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前輩的工作:網路時代編輯的摸索
三年前,我在《世界是平的》作者湯馬斯.佛里曼的紐約時報專欄讀到這段話:「我這一代人挺好混的,可以去『找』一份工作,但是將來我們的孩子,要需要『發明』一份工作。」原本以為老了以後才會發生,想不到這麼快就應驗在身旁。我身處的「編輯」這行,出現了過去沒想過的工作內容,而十年前的工作經驗,對現在的年輕工作者似乎沒有什麼幫助。沒有前輩的他們,只能發明自己的工作。
一個真實案例,有一天,某寫作訂閱平台的編輯私訊問我:「出版社給作者的版稅與銷售清單上,要列哪些項目?」他說平台上的作者出了書,身為編輯的他要提供報表給作者,但他沒在出版社工作過,於是來問我這個前輩。我好不容易找到以前出書時出版社寄給我的報表(是的,放在掛號信封裡),大致跟他說了一些項目,結果年輕小編大吃一驚,回我說:「只有這資訊,不會太簡陋嗎?」
在他習慣的網路世界裡,哪些讀者訂閱了哪個作者、看了哪篇文章、何時付款都有「即時」資訊,可以隨時提供給寫作者,以判斷讀者的接受度以及議題擴散程度。而以前出版紙本書的作者,卻不知道自己的書是在哪裡、用什麼方法、賣給誰的(當然網路書店會有這些資訊,有POS系統的實體書店也有,但不一定提供給出版社與作者)。我的紙本經驗,對網路時代的他來說震驚又訝異,這位小編反問我:「那以前的出版社和作者,要怎麼判斷讀者的喜好和需求呢?」
「就憑這些數字,和,感覺吧……」我回答。
最後這位小編,只能自己生出報表上所需要的項目,設法創造自己工作。
資訊的完整度與即時性,只是技術性的小事,即使職稱都是「編輯」,紙本時代老編和數位時代小編的工作內容,早就出現結構性的差異。
小編的問題,老編經驗不一定能參考
以前的出版社或雜誌編輯,更多時候在處理執行面的問題,處理內容正確性、圖文整合、與美術和攝影配合,重點是把產品做好(編輯最想做出好書、好內容)。但是新媒體平台的編輯,需要更多作品之外的能力,找作者、想賣點、與社群建立關係、思考各種線上線下的行銷方式(找到好作者來、把內容推出去)……
當然你可以說,紙本時代的編輯和網路時代的編輯,大原則是相通的(出版社編輯也要找作者、也要想行銷呀;網路媒體的編輯也要校稿、潤稿啊),但如果把兩邊的工作時間所做的事情列出清單,結構肯定不一樣。
過去好些年我在紙本工作學到的技能,對新一代網路編輯來說,參考價值非常有限。比較有價值的是採訪寫稿的建議、選擇報導內容的敏感度,以及包裝議題的技巧。但過去占去我大多時間的編輯工作,例如處理紙本版面的圖文整合、安排一個大專題(例如30頁)的閱讀節奏、控制篇幅、安排每個跨頁的閱讀動線……等等,在網路媒體幾乎不會用到。舉個最簡單又具體的例子,紙本版面的標題有字數限制,美術設計使用的字級大小規定之後,版面就只能塞得下幾個字;但網路文章的標題幾乎沒限制,即使是一句很長的話也沒問題。
對網路時代的編輯來說,他們更常處理的可能是對應網友各式各樣的意見、面對各種瀏覽數據與資料、設法帶動議題發酵、甚至挖掘作者、推廣內容、搜尋引擎優化……等等,這些都是我完全沒有經驗的新事物。即使他們把我當成前輩問問題,我卻沒辦法幫上太多忙。
過去編輯所做的,可能比較傾向「做好內容,給讀者看」,現在的編輯可能更需要「找到讀者,推廣內容」的能力,兩者當然有共通的地方,但差異很大的工作也不少。別忘了,十年前,求職網站上可還沒有「網路小編」這個行業呢!
沒有前輩可仰賴,就是世代交替的時候
紙本時代的編輯就像手工業,幾乎是師徒制傳授,從一篇一篇文章、一次一次的專題、一本又一本的刊物中累積經驗,雖然雜誌公會、出版社也會舉辦編輯課程或講座,但最好的磨練還是只能case-by-case。但網路媒體興起後,紙本產業產值快速衰退中,這行業的年輕人愈來愈少,而老一輩的編輯也會懷疑,過去的技能在新時代是否適用?
紙本書的編輯已有高齡化趨勢,根據2015年文化部《台灣出版產業調查報告》,「圖書出版從業人員以30-49歲『青壯年人口』為主,年輕族群相對遞減,……年資10年以上占比最多」,這個行業的老人比新人還多。
出版從業人員(僅計算正職)中,20-29歲只佔19.6%,30-39歲占35.0%,40-49歲占27.7%,50-59歲占17.7%。若以年資論,不滿1年者占11.5%,年資1-3年占19.3%,年資3-5年占14.4%,年資5-10年占20.8%,年資10年以上則有33.9%。而我曾向國立大學中文系的朋友打聽,現年三十歲的他,只有一個同學畢業後在出版產業工作,同學出路占最大宗的反而是餐飲業,對比文化部的報告一點也不意外。
在我周遭三十歲以下的朋友們,即使曾夢想當書本編輯、雜誌編輯,或曾當過一兩年刊物編輯的年輕人,許多都已脫離紙本(無論是不想去,或去不了),轉到網路新媒體開啟另一種「編輯」人生了。他們的工作沒有前輩,無法遵循過往經驗,沒人知道怎樣做是錯是對,只能不斷嘗試錯誤從做中學,只能不斷發明自己的工作。
年輕編輯朋友因為工作疑問得不到解答,凡事只能靠自己,常常覺得艱辛又孤獨,每天上班都在努力試誤。酸民開罵已經不算什麼,更可怕的是他們不知能否對未來懷抱希望,畢竟網路新媒體既像正在起飛的噴射機,也有可能隨時墜機。
但我這種老人也覺得很恐怖。在新時代,工作多年所學的技能可能歸零,代表我很難找下一份工作,也得設法創造自己的工作。成長在類比時代的舊人,要怎麼與網路時代的數位原住民競爭,找出一條生路呢?
編輯界的大前輩詹宏志曾說,他的工作總是「台灣最早做這些事的人,沒有前輩可以仰賴」,甚至第一天上班就是總經理,沒機會慢慢累積那個行業的經驗,唯有靠讀書自學,找到生存之道。我看今天的新媒體小編,都覺得他們是三十年後的詹宏志,當你做的是沒有前輩的工作,就是世代交替的時候,沒人知道你未來是死是活,但活下去的那個,就定義了這份工作。等他們從試誤中找出自己工作的SOP、累積了足夠的case-by-case經驗,就終於成為新典範中的師傅,開始手把手地教導新一代的編輯。
面對產業轉型的現實,我嘆氣說:「你們成功的時候,就是我被淘汰的時候啊,真心覺得徬徨焦慮。」
「怎麼會,專業是會留下的,我們是要聯手出擊才對。」小編回答。
唉呀,原來這一刻,被安慰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