管如此,「進步」卻也緩慢,比方說很多時候,女性角色必須符合某種針對女人而設定的道德標準(如堅忍溫柔),或者女性角色必須變得「跟男人一樣」,彷彿唯有如此才能合理證成女人的成功。甚至另一些時候,這些女性角色單單只是出現,就可以遭遇到許多人的批評(可以回想近年來針對女版《魔鬼剋星》,和007龐德探員改為女性主演等事件的批評)。

而令人遺憾地,《生為女人》這部電影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編劇與導演所選擇的題材內容與敘事方式,其實並沒有跳脫某種窠臼,以一種幾乎毫不令人意外的方式,呈現了瑞蒂如何為自己堅持,但缺少瑞蒂個人主體敘述與掙扎,反而傾向強調伴侶關係的處理方式,卻打造出一種彷彿「灰姑娘」的夢幻骨架(儘管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於是,我們聽到了瑞蒂唱著「我是女人而我怒吼」,卻少有機會在電影中看到她真正的怒吼,儘管導演顯然試圖藉由某些「姊妹情誼」的描寫,為故事增添一些女性賦權的元素,但加入太多典型「金句」(例如: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你辦不到)後,反而讓情誼與衝突都顯得表面。結果是,《生為女人》仍是一個勵志的故事,但似乎也僅只於此了。

然而,儘管上述之批評看似嚴厲,我卻不認為這部電影不值一看。相反地,我還是會強力推薦這部電影,並認為這樣的電影存在有其意義與重要性。

《生為女人》劇照。 圖/聯影電影
《生為女人》劇照。 圖/聯影電影
《生為女人》劇照。 圖/聯影電影
《生為女人》劇照。 圖/聯影電影

女人「僭越」了男人的故事嗎?

近年來,每每在影視作品將主角改為女性而翻拍時,除了部份帶有明顯性別偏見的否定以外,我們還會聽到某種「政治正確」的批評:為什麼女人要沿用「男人的故事」?如果我們真心想要追求平權,那麼目標難道不應該是打造女人自己的敘事、創造獨一無二的女性角色嗎?(舉例來說,與其替換一個女性的龐德幹員,我們是否應該有全新的女性特務?)

在某個層面上,我確實同意上述之批評,在好萊塢影視產業近年來追求以連鎖作品(續集、系列作、重拍)最大化利益的情境下,原創故事稀缺,而打著性別平權的旗幟但行營利之實的結果便是,女性角色有時候成為某種象徵性的存在(token),而缺少實際的話語權和重量。

然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反問:為什麼某些故事,就是「男人的故事」?事實上,這些故事一直以來也都在女人身上發生,女人一直以來都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扮演著好人與壞人、英雄與亡命之徒,女人進入關係也保持單身,享受愛情也珍惜友情,渴望成功也經歷失敗。

女人從來沒有在這些「故事」中缺席過,只是太久以來,只有男性的視角和經歷得以被閱讀、被呈現、被傳播,於是這些故事成為了「男人的故事」,而當女人終於獲得機會,以「自己」的身分進入自己的故事時,卻反而成為一個「冒名者」(imposter)。女人被批評為「僭越」進入了男人的世界,儘管這個世界裡原本就有一半屬於我們。

因此,「陳腔濫調」的女人故事難道就不夠進步,故沒有被訴說的價值嗎?我認為正好相反。越是「陳腔濫調」的故事,反而更有被講述的意義,因為這恰恰顯示了,女人從未在歷史上、社會中缺席,然而我們的身影卻鮮少被看見——或者只能透過特定的方式、角色和位置被看見(如扮演妻子、女兒、母親)。

更重要的是,所謂「陳腔濫調」的批評,其實反映的仍舊是男性的觀賞視角。對於男性來說,這類「我族」奮鬥掙扎的故事早已不斷被敘說,令人耳熟能詳,當一個男性需要尋找效法範本時,可以俯拾皆是。

因此,當這些故事的主角變成女人這樣的「他者」時,對男性來說不必要,甚至被視為「冒犯」;但對女性來說,這卻毫無一絲陳舊,反而是全新的體驗,因為我們終於得以在大小螢幕上,看到更多和自己相似的身影,看到這些人追求、實踐那些我們或許想過,但卻不確定到底能不能屬於自己的夢想。我們在這些故事裡終於聽到有人對自己說:是的,你可以。而這絕非陳腔濫調,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聽得太少。

我想,這也是七零年代時追求平權的女性主義者們,在聽到海倫.瑞蒂唱出「我是女人而我怒吼,我有智慧」時,內心如此震撼感動的原因吧。對她們以及今日作為觀眾的我們來說,那不僅僅是一句歌詞,也不只是一句鼓勵而已,而是一個又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又一個,在我們之前所活過的生命,奮鬥過的腳步,所帶來的,最深刻的連結。

《生為女人》劇照。 圖/聯影電影
《生為女人》劇照。 圖/聯影電影
《生為女人》劇照。 圖/聯影電影
《生為女人》劇照。 圖/聯影電影

「變成」女人

這也是我認為《生為女人》這樣的電影值得一看的原因。在電影裡頭,我們看到,不同女人的生命故事如何彼此連結(不管是被怎樣的電影敘事手法呈現),也許透過一段友情,也許只是透過一首歌。而在電影外頭的我們,也和電影裡出現的女性們相連,相信自己得以怒吼。

當看到當年的女性主義者走上街頭追求平權時,我們想起今日女性主義還有許多值得奮鬥的目標;我們感受到女性主義前輩的希望與沮喪,然後激勵自己繼續往前,讓未來更多女孩和女人得以怒吼(或無須再怒吼)。

然而,有點可惜的是,在我看來,此片的中文片名《生為女人》反倒和電影裡最重要的訊息之一有些背道而馳。不論是〈I Am Woman〉這首歌的歌詞,還是電影故事本身,其實都在傳達一件事:女人並非「生成」,而是「變成」的。每一個女人都是在她所屬的社會環境裡,慢慢地「被變成」一個女人,或者更正確地說法是,學習在這個社會裡,如何當一個女人,並且盡力爭取,更多元的、當女人的可能性。

就如同瑞蒂從來到紐約開始,經歷友情、工作、家庭,寫下〈I Am Woman〉這首反映心聲的歌,到最後在女性大遊行的舞台上帶領全體大合唱,也是一步一步不斷地在「女人」的路徑上「演化」。就像歌詞所說的,我們的智慧來自於傷痕與痛苦,我們付出的代價帶領我們前進,最後我們得以堅強無敵。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