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的結果:共找到 1595筆 約 0秒
胡培菱/兼具視覺與深度:非虛構圖文書歐美書市觀察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31 Jan, 2018圖文書及有聲書的風行,是美國近幾年的出版新趨勢。因應忙碌的生活形態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有聲書打著手腳並用時耳朵也別閒著的號召,在美國人通勤、健身、煮飯、園藝等動手不動腦的時間中,成功壓榨出另一種閱讀...

大考中心玩真的——2018年學測國文科考題的趨勢與意義
社會文化.朱宥勳:30 Jan, 2018數年之後回頭來看,107年的一月底或許會是國文科改革非常重要的歷史時刻。1月25日,國文科新版課綱正式公告。再隔兩天,大學學測國文科考完。新版課綱揭櫫了一系列全新的改革方向,而學測考題也呼應了此一新...

性,謊言,與性別平權:從美國奧運體操隊性侵案談起
時事觀察.陳方隅:30 Jan, 2018美國頂尖運動醫學權威、曾任多屆奧運體操隊隊醫——賴瑞.納薩(Larry Nassar),因長年性侵前來求醫的運動員與未成年國手,於1月24日遭判刑175年。該案件出面作證者有156位,犯行時間超過2...

幸福或孤獨,政府也要管?——英國的孤獨次長
社會文化.王美恩:29 Jan, 2018英國政府在2018年1月17日設置了「孤獨次長」(Minister of Loneliness),宣示要解決因孤獨而產生的社會問題。梅伊首相(Theresa May)特別提到,獨居老人缺乏社交生活因...

所以…請問蔡總統和柯市長,「臺灣價值」到底是甚麼?
公共政策.劉俊裕:26 Jan, 2018若只是試圖與所謂「普世價值」接軌,卻看不到在地主體論述,則顯得臺灣難以超克西方價值(如民主、多樣、平等、自由、權利等)的內在主體限制。在亞洲,思考價值和主體的問題,我們必須面對早已內化的西方;而在臺...

雙溪水庫計畫爭議再起:生態保存與地方發展如何共存?
社會文化.林吉洋:26 Jan, 2018106縣道從台北東南端出發,沿木柵、深坑往石碇,再轉往平溪深入東北角,接上102縣道往瑞芳、九份及金瓜石,這裡是大台北的後山,大台北地區中極少數仍保有地廣人稀、樸實平靜的城鎮。平溪、瑞芳與雙溪一帶過...

以紀錄片為武器——艾曉明的女權與社運征途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1 Feb, 2018艾曉明訪學歸國兩年後,她接到一通電話,對方告訴她,自己是北京「反家暴網路」的負責人,這是一家在九五世婦會後應運而生的婦女NGO,這家機構今年的工作任務之一,就是要排演中文版的《陰道獨白》(The V...

「邊」的反撲(二):被社會排斥,哪些行為改變了?
公共政策.戴伸峰:23 Jan, 2018在前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為什麼會發生社會排斥,這種根源於資源有限的團體運作,是人類走向團體生活時無法避免的現象。接下來我們將把焦點轉向,看看哪些個體容易成為被排斥的目標?被社會排斥後,個體又會有哪些...

翁稷安/「以圖治史」和「戰鬥姿態」:非虛構圖文書的台灣觀察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3 Jan, 2018非虛構圖文書(non-fiction graphic)是近年來在歐美書壇快速成長的出版類別,特別在21世紀之後,當人們對書市普遍持悲觀的態度時,非虛構圖文書反而異軍突起,成為一股無法忽視的潮流,受到...

完成屬於自己的探險家大滿貫——南谷真鈴《成為更強大的自己》推薦序
公共政策.雪羊:19 Jan, 2018(※ 本文為《成為更強大的自己》推薦序,時報文化授權刊載。)為了成為南谷真鈴,為了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登珠峰是必要的過程。在南谷的視角中,我看見了一個為了更靠近自己的心、為了追尋真實自我的靈魂。我們都...

幸福路上:一部講述「迷惘台灣人」的動畫傑作
社會文化.鄭秉泓:12 Jan, 2018從2017年底到2018年初,短短的兩週之內,同時有《小貓巴克里》和《幸福路上》兩部台灣動畫長片相繼上映。《小貓巴克里》寫下睽違十二年台灣動畫長片再獲金馬獎提名的紀錄,至於《幸福路上》雖來不及報名這...

看不見的地下行規——觸法少年的生存法則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0 Jan, 2018除了法律上該遵守的事項之外,安置機構有一些重大的規定,是一定要遵守的,像不得打架、霸凌、逃離機構……等等。我曾聽觀護人和林老師說過,如果違反這些規定,會聲請法院的勸導書或留置觀察,甚至於可能會被撤銷...

《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映射出的影像人間學
社會文化.吳思鋒:09 Jan, 2018關於帳篷劇與台灣海筆子,十二、三年來,就像都市劇場的一顆腫瘤,不確定是惡性或良性,但每當一有海筆子的帳篷演出,即便劇本語言密集,並超展開到讓人搞不懂它究竟要講的是什麼,可一抵演出日,人人猶趨之若鶩,...

新黨青年涉諜案:「反獨促統」是門好生意?
時事觀察.陳方隅:08 Jan, 2018沸沸揚揚的新黨青年軍搜索案,台北地檢署於一月二日偵查終結,查出「共諜」陸生周泓旭從2015年開始,與新黨青年組成「星火秘密小組」,籍此結識台灣軍方人員,拓展人脈。其中具體作法包括成立「燎原新聞網」,...

林育立/德國書的豐收年:納粹與納粹以外的德國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5 Jan, 2018台灣的街頭到處可看到德國車,台灣人提到轉型正義,喜歡借鏡德國經驗,連德國進口的洗衣精,最近也開始在超市開賣。表面看來,德國離台灣似乎很近,可是當校園出現了納粹扮裝秀,媒體與社會大眾卻又不知所措,正如...

數位匯流滾滾來:頻道分組付費不再只是「狼來了」
公共政策.超。現代化律師:27 Dec, 2017如果您有到過吃到飽餐廳,應該會發現以下的現象:明明現場有鮑魚、龍蝦、牛排等大餐,但今天你就想吃擔仔麵,而且吃兩碗就飽了,其他嚇死人的餐點對你沒有任何用處。換個情境,你到了吃到飽餐廳,雖然餐廳如標榜確...

莊勝涵/離開高中後,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歷史?——專訪「故事」網站陳建守、吳政緯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2 Dec, 2017史學界學長學弟,記不得初次相遇始末網站「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以下簡稱「故事」)共同創辦人陳建守和「故事」專欄作家吳政緯初次見面,約在師大商圈水準書店旁,這個歷史性的時刻裡發生了什麼事,自然是說...

黃宗慧/動保要怎麼說?《動物方城市》教我們的事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21 Dec, 2017為什麼談「動保要怎麼說」而不是「動保要怎麼做」?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從《動物方城市》談起。在2016年造成轟動的動畫電影《動物方城市》,所掀起的討論話題多半是圍繞著美國社會的族群問題,不論是認...

林斯諺/改編作品一定要忠於原著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3 Dec, 2017今年七月,音樂劇《變身怪醫》在中國上海大劇院首演,這是1990年於美國休士頓首演(後於1997年在百老匯首演)之同名音樂劇(英文原名Jekyll & Hyde)的中文版本。日本知名演員三谷幸...

是建言還是幹話?——如何判斷參考意見
時事觀察.周偉航:05 Dec, 2017自從一例一休再修法以來,台灣充斥著各種相關的意見表述。從「台灣沒有過勞死」到「功德論」,還有從「想加班卻不能加班」到「每個月少賺兩萬」,有些你或許會覺得「至情至性」、感人肺腑,但有些則不太順耳,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