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
的結果:共找到 454筆 約 0秒
公務員是如何自動消音的?——從日本公務改革青年組織說起
公共政策.林于凱:25 Jul, 2017(※本文由林于凱、忻儀共同撰寫)年金改革後,銓敘部推出公務員服務法修正草案,其中受到關注的條文是,公務員服務法修正後,公務員得以有條件兼職。修正條文第14條第2項的授權規定「(現職公務員)……其兼職...

蔡政府「18歲先就業政策」的大泡泡,終於吹破了?
公共政策.黃偉翔:24 Jul, 2017近日「18歲先就業政策」階段性報名結果出爐,一年5,000個名額卻僅2,376人報名,可見政策理想與執行面還有一段不小落差,這政策大手筆投入72億經費,勞師動眾相關部會、多場巡迴說明會、盤點與開發職...

在黃蝶祭思考永續:解嚴後,環境民主了?
社會文化.林吉洋:19 Jul, 20172017黃蝶祭祭典定在7月16日,很恰巧的就在台灣解嚴30周年的前一天,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作為民主運動親歷者,陳菊市長受邀出席黃蝶祭祭典,並提到解嚴30周年的人權進度與民主化,然而卻未回應民間所提出...

最新美國對臺軍售與2018年國防授權法草案的戰略意義
世界脈動.王俊評:05 Jul, 2017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在6月28日通過的2018年度國防授權法草案關於盟友及伙伴的部分中,寫入要求美國海軍重啟對高雄或其他適合的臺灣港...

轉折的美中關係:通往華盛頓最快的道路是台北?
世界脈動.王俊評:23 Jun, 2017美中兩國於6月21日在華府舉行首屆外交暨安全對話,但結束後並未發佈任何官方聲明,亦無聯合記者會。這樣的結果並不讓人意外。對話舉行前夕的6月20日,立場強硬的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刊登題為〈中美對話不是...

楊貴智/巴拿馬斷交後:重彈一中老調,還是另謀出路?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3 Jun, 2017過去,九二共識讓中華民國得以出席各種過去無法參與的國際組織大會,並與諸多具代表性的邦交國維繫邦誼,藉此使台北繼續主張「一個中國原則」,並藉由「中華民國為中國唯一的合法代表」此一主張,繼續在台灣島上提...

甚麼是臺灣當代的文化課題?——論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
公共政策.劉俊裕:02 Jun, 2017(※ 本文由柯惠晴、劉俊裕共同撰寫)歷經15年,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以下簡稱全國文化會議)再度在全台各地席捲開來。2002年的全國文化會議動員了25個縣市地方文史工作室會談、七區分區座談會議、分...

劉珞亦/釋字之後,專法行不行?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1 Jun, 2017大法官說專法可以?大法官在748號釋憲後,贊同同性婚姻已經成為一個定局,但大法官在該號釋憲中最後提及:至以何種形式(例如修正婚姻章、於民法親屬編另立專章、制定特別法或其他形式),使相同性別二人,得為...

謝孟羽/原住民族是土地的主人,不是礦場的工人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6 May, 2017蔡英文總統執政即將滿周年,然而自2016年8月1日蔡英文總統公開向原住民族道歉之後,到底蔡政府後續的作為對於族人來說只是口惠而實不至?抑或真的有所翻轉?以下以筆者近幾年來對於我國礦業制度的觀察,來檢...

季辛吉無預警現身白宮——川普聯俄路線重生?
世界脈動.王俊評:15 May, 20175月14日,中國浩浩湯湯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國際高峰合作論壇」。會場雖然冠蓋雲集,但僅有28個國家是國家領導人或政府首腦出席,還不及參與整個「一帶一路」計劃的國家之半數。而在這28個國家中,只有意大...

謀生?還是找死?——《勞動之王》以外的真實
編輯室.編輯室:03 May, 2017從2016年以來,無論是華航空服員,或是台鐵員工於年節期間發動的罷工,一再衝擊了過往台灣社會對勞資關係與勞動權益的想像及視野。時間再往回溯,從RCA、台北捷運工人、華隆關廠工人再到國道收費員的抗爭行...

台灣萬年問題系列一:沒有理性空間的言論自由就是自由落體
公共政策.范疇:03 May, 2017台灣已經成為言論的自由落體,我們要勇敢直視一個事實,這樣台灣才能在觸地摔死之前自我救贖。這事實就是:民主體制的要素之一,言論的自由,在台灣的媒體和輿論中幾乎已經完全沒有理性的支撐。理性,這個人類賴以...

蔡英文外交新戰略——三國論
世界脈動.王俊評:02 May, 2017蔡英文總統27日接受路透社專訪,由於該媒體事後隨即向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詢問,稱蔡總統有意再與其通電話,引來川普表示,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目前關係良好,沒有讓關係變得更複雜的想...

【政策辯論】台灣同性婚姻應合法化
公共政策.相對論 udn Debate:27 Apr, 2017同性伴侶可以結婚嗎?婚姻平權議題,從總統蔡英文選前延燒至今,反對方與支持方都已各自召集數波大規模遊行。這項涉及到人權、宗教、歧視、少數族群、家庭倫理、社會和諧的爭論,頻繁出現在媒體版面。有人覺得,同...

警察為何受盡委屈?——空洞口號、誤用法規與機密SOP
時事觀察.許仁碩:21 Apr, 2017日前反年金改革抗爭,警方先是部署刀片拒馬、蛇籠,被質疑佈置的正當性為何;而在審議當天,院外發生數起肢體衝突,警方又被質疑沒有及時制止與逮捕動手民眾。 對於前者,蔡英文總統「拜託大家忍耐一下」;對於後...

李明哲案,勾起的是人心最深處的恐懼
時事觀察.林雨蒼:13 Apr, 2017前民進黨黨工、非政府組織工作者李明哲在中國失蹤11日後,由國台辦證實因涉嫌危害中國國家安全被捕,但未說明具體事證,也未說明李明哲被關押於何方。李明哲之妻李凈瑜原訂4月9日搭乘航班前往北京試圖人道探視...

技職地基已掏空,整天推蓋帝寶政策有何用?
公共政策.黃偉翔:28 Mar, 2017一棟大樓要轟立百年,重點在地基打得深不深、穩不穩,舉台北101大樓為例,當初光地基工程就進行了15個月,透過筏式基礎工法、防震球等工法,讓101不怕風吹雨打和地震的影響得以轟立至今,同樣道理,台灣若...

楊貴智、李柏翰/別在都蘭的土地上輕易說愛我:劃設傳統領域背後的故事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8 Mar, 2017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平埔族群的屠殺和經濟剝削,清朝時代重大的流血衝突及鎮壓,日本統治時期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一直到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施行的山地平地化政策。四百年來,每一個曾經來到台灣的政權,透過武力征...

重層嚇阻:蔡政府國防戰略的新氣象與中華民國的舊問題
世界脈動.王俊評:22 Mar, 2017中華民國國防部在3月16日發佈新一期「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正式提出蔡英文政府上任以來的新軍事戰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相較於前任總統馬英九時代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重層嚇阻」強...

在開各種國是會議之前,是否應該先召開國是會議的國是會議?
時事觀察.周偉航:14 Mar, 2017最近正在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接下來似乎會有婚姻平權國是會議1,之前呢,則有年金改革國是會議。國是會議開了一堆,但是,為什麼我們要開國是會議呢?在各種國是會議之前,是不是應該先開一個「國是會議國是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