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害怕「家」的女人,渴望「家」的女人 | 林運鴻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俗女養成記》:害怕「家」的女人,渴望「家」的女人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

剛剛播畢第二季的《俗女養成記》,想必讓許多觀眾在這幾個周日晚間,跟著「俗女」陳嘉玲的中場人生又笑又哭——除了幽默飽滿的編導與表演,本劇細膩描繪了女性在婚姻和生育、自由或承諾之間的為難拉扯,更觸及諸如多元成家、青年勞動、城鄉差距、生育自主權等等有感議題。說來我們大可不必羨慕韓國《魷魚遊戲》,因為叫好叫座的《俗女》,絕對是「台灣製造」可以深深自豪的優質神劇。

雖然《俗女》有許多面向可以深入討論,不過,若我們仔細思考主角陳嘉玲的流亡和叛逆,除了她身上令人熟悉的台女生命經驗,更直指人類這種社會性生物的最大甜蜜——因為彼此相愛,才願意給出的終身許諾,那樣的所在我們稱之為「家」。

第一個家:鄉愁

在第一季,台南女兒陳嘉玲在北部工作多年,老闆難纏、男友媽寶,生活繁重卻沒有目標,逼近不惑之年的焦慮更時時咬嚙心口——於是嘉玲向個性單純的男友江顯榮逼婚,男友一口答應,還讓富裕母親出錢購入寬敞豪宅。

婚禮前夕,嘉玲興奮在空蕩新居跳舞,在變電箱蓋寫下「my home」,似乎飄蕩人生終於有了著落。但是,免費的「家」很快就索求另一種代價,未來婆婆帶著鑰匙進門事事干涉,擅自決定風水裝潢、要求嘉玲辭職 、逼她學瑜珈上烘焙,還難掩輕蔑說媳婦看來像「打掃阿桑」。

沒錯,雖然嘉玲聰明能幹,不過天龍國的上流品味,根本看不上這位有個性卻不優雅的草根女子。

所以《俗女》第一季大量安排1990年代小嘉玲的童年回憶,特別是,當年姑姑被富裕男友悔婚的往事。警覺到這場婚姻最終得看夫家臉色的嘉玲,逃難也似中止婚約,決定拒絕媽寶老公、低薪社畜的北漂生涯,回到沒有吃人房價、過勞壓迫的熟悉家鄉。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第二個家:自主

雖然回到府城老家,但親子間多年南北分隔,嘉玲媽媽並不了解女兒為何放棄「光鮮工作」、「乘龍快婿」,不時有大小衝突。此時,嘉玲重逢兒時玩伴蔡永森,兩人開展穩定戀情。第一季結束時,嘉玲花光積蓄,買下廢棄老屋,現在,女人有了「屬於自己」的家!

已經不肯從眾苟活的嘉玲,對於「家」的模樣,有自己的獨特想法。所以,嘉玲違逆媽媽意見、拒絕了長輩帶來的神像與家俱,挖空心思去佈置裝潢,讓這間據說曾有失婚女子自殺的鬧鬼屋宅,跟自己一樣稜角分明、風格強烈。

然而,女人的「自主」一樣需要代價。第二季的高潮是,嘉玲意外懷孕,卻擔心自己是否有母愛、害怕導遊收入能否負擔小孩(低薪過勞正是台灣少子化的根本原因)……於是,她沒有和男友永森商量,盤算著偷偷把孩子打掉——所謂「獨立現代女性」,很可能沒有「全心生養小孩」的餘裕。

可是永森並不這樣想,孩子固然是沉重負擔,但是,為此他可以放棄棒球夢想、重拾業務生涯,更可以一手承攬家務,以能幹聰明的老婆為優先。所以好脾氣的永森,卻無論如何不能接受,嘉玲沒有跟自己商量就擅自決定孩子去留——伴侶之間,一旦對「家」的想像不同,只有分手一途。

男女主角的衝突其實耐人尋味:獨立女性想要無牽無掛、自由獨立的「家」,那是吳爾芙所說,女人「自己的房間」;但是溫柔男人卻覺得,只有為了伴侶互相妥協、為了兒女犧牲奉獻,戀人一同睡覺的場所才可以被稱為「家」。

說起來,誰也沒有錯。不過,絕不要忘記,兩季《俗女》不斷鋪陳三代女性的大小遭遇。即便嘉玲阿公、嘉玲爸爸都是專情負責的「最佳隊友」,但觀眾看得很清楚,在華人傳統文化中,「家庭」要求女人付出更多、甚至是全部的份額。之所以嘉玲對於撫養子女有著直覺恐懼,正因為她已經太過心疼,一輩子都沒有踏出廚房閨房、為了陳家無限犧牲的媽媽和阿嬤。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第三個家:承諾

「你都沒有問過我,這個家要長什麼樣子!」颱風夜爭吵後,老實溫柔的永森失望搬走。然而,從小拿第一名,早早嫁給富裕醫生的表姐,卻因婚姻觸礁,帶上兒子搬來暫住。而與嘉玲總是吵架的母親,這時也發現了父親精神外遇的秘密,狼狽投靠女兒。

一個沒有愛情的家,卻成為三個被愛情傷害女人的臨時庇護所。於是媽媽、表姐、嘉玲一起前往公路療傷之旅。表姐終於敞開心扉,承認自己被丈夫出軌家暴。這時媽媽對爸爸還是念念不忘,嘉玲火冒三丈,女人無時無刻想著男人幹嘛?她把媽媽手機搶過來,丟進山溝裡。

可是,也是這趟只有女人的結伴旅程,嘉玲才醒悟了「家」的美好可貴——在受傷失落的時刻,將人承接、撫慰的地方。突然,醒悟到自己正處於懷孕階段,嘉玲倒掉不知是否影響胎兒健康的咖啡。她準備好了,甘願成為母親。

回到台南後,嘉玲決定,為了孩子,要把老屋賣掉,不能繼續僅僅為了自己而活,她需要一點經濟儲備,來讓孩子的未來有所著落。為此,她必須犧牲掉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庇護獨身女人」的自我之家。

傷心的永森原本不肯復合,那是因為,凡事都自我決斷的嘉玲,似乎沒有把自己當作人生夥伴。但是,看到如今嘉玲願意妥協,把孩子放在優先順位,他忍不住又被深深觸動。於是永森偷偷買下嘉玲賣出的老屋,兩人也在淚眼婆娑中重歸於好——現在,固執女強人願意退讓一些自我、承擔一些犧牲,那麼,就可以經營屬於三人的溫暖家屋。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離開「家」,再歸返「家」

我們都熟悉那個老掉牙故事:孝子每次帶媽媽上高級餐廳,都搶著把整隻魚頭留給母親獨享。但母親豈是真的愛吃魚頭?只因為過往家境拮据,美味的鮮魚如此昂貴,寧可看見丈夫兒女吃得盡興,母親假裝自己只愛吃魚頭。老了以後,生計無虞,可是看見兒子殷勤盡孝的模樣,又不忍心戳破善意謊言——貧窮時因為匱乏而犧牲、富裕時因為體貼而犧牲,這不就是「家」裡頭那位名為母親的女人?

所以在劇中,陳家三代女性都曾經嘗試與「家」拉開距離(所以,劇中三次全家福照片,都有女人意外離席)。

嘉玲阿嬤為何離家?因為她多年來將就家人偏甜口味,不能煮自己愛吃的私房菜色。嘉玲媽媽為何離家?因為她從來沒有其他浪漫憧憬,不像爸爸心中還留了一角給初戀情人。這也是為什麼,嘉玲逃避與永森共同經營家庭,也遲遲無法下定決心留住小孩——她非常害怕「母職」所代表的徹底奉獻,會將她告別台北才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屬於自己的人生」再次掏空。

所謂「家」還有好多好多難題:養尊處優的表姐,明明第一志願畢業,卻在婚姻中失去工作能力。所以嘉玲挺著孕肚追上不知怎麼獨力謀生的表姐,要她勇敢拒絕沒有自我、沒有信任的醫師娘貴婦生涯。

還有身為同志的弟弟,本來夾在穩重男友和活潑鮮肉之間,並且從沒想過離開「祖傳」中藥行。然而人生不只有戀愛廝守,也不見得男生就要「繼承家業」。所以「不會替自己挺身而出」的弟弟最後離家壯遊,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無論伴侶的愛、家族的愛,本該是祝福而非枷鎖,從來未必命中注定。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成家」一事的溫柔與勇氣

以「家」為題的影視作品何其繁多,《俗女》厲害之處正在於有批判反思,卻也有體諒包容。「家」有多重樣貌,可以舉重若輕、也可以一生懸命。但也許「成家」之前不能省略一段,對自己深思熟慮、對親人設身處地的獨立行旅。

《俗女》清楚交代了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家族與手足之間可能有的緊張矛盾。但與此同時,本劇也不吝展示,平等而互相體諒的一對男女(或男男),如何攜手進入生命中最美麗的許諾。

在少子化成為國安危機、「三放世代」成為東亞日常的今天,連難搞、頑固、兇悍的大齡俗女嘉玲,都主動來個「逆向求婚」:「我不相信婚姻,可是相信你」——《俗女養成記》說的也許是,做自己,愛別人,兩件事絕非平行。如何在親密中保有自我、如何在妥協中不忘獨立,那就是兩顆甜蜜也勇敢的真心,足以成就「家庭」的絕大溫柔吧。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俗女養成記2》劇照。 圖/華視、CatchPlay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