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鬧了,踏出舒適圈不是只有出國好嗎? | 劉揚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別鬧了,踏出舒適圈不是只有出國好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如果你想在台灣取得成功,最快的方法是跑到國外。舉例來說,假設你是讀書人,最好先取得國外名校的學位,再回來巴掉那些本土碩博士;要是你想當運動選手,最好的途徑是旅外打球,回來才能身價大漲;如果你開公司,首先要考慮先行銷海外打開知名度,國際等級和本土企業可不一樣了;要是你想做手機app,趕快設法被國外公司收購,否則大概很難登上財經版面。

就算你只是個普通上班族,這套理論也還管用。比方人力銀行就常常強調,我們不要害怕被外派,我們要當一個國際化的工作者,你願不願意到海外工作(好啦大部分是中國),絕對影響你的職場競爭力。

所以說,無論被公司派到中國還是美國、澳洲還是歐洲,都要勇於任事,為公司開疆拓土。就算逢年過節看不到小孩老婆,反正有國際電話可以傳送親情(隔著電腦螢幕看女兒第一次走路的畫面真是溫馨),因為我們都知道,成功的人要勇於打破舒適圈,別像現在的草莓族年輕人,永遠只想留在台灣島內享受小確幸。

自從台灣開始經濟成長率的低潮,人力銀行和商業媒體就流行起用「恐嚇上班族」來搶眼球的操作模式。記憶力好的人大概還記得5、6年前有一波「考證照焦慮」,然後3、4年前開始炒作「草莓族」議題。而到了最近一兩年,台灣薪水愈來愈低,呼籲上班族要樂於到海外賺高薪的聲音,差不多就和「遠離舒適圈」的正當性綁在一起,令人難以抗拒。

但在這裡,我們想懷疑一下到底「出不出國」和「要不要打破舒適圈」,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關係?

舒適圈是心理疆界,不是地圖疆界

根據維基百科,所謂舒適圈(comfort zone)是一個心理學理論,起源於Robert Yerkes在1907年(!)的研究。不過要到1995年才被引用到商業領域,之後開始有學者用它來談論企業員工的績效管理。

簡單來說,舒適圈是一種行為狀態。說明人在沒有焦慮的環境之中,只需要運用有限的技巧就可以交出穩定的表現,可以不用擔心任何風險。已經建立起舒適圈的人,會傾向留在圈內,而不是踏到圈外,比如我們都喜歡做自己已經很會的事情、和熟悉的朋友互動,一旦跳出自己熟悉的領域,無法預測環境會有什麼改變,就會出現壓力與焦慮。

老闆和商業媒體都很鼓勵員工要「踏出舒適圈」,如此我們才會歷經不同的考驗,運用各種思考與行為的技巧,和周遭環境互動,得到新的回應。當我們可以創造出過去沒發現的安全感,舒適圈就擴大了,我們也成為更有績效更有生產力的工作者。理論聽起來很激勵人心,不過理論也告訴我們,所謂舒適圈指的是「心理的疆界」,而不是地圖上的疆界;走到地圖上的另一個地方,並不一定就是打破舒適圈。

在中國複製台灣模式,叫做逃回舒適圈

這麼說吧,小李以前在台灣總公司當財務經理,現在到了對岸崑山廠,職務不變,只是換個地方工作,或許往來客戶與銀行會有些許不同,但上班用到的技能並沒有差太多。這不叫勇於踏出舒適圈,可能更像勇於讓家庭生活變得很不舒適,但是賺比較多錢。

又或者,當台灣勞力成本上漲之後,很多企業趕快找一個勞力成本低的地方,但做的還是以前在台灣的老套──蓋工廠、請便宜勞工,接訂單出口外銷──這也不叫踏出舒適圈,這叫做「當環境發生改變,趕快找到另一個舒適圈,躲回裡面」。過去幾年台灣商業的主流,就是這種「逃進中國舒適圈」的模式,我們在那裡找到30年前經驗繼續適用的地方,有便宜勞力、有廣大市場可以複製以往的經驗,即使當個活化石也過得不錯。比起留在台灣這個變動之地,風險低了不少。

老是有人說台灣人不再出國留學、不想出國工作,是因為不想踏出舒適圈,但現在許多年輕人的夢想是在台灣本土做一些不同於過去的事情,打造新的環境。他們申請上外國名校卻不去念,因為真的想追求知識,在台灣會念不到國外那些東西嗎?不想出國工作,因為發現國外經驗並不一定適用本土,既然以後都要回來,幹嘛不現在就在這裡開始創造自己的東西?他們不用加入什麼知名大企業,寧願領少少的薪水(甚至自己貼錢)從事不知能否成功的社會企業,也要讓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變得更好。對我來說,這些人正是實踐了「勇於踏出舒適圈」的硬道理。

踏出舒適圈,不是只有出國追求高薪一種途徑,願意換個環境挑戰自己當然是好事,但如果踏出國界只是為了繼續用舊經驗做老事情,也稱不上什麼勇敢。反而那些願意投入草根運動的青年、走進鄉村實踐有機農業的新農民,以及嘗試結合營利與公益的社會企業創業家,並不用被扣上「眼光狹隘」的帽子,即使留在本地,只要敢做不一樣的嘗試、努力去改造環境,就是用行動證明拓展舒適圈的定義:「運用各種思考與行為的技巧,和周遭環境互動,得到新的回應與伸展的可能。」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