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令儀/無暇思索的醫療工作者——讀《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 | 鳴人選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蔡令儀/無暇思索的醫療工作者——讀《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

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 文:蔡令儀,診所執業中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

我盯著這陣子在網路強打的健康器材廣告,幾位網紅醫師拿出醫學論文告訴我們「這次不一樣」,但我仍心想「這不就是二十年前流行過的氣血循環機嗎?」確實,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醫師作為公眾人物或KOL這件事源遠流長,或許足以作為一個歷史研究的課題,醫師斜槓作家早就算是老套,現在沒上節目、出書、在網路擁有自己的YouTube頻道或臉書專頁,並不時寫一些衛教文章,發表成功案例,大概無法被民眾認可為一名厲害醫師。

主流與另類醫療?思考西醫與中醫之間的異同

本書作者是醫師,我認為她是一位厲害的醫師,然而作者不是要賣醫療器材、健康食品,或告訴大家的自己的醫術有多高明,而是將她在公立醫院任職時的痛苦與反思,於清晨時分書寫下來,集成這本《處方箋》。這本書可以深深觸動所有在台灣健保體系下掙扎,無暇停下腳步思考的醫師與各類醫療專業工作者,即使筆者身為一名中醫師,也對書中的若干主題有所共鳴。

曾有人問作者「是否認為主流醫學和另類醫療可能會有『真正合而為一』的一天」(頁84)。作者認為:「『另類醫療』是個耐人尋味的概念。到底是指不同於什麼東西的另類?是像政治上的左右之爭嗎?如果某個東西是根據與另一個東西對比來定義的,二者怎麼可能『合而為一』呢?已經再三強調,並沒有所謂另類醫療,只有有效醫療和無效醫療。如果實證科學證明某種介入治療有效,該治療就不再被視為『另類』,而會變成醫學。」(頁84-85)看到這段文字,我認為可以從自身的兩重身分——中醫師以及傳統醫療史研究者來進一步討論。

與我們鄰近的東亞各國類似,台灣仍保有傳統醫療——也就是「中醫」,但「台灣中醫」有何特色,我們未必意識得到。日本的傳統醫療政策為「廢醫存藥」,意即只保留漢方藥物,由西醫師開立,開漢藥就跟開西藥止痛劑或抗生素一樣,只是「另一種」藥物而已,在諸多漢方藥物中,大約有148種漢方藥物被納入日本的健康保險當中。而中國的傳統醫療政策,在中共建政後則是採取「西學中,中學西」的「中西醫結合」策略,意即西醫學習中醫,可開立中藥,中醫學習西醫,也可開立西藥,兩者相互結合,中西藥交叉使用,這種作法對於台灣人而言是很難想像的。

與台灣的傳統醫療政策最接近的其實是南韓,南韓的醫療體系區分出西醫與韓醫,韓醫就是他們的傳統醫療,有針灸以及各種的草藥,但與台灣不同的是很多韓醫醫療都必須自費,「看韓醫」對於韓國民眾而言是相當高貴的醫療方式。台灣中醫,儘管立法院長游錫堃曾在國醫節致詞中說「可以考慮改名『台醫』」而遭受不少質疑,但其實就台灣中醫的內涵來說,本來就與鄰近諸國的作法不同,早已走出自己的路,運用現代化的「科學中藥」以及針灸技術,在健保體系中提供台灣民眾各種醫療服務。

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順勢療法、身心靈、磁場:你所不知道的其他「另類醫療」

回到書本中作者所談的「另類醫療」,確實「另類醫療」(Alternative medicine)是一個耐人尋味的概念。「中醫」或各東亞文化的傳統醫療,相對於西醫來說,確實可說是別有一類,擁有不同於現代醫療體系的診斷與思考方式,兩者之間可能終究無法完美轉譯,傳統醫療中可能有不少無效醫療,但也存有許多有效但未被科學證實的治療方式。從科技與社會研究的角度來說,西方醫學並非總是「有效」,一個醫療技術與社會文化脈絡緊密相關。例如放血術與西方體液學說結合,因此一直到19世紀都還被認為是有效的醫療技術。

一個醫療觀念的形成有很長的歷史,一旦成為一個穩固的典範,要翻轉典範需要挑戰無數前人所累積的知識,其實是相當有風險的工作,有時候也需要一些膽識與運氣,例如胃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者馬歇爾(Barry Marshall)戲劇化地以身試菌,證明了胃潰瘍是細菌所致,完全轉變了原本人們對於胃潰瘍的認知。

但作者所指的「另類醫療」除了傳統草藥,更是指各種各樣,主流醫療之外的特殊療法,很多療法都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其有效性。比如順勢療法(Homeopathy)、各式各樣的維生素療法或反維生素療法——有醫師甚至要求病人完全防曬避免攝取到任何維生素D以「餓死細菌」。在當代對於維生素D的熱愛或否定之前,維生素C也曾被認為是萬靈丹,從感冒到癌症無所不治,兩度諾貝爾獎得主鮑林(Linus Carl Paulling)就是最有名的維生素C狂熱支持者。

一個醫學謠言的背後也存在幾分真實,特定維生素缺乏確實能導致某些疾病,但不表示維生素能發揮無限神奇療效。作者身為臨床醫師面對患者口中的種種奇妙療法早已見怪不怪,但她仍對於那些深信另類療法而深陷痛苦的患者寄予同情,最重要的是,主流醫學無法(也不可能)解決人們身心的所有問題,然而許多另類醫療正標榜著「全人」、「身心靈」、「磁場」、「經絡」、「前世今生」……源源不絕地提供人們解決問題的希望與掌控感,因此人們還是會不斷地轉向主流以外的醫療方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身為一位執業醫師:工作、生活與醫療體制的操勞日常

作為一名中醫師,自覺或許相當接近作者目前的身分——一般科醫師(General practitioner, GP)。只是我們無法為患者開立維生素與一切的西藥,無法幫患者抽血或照X光,一日15克的科學中藥粉就是我們能給予患者的藥物或營養品;針灸、刮痧、拔罐與整復技術就是我們治療這裡痠那裡痛的武器;在左右手腕橈側把脈或在患者身上敲敲按按就是我們所擁有的檢查方式。我們足夠幸運很少遇到將決定患者生死的醫療處置,我們或許難以感同身受作者所談的那種救不回患者的深層悲痛與對於自己處置的強烈自責,但與作者同樣有對知識的焦慮、對工作與生活間難以取得平衡的疲憊,以及對健保體制的無奈。

「終生學習」對於醫師而言,肯定不是一個口號。中醫師的假日往往都塞滿了各種各樣的進修課程,做研究發表論文則是西醫師的日常活動,即便作者是得過文學獎的作家,她也得和其他醫師一樣在期刊上發表醫學論文。醫師的生活總是充滿競爭而忙碌不堪,尤其是醫院醫師的生活更是極度緊湊。

作者描繪她在公立醫院的生活,面對人體的疼痛、疲勞、肥胖、衰老,其中也包含著作者對於澳洲健保體系的矛盾心情,公立醫院總是人力短缺,澳洲健保也同樣搖搖欲墜,然而當私立醫院的醫師別有居心地對她說:「妳的病人要等十二個月才能換髖關節,像英國那樣嗎?」她巴不得立刻回到擁擠不堪、充滿怪味的醫院,在那裡「病人就是病人而非顧客」(頁326)。

看到作者對於醫療體制的糾結心情,我感覺每位在台灣健保特約機構中工作的醫師都有點像公立醫院醫師,然而,又有誰能不是呢?台灣健保在醫療機構的涵蓋率超過92%,更慘的是,如果你在私立醫療機構工作,也就是那些沒有「國立」或「市立」字樣的醫院以及全部的診所,在這些地方工作的醫師必須同時應付院所要求的過度服務,以及健保體系的無情壓榨——固定九折以下的點數給付,以及各種不合理的審查、核刪與放大回推。

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媒體總是報導哪位醫師又「A健保」而永遠不會報導健保自開辦以來如何對醫療人員「拗很大」,醫師的勞動並沒有獲得健保表定的給付,「點值浮動」是健保署的一貫回應,醫療人員還必須總是笑臉迎人,否則就等著被患者投訴提告。如果「等十二個月才能換髖關節」對於英國公立醫院醫師來說是財源欠缺下不得已的作法,「病人就是病人而非顧客」應該就是一名澳洲公立醫院醫師的驕傲了,我查了一下如果是在台灣,髖關節置換手術需要等多久。「十二天」!天地良心啊!

讀完這本《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我開始思考誰該閱讀這本書。醫學生、中醫學生肯定要讀的,不僅是因為更忙碌高壓的臨床生活還在前面等著,書中描繪的社會、階級、性別、倫理議題如此鮮活,值得在還有閒暇時先閱讀思考。執業醫師在這些隨筆中肯定也會找到共鳴,醫療生涯中總有那麼幾天(嚴重的話或許是每週一次)會對毫無自覺、要求一堆的奧客病人猛嘆氣,他們總是會說「我有繳健保費欸」,卻不理會醫師的專業判斷。在台灣或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醫療工作都可以算是不錯的職業,然而在被譽為「世界奇蹟」的台灣健保壓迫下,所有醫療人員都在苦撐,以至於無暇對醫療現狀進行更多的思考。

「如果有一種疾病的症狀是完全缺乏社會能量,再加上完全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那麼妳肯定得了這種病」(頁360),讀到卷末這個段落,我會心一笑,說真的,誰不是呢?

※ 本文為《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書評游擊文化授權刊登。

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
作者:凱倫.希區考克(Karen Hitchcock)
譯者:劉思潔
出版社游擊文化
出版日期:2021/12/01

《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書封。 圖/游擊文化提供
《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書封。 圖/游擊文化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