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的結果:共找到 2622筆 約 0秒
福島核災無法承受之傷:生活重建比硬體重建更困難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3 Apr, 2018日本原有17座(含廢止的福島第一核電)核電廠,42個反應爐,僅次美國、法國,大部分集中在福井縣、新潟縣和福島縣等東北地方。311受災縣中還有一個在宮城縣的女川核電廠,所幸因海嘯高度未及,逃過一劫。核...

你的身上有細菌!——福島孩子的校園霸凌事件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3 Apr, 2018與佐藤仁約在雜誌社見面。辦公樓是兩層建築,一樓會客室牆上掛了一幅書法「正道」,反映了這本在1973年創刊的地方雜誌的精神。「連結東北和中央、個性十足的政治經濟雜誌」是其理念,目前發行量1萬5000本...

天天一杯毒:濾掛式咖啡溶出致癌物?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2 Apr, 2018案情:用嘴巴殺人的專家?如果你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早上需要來一杯咖啡醒醒腦,濾掛式咖啡是當然首選,既方便又美味,你一定曾讚嘆濾掛式咖啡包的發明者簡直是天才!如今,濾掛式咖啡的口味和款式五花八門,也各...

當抗爭者的帳棚倒下:架空集會自由的「柯P四原則」
時事觀察.許仁碩:31 Mar, 2018公投盟長年來以連續申請集會的方式,在立院周遭搭設帳棚,作為活動據點。當中雖曾在太陽花後遭警方撤銷許可,並宣稱永不許可公投盟之集會申請,但在聲援群眾抗爭後撤回,維持至今。然而日前台北市政府突然以「拆除...

沒看過臭豆腐的外國人,與穿球鞋上雪山的台灣人
公共政策.雪羊:30 Mar, 2018一則〈2台女穿球鞋登波蘭雪山險凍斃,出動直升機救下山〉的新聞,在30日上午從國外燒回台灣,在登山人間造成了不小的討論。確實,她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100%的責任,畢竟「穿著錯誤裝備上山」,本來就是一件...

「人社精神」是甚麼?——對人社營的新想像
時事觀察.朱家安:29 Mar, 2018「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是科技部的教育計畫,每年招收200名高中生進行14天的人文社會課程訓練,這些課程由各領域專家主持,品質相當不錯,對高中生來說是難得的機會。這個活動的篩選也嚴格,今年的千名報...

龍緣之/愛動物所以零皮草?時尚產業的「政治正確」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28 Mar, 20182017年底開始,一波「零皮草」的風潮席捲歐美,對時尚趨勢與產業發展帶來新的刺激。緊接著,2018年3月20日,舊金山市立法禁止全市販賣任何皮草製品,成為現今全美最大的「零皮草城市」。兩天後,國際知...

林子琳/深澳電廠環差案通過:是理念難以堅持,還是立法有所不足?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6 Mar, 2018深澳燃煤電廠擴廠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案(以下簡稱環差),在3月14日環保署環評大會,由作為主席的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投下關鍵一票,最終以9:8做成「審核修正通過」之結論,一瞬間社會輿論盡出。很多人認為詹副...

吳致良/十年與三十年的島嶼凝視:訪導演柯金源、主唱江育達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3 Mar, 2018柯金源,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也是台灣首屈一指,具國際知名度的生態紀錄片導演。拿過三座金鐘獎,得過許多國內外影展重要獎項,今年更獲頒第11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傑出貢獻獎」。日前,他出版《我們的島:...

德國能源轉型面臨瓶頸?——走鋼索的電力供需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3 Apr, 2018上一篇文章提到德國能源轉型面臨的瓶頸,包括陸地風車已飽和因而開始建設海上風力發電所,電費在兩年內上漲了兩倍等課題。此篇延續提出再生能源電力供需如何協調,以及緊急狀況時仍燃煤發電迅速補位的現實。走鋼索...

邁向零核能的荊棘路——德國如何實踐能源轉型?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2 Mar, 2018德國的「能源轉型」,目前卻碰到很大的障礙。如何抑止電費上漲、如何維持穩定的電力供需系統、2022年之前能否全面廢核,都在在令人擔心。伴隨著能源轉型而來的這些陣痛和疑慮不安,其實正反映出德國人一味追夢...

曾國欣/臺灣的水資源污染,限塑才是解方?
公共政策.環境當代思潮:21 Mar, 2018最近一則瓶裝水內含塑膠微粒的新聞,再度刺激了民眾對食安問題的敏感神經,畢竟從2011年爆發塑化劑事件起,大眾對食物受到不當污染的問題有了多一層警戒。瓶裝水裡的塑膠微粒,不像清潔用品裡的柔珠,或是杯盤...

徐銘謙/前瞻水環境的真智慧:柯市長該考察的是另一個柳川
公共政策.環境當代思潮:20 Mar, 2018台中市先於2015年起以所謂水質與環境生態工程整治柳川、2016年底用同樣的模式整治綠川,營造親水水岸廊道,甚至以燈光、塑膠樹、花、鳥裝飾,引起民眾兩極的評價:有人拍照打卡,認為從臭水溝變清潔的角度...

守護生態環境,也是守護人心——反雙溪水庫運動告訴我的事
社會文化.林吉洋:19 Mar, 2018根據文史學者的研究,東北角一帶歷經過三次左右的海進及海退現象,形成平溪、雙溪貢寮,以及瑞芳九份、金瓜石海相沉積地形分布的泥質和砂質岩。相近的地殼運動,讓東北角除了被山川阻隔,地形起伏的地貌也格外相似...

徐銘謙/蓋硬體拚觀光的思維不改,天空步道只會捲土重來
公共政策.環境當代思潮:16 Mar, 2018日前報載,我國國內旅遊市場萎縮,2017年全年僅1.8億人次,可能創下近五年來最差紀錄,這份數據與過去五年各地為拚觀光、投入大量成本搶建的各種硬體設施相比,顯然完全不成比例。主導觀光發展政策的交通部...

傅凱羚/神劇是怎麼煉成的?——談信號、四重奏、超棒電視影集這樣寫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6 Mar, 2018隨著影音串流服務的普及,觀眾較以往更容易收看外國影集,一流的《破案神探》(Mindhunter)、《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在網路上隨時守候,我們幾乎不可能不產生好奇與疑問:台灣...

賽博龐克的憂慮:智慧城市還是監控城市?
公共政策.超。現代化律師:15 Mar, 2018想像一個場景,充斥高樓的天際線,滿佈高科技電子招牌的霓虹叢林,城市最貧困的與最富有的地區比鄰而居,背景是一格切換著一格的數位廣告畫面,轉瞬即逝。抬頭望去,搭載著電眼的無人飛行器密佈頂上的天空,你甚至...

王庭碩/城市養蜂,是為幫助蜜蜂還是滿足自己?
公共政策.環境當代思潮:14 Mar, 2018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人類無法活超過四年。故事的開端,就從愛因斯坦從來沒說過的這句話開始吧。此話也許只是某大師在一場閒聊中不經意說出來的玩笑話,不知不覺已成為現今各界對「蜜蜂保護」上最重要的關鍵宣言...

《血源詛咒》如何善用內在動機讓玩家甘願受虐?
時事觀察.朱家安:13 Mar, 2018網路討論平台Reddit上面有一個特殊的討論版,每週都會有人分享他經過努力克服難關的心路歷程,並且獲得正面回饋。其他人會留言表示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為對方也能成功感到高興,甚至分享屬於自己的獨特經驗...

看不見的受刑人:矯正體系不能說的秘密
公共政策.王子榮:13 Mar, 2018由數位政委唐鳳主持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曾有一個「在監執行之受刑人或受羈押之犯罪嫌疑人或其他受拘束人身自由之受拘束人應自付健保費,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提案,雖然最後沒有連署成功,但也有將近一千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