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慧/動保要怎麼說?《動物方城市》教我們的事 | 動物當代思潮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黃宗慧/動保要怎麼說?《動物方城市》教我們的事

圖/《動物方城市》電影劇照
圖/《動物方城市》電影劇照

為什麼談「動保要怎麼說」而不是「動保要怎麼做」?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從《動物方城市》談起。

在2016年造成轟動的動畫電影《動物方城市》,所掀起的討論話題多半是圍繞著美國社會的族群問題,不論是認為影片成功地點出了族群間的歧視與衝突,或是批判它的處理不夠到位,都透露了「種族主義」才是這個動畫版的「動物寓言」(beast fable)真正的關切所在。1當然,若說片中的動物都只是戴上動物面具的人類,卻也不盡然,儘管動畫不可避免地涉及許多擬人化的呈現,此片還是顧慮到了真實動物從外觀到習性的一些細節,諸如綿羊的瞳孔是橫向狹長的、兔子的繁殖力極為旺盛、北極鼩鼱的孕期僅二到三週等等;2但如果因此就要把《動物方城市》和動物保護拉上關係,恐怕一方面會被認為言過其實,另方面大概也有人會認為根本無此必要。畢竟,指望透過一部娛樂片來談動保,似乎是緣木求魚?

有趣的是,在諸多關於這部影片的討論中,真的有論者認為,《動物方城市》雖然沒有直接處理動物保護的議題,但是當它巧妙地將動物描繪為「不同於人類,有著自己的根本價值」,甚至「有自己的文化、有著不同於人的慾望與需要」時,我們已經往一個對動物友善的烏托邦又靠近了一點。

這篇名為「迪士尼的《動物方城市》,動物寓言的進化」("Disney's 'Zootopia,' A Evolution in Animal Fables")的文章,刊登於一個專門討論動物議題的論壇,3在此我無意深究,影片中動物市民所居住的區域並不真的那麼類似人類的城市,而是分成雨林、沙漠、凍原、洞穴區,是否就如作者克里夫頓(Wolf Gordon Clifton)所期望的那般,足以提示我們「動物」不是一個同質的整體,而有著多樣的、各異的生態系統與資源需求;上述的解讀即使可能有「過度詮釋」的問題,但他的論點更值得注意之處其實在於,一反動保論述常見的策略,他並不是像過去那樣強調「因為動物有像人之處,所以理應被我們善待」,反而是去凸顯「動物和我們不一樣」。而這就將我們帶回了一開始的提問:動保要怎麼說?怎麼說比較能夠產生運動上的實效?是呼籲更多人正視動物與人的相似之處?還是尊重不同的生命個體與我們的差異?

圖/《動物方城市》電影劇照
圖/《動物方城市》電影劇照

異中求同的動保策略

這兩種不同的論述策略雖非互斥,但確實各有支持者。兼具人文關懷與生態知識的《真實的幻獸:從神話寓言中現身的二十七種非虛構生物》一書,顯然較偏向「異中求同」的取徑。4作者葛巴努.莫佳達斯(Golbanou Moghaddas)在書中介紹墨西哥鈍口螈時不忘提醒:「現存蠑螈(以及壁虎、鸊鷉和長臂猿)的身體和我們有許多共同之處。蠑螈的四肢或許比大多數人類都小而黏滑,但它們有個基本共同點:都包覆在皮膚之中,含有骨骼、肌肉、韌帶、筋腱、神經和血管」。

另外,在介紹「扁型動物及其他蠕蟲狀的生物」的專章中,他更引用了遺傳學家史提夫.瓊斯的說法——「每一個人,不論再怎麼了不起,都是一根十公尺長的管子,讓食物按一個方向進出」——來聲援他的立場:人類明知道自己是滄海一粟,又忍不住覺得自己很特別,但或許人類可以倒過來想,再怎麼精采傑出,「我們依舊和蠕蟲是一家人,別無出路」。不管是此類隱然貫徹全書的主張,或是把人類和桶狀海綿、章魚、日本獼猴一樣,列為二十七種真實的幻獸之一來書寫的做法,都顯示作者顯然希望讀者看到,人和動物並沒有那麼不同。

嚴格來說,「求同」的策略在動保的論述上可能是更主流而常見的,原因主要在於如此較容易訴諸共感(empathy),畢竟如果我們發現動物和人在生命運作的方式上、在能力甚至形貌上,都有類似之處時,或許較可能承認,動物也是有感知能力的存在(sentient being)。不過要以「相似性」做為遊說更多人投入動保的理由,卻仍有力未能逮之處。5

從運動的角度來看,對於動保人士來說,自邊沁(Jeremy Bentham)提出「問題不在於牠們是否能推理?也不在於牠們是否會說話?而是牠們是否能感受痛苦?」這個主張以來,光是「同樣能感受痛苦」這個相似性就已成為正視動物福利的充分理由,然而這種對相似性的訴求卻也一直處於「說教給信徒聽」的窘境之中,因為對於不熟悉動保議題的人來說,「人類也是動物,動物和人有某些共通的特色並不足為奇」恐怕才更貼近一般普遍的想法,也因此對很多人來說,相似性並不足以成為行動的依據,若要突破動保的同溫層,顯然不能單依靠「牠們與我們如此相同」這個訴求。

圖/《動物方城市》電影劇照
圖/《動物方城市》電影劇照

「擬人化」非動保運動萬靈丹

更不幸的是,從理論的角度來看,相似性有時還弔詭地成為動物被妖魔化的理由。如藝術家庫茲(Nicky Coutts)所觀察到的,讓昆蟲學家法布爾著迷的,螳螂那如同人一般的臉,卻只是讓牠變成科幻電影裡的外星生物原型,同樣都有三角型的頭,分得很開的眼睛,尖細的下巴與細長而靈巧的手臂。在這個例子裡,顯然昆蟲越是像人,這種熟悉與不熟悉的混合越是讓牠們對我們而言變得極端奇怪,像是「不屬於這個世界」,於是「我們越是靠近昆蟲,將牠們放在我們擬人化的眼光下觀看,奇怪的是牠們就會變得越難以被認識被掌握,而牠們也就看起來變得離我們越遠」。6

此外,日本評論者森政宏也曾提出恐怖谷(Uncanny Valley)的理論假設,認為人對於非人物體的正面情感並非總是隨著相似度的增加而提升,例如機器人,一開始或許隨其擬人的程度的升高,我們的熟悉度與好感度也會增加,但是到了一個程度之後,太過相似反而會引發詭奇恐怖的感受,而跌入所謂恐怖谷的區段,之後才又開始漸漸攀升,也就是說,他認為人對於非人所抱持的正向情感反應,會隨相似度呈現「增—減—增」的曲線,而非一直是成正比(如圖示)

圖/維基共享
圖/維基共享

但非人到底在多像人時,會開始引發排斥?又是在多像人時,可以再次從谷底爬升,讓人為之產生熟悉正面的情感?這顯然可以有許多複雜的因素介入,而不是「像人」就足以喚起共感。儘管森政弘提出此理論,主要是要研究人對機器人的感受,以做為發展似人機器人的參考,而非關注於人與動物關係研究,但是「擬人化」並非萬靈丹的提醒,卻值得我們在考慮如何「說動保」時參考。7

事實上,美國學者奧力佛(Kelly Oliver)在《動物開課:牠們如何教我們成為人類》(Animal Lessons: How They Teach Us to Be Human)一書中亦曾提醒,在談論動物倫理的時候,我們必須學習欣賞的不該只是牠們與我們的相似,還應該包括牠們與我們如何不同:「我們必須從講求相似性的倫理(ethics of sameness)出發,經由探討差異的倫理(ethics of difference),朝向談論關係與回應的倫理(ethics of relationality and responsivity)發展」,畢竟當我們探討相似或差異時,通常仍然是以人為中心、為指標,但動物倫理更需要致力的,是具焦於人與動物關係,如此才能針對相似與差異的問題重新加以思考,走向真正的、足以回應動物的一套倫理。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檢視,讓我們開啟「動保要怎麼說」此一探問的《動物方城市》這部電影,或可說已走在從「差異的倫理」過渡到「關係的倫理」的路上了?因為它同時也碰觸到不同的物種彼此該如何相互適應與共存的問題。

圖/《動物方城市》電影劇照
圖/《動物方城市》電影劇照

從大眾文化中另闢動保蹊徑

或許我們還是不免懷疑,像克里夫頓那般賦予《動物方城市》動保意義、甚至將之與嚴肅的動保記錄片《地球上的生靈》(Earthlings)與《黑魚》(Blackfish)相提並論,是否是一廂情願的投射,而要從此動畫中與動物及生態相關的細節發展出完整的動保論述,恐怕也有一定的困難。這些質疑或許都不假,但與其說克里夫頓認為單一部《動物方城市》就足以讓友善動物的烏托邦變得更有可能性,不如說他認為透過主流文化、大眾文化亦可能推動動保論述的這種「樂觀」,或能嘗試為「怎麼說都沒人想聽」的動保殺出一條不同的路。

動保議題多半涉及人對動物的剝削利用,於是往往需要揭露人們不想或不忍見的,動物受苦的處境,而即使無涉極端沉重的內容,動保予人的「說教」或「道德高調」感,亦是「圈外人」會裹足不前、拒絕涉入的原因。在此情況下,如果有更多大眾影視作品能經由較輕鬆而不至於引起抗拒的形式,帶入動物保護的核心概念,而有更多論者可以「借題發揮」,把議題延伸出去,這將不失為一種突破同溫層的論述方式。

當然,這種做法並不是,也不可能取代傳統的、嚴肅而深刻的動保論述,但它務實地面對了現況:如果希望更多人「做」動保,動保人不妨學習更多元的方式來「說」動保。

  • 相關的文章相當多,以下僅列舉數篇:"How Disney’s Zootopia Gets Racism Wrong”;"A Muddled Mess of Racial Messaging. . . And Cute Animals”;"Zootopia: Yes, Disney Made a Movie about White Supremacy and the War on Drugs";"Disney’s Feeble Attempt at Discussing Racism without Discussing Racism"
  • 更多影片中與動物生態相關的資訊,可參考刊登於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電影的「《動物方城市》與那些你來不及注意的細節們!」一文
  • 詳見:點此。作者克里夫頓是美國華盛頓大學博物館學碩士,亦是一位動物權人士。
  • The Book of Barely Imagined Beings: A 21st Century Bestiary,在此引用的是2017年麥田出版的中譯本,譯者莊安祺。
  • 在此並非認為強調共感的動保訴求或是凸顯人與動物相似性的此類策略就是較為無效的,事實上,若所訴求的對象本身就具動物關懷或是與動保運動有所接觸,此時對相似性的強調就經常能透過感性的發酵而發揮一定的作用。
  • 可參考Coutts, Nicky. “Portraits of Nonhuman: Visualizations of the Malevolent Insect”一文。該文收錄於Insect Poetics(U of Minnesota P, 2006).
  • 森政宏的文章後經Karl F. MacDorman and Takashi Minato兩位譯者英譯為"The Uncanny Valley",文中將恐怖谷的圖形做了較簡化的處理,此處所用的中文圖示取自維基百科,亦為簡圖。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