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競爭力

的結果:共找到 294筆 約 0秒

錯誤的指標,比沒有還糟糕!

公共政策.詹益鑑:08 Aug, 2014

創造力好像一直是台灣社會的死穴,只要談到「創新」跟「美學」,台灣無論從教育到產業,似乎都陷入創新焦慮跟美感失能的症頭。隨著文創產業的興起、內容行銷的浪潮,如何建構下一代的創新因子跟美學環境,是攸關國...

新苗的沃土,來自倒下的大樹

公共政策.詹益鑑:08 Aug, 2014

面對台灣當前的經濟困境、產業危機,我們的政府拼政績、產業難交棒、媒體徒感嘆;當過往電子五哥的客戶一個一個把生意收掉或切割出售,而「行動正在吃掉全世界」時,台灣的未來在哪裡?在Nokia倒下的同時,芬...

開口談薪前你要注意的事

職場人際.吳昭德:08 Aug, 2014

企業願意花多少薪資來僱用員工的考量,就是每個人可以對企業提供的價值是多少?而價值除了自己的知識、技能外,還有自己願意投入這份工作的「態度」與「意願」,所以,創造出自己更亮麗的價值能力,當然就可以為自...

是年輕人草莓,還是工作太不吸引人?

職場人際.劉揚銘:08 Aug, 2014

自從2009年政府推動「22K政策」以來,台灣社會的「世代對立」就愈來愈明顯。年長的一代說年輕人是草莓族,失去台灣勞工固有的勤勉打拚精神、競爭力低落;年輕的一代則回頭批評老年人霸占資源、放任企業剝削...

學會用腦抗爭,告別無腦競爭的世代

職場人際.劉揚銘:08 Aug, 2014

服貿抗爭、學生占領國會,是台灣3月底的主題曲。這曲子裡有兩種對抗的旋律,一邊認為政府不該黑箱作業,逼人民吞下這個不明物體;另一邊則認為服貿明明是一帖良藥,拒吃的人實在傻得可以,他們舉著「經濟發展」的...

別鬧了,踏出舒適圈不是只有出國好嗎?

職場人際.劉揚銘:08 Aug, 2014

如果你想在台灣取得成功,最快的方法是跑到國外。舉例來說,假設你是讀書人,最好先取得國外名校的學位,再回來巴掉那些本土碩博士;要是你想當運動選手,最好的途徑是旅外打球,回來才能身價大漲;如果你開公司,...

教的太多卻又學的太少,國教之井撈得到水母嗎?

時事觀察.王大師:08 Aug, 2014

最近台灣不管是學生、家長或老師,對新版的12年國教均感無助,原本以減少壓力與適性教學為主軸的新制度,卻發現許多與其相違背的現象。也許,在混亂時期,重新尋回「教育」二字本意,才能夠回到初衷。目前全世界...

世界杯的大棒棒,你爽到了嗎?

時事觀察.簡維萱:07 Aug, 2014

一個月了,世足賽幾乎踢翻了整座地球。隔著十幾個小時的時空差距,電視機前的人,沙發上的人,拿著啤酒的人,島上的許多人,都在螢幕前為四年一次的盛事心痛與歡呼。然而當世界杯的美麗過去,又有什麼會留下?天價...

農村最美的風景:有年輕人,沒有華麗農舍

社會文化.吳曉樂:07 Aug, 2014

沒水喝的老奶奶 曾有一位前輩,說一個很傳神的故事,來比喻台灣目前農業的處境:「天降旱災,水資源變得很有限,政府宣布『家戶給水限額』的政策。某戶人家於是開了家庭會議,商討這珍貴的水資源該如何分配。經過...

我們是缺錢還是缺品味?

公共政策.李柏鋒:04 Aug, 2014

前些日子,因為藝術投資很熱門,所以身為財經部落客的我,閱讀的範圍自然也會出現相關的文章,不過累積了些閱讀量之後,就發現了其實藝術和金錢之間,不脫兩種關係:好的藝術作品終究能帶來龐大的經濟利益,以及為...

ETC是台灣之恥還是台灣之光?

公共政策.李柏鋒:28 Jul, 2014

週日從台北開車南下台中參加喜宴,這段路跟去年有了兩個很大的不同:五楊高架開通了、人工收費站拆除了。那些以前曾是收費站的路段,不但收費員失業了,主體結構也都已經拆除了,兩旁原先為了收費而擴張的路面也正...

當人民不再信任政府可以保護自己

公共政策.李柏鋒:28 Jul, 2014

你相信政府在你受到欺負的時候,有能力可以保護你嗎?當你是一個「利大於弊」的政策受害者,你是否信任政府會把你放在心上,幫你度過難關呢?你是否認為政府信賴人民的能力?在做好基礎建設,降低資訊落差與交易成...

民主,就是把一切當成自己的事

公共政策.李柏鋒:28 Jul, 2014

瑞士最近的三次公投在全球都引起了討論,也造成了衝擊,而這個在各方面都發展得相當成熟的國家,又能帶給台灣什麼樣的啟示呢?就讓我先來介紹這三次公投吧!去年(2013年)三月初,瑞士先是進行了公投,希望可...

文化治國、文化興國(中):臺灣文化政策的藍圖該如何擘劃?

公共政策.劉俊裕:24 Jul, 2014

國家文化政策的核心價值:是「文化」?還是「權力」、「實力」? 國家文化政策的藍圖為什麼重要?因為這關乎臺灣文化政策的主體性論述和在地文化的思維與核心價值。馬總統的「文化興國」論,強調「具有臺灣特色...

哪些能力最值錢?——再論通才與專才

公共政策.陳鍾誠:10 Jul, 2014

前言 在上一篇談論〈學習技術應該從幾歲開始呢?—兼論通才與專才〉的文章中,我們討論了「學習年齡與方向」的問題,在本文中我們將延續「專才與通才」這個議題,並進一步擴大到「學習與產業」之間的關係。兩個月...

大規模也有風險,小創業未必不行

職場人際.劉揚銘:09 Jul, 2014

大概因為身處台灣這個小島上,往來的又都是經濟強權,我們這些小國小民,對於「規模大」的東西有種異常的渴望。這種心態在在商業領域最明顯,大家都以為公司愈大愈有競爭力,最好台灣也有三星那麼大的財團;財經新...

台灣教育翻轉思考之三》搶救大學生,請拿起手術刀

公共政策.范疇:23 Jun, 2014

談遍各階層,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台灣再不翻轉就沒救了。各方人士,都在憂心忡忡的疾呼變革,政治上的、經濟上的、文化上的、教育上的。每個陣營,都在推銷自己的看法,指責他人的不是。然而,很少人正視一個冷酷的...

教改,關上階級流動的大門

社會文化.吳曉樂:20 Jun, 2014

會考結束了,考生的折磨卻正要開始。這些日子以來,各色喧囂紛紛浮上檯面。倘若我們承認,對於教育制度,社會上存有一百種利益光譜的座標,那麼我們也必須接受,對於教改的成敗,就有一千種、甚至一萬種詮釋的可能...

走鐘的大學,教不出有用的人

社會文化.陳夏民:18 Jun, 2014

每次遇到「台灣的競爭力逐漸下降」這類問題,就會有人略過政府和社會的檢討過程,用很正向思考的口吻說道:「那就想辦法讓自己有用一點,多賺點錢啊!」先不管從何時開始,競爭力竟與賺錢能力劃上等號,我比較好奇...

台灣教育翻轉思考之二》做人,還是做機器人?

公共政策.范疇:10 Jun, 2014

教育是用來幹什麼的?走遍地球,萬變不離其宗的,可以凝結為兩個思路。其一,教育是用來訓練人的生存能力的,其二,教育是用來挖掘人這種生物的潛力的。前者,著重的是受教群體的技能,或曰競爭力,後者,著重的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