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台北捷運的無人機——從快取寶到亞尼克蛋糕提領機
總投資額高達188億、台灣無人機歷史「奇案」 ——快取寶,在亞尼克的YTM(Yannick to go Machine,蛋糕提領站)重回台北捷運的當下,值得來好好回顧一下。
當初主打無人零售、物流取件的新事業體快取寶,可讓人聯想到的關鍵字不少,包括互聯網、物聯網、無人商店、O2O線上線下整合。當時,我們看到媒體鋪天蓋地的報導,有人撰文說:新零售、新改變要來了;也有許多人不看好,針對快取寶的商業模式、行銷手法大作文章,輔以利弊分析。
不論之前多麽振振有詞,現在一切看來已失去意義。綜合了市場、小道消息及事後檢方調查的結果,我認為:快取寶「可能」是假的。
回顧快取寶歷史
整件事從台北捷運局2016年3月11日公告招標開始,快取寶以最高價(一個月700萬元租金)得標並高調進駐。接下來種種動作令人疑惑,箱子就擺在捷運站裡每天燒錢,民眾使用率不高(至少我沒親眼看過有人使用),網路行銷也不多,箱子內實際在賣什麼,也沒人摸得清。
據我所知,該經營團隊找的員工多為沒經驗的大學生或新鮮人,更奇怪的是,這麼龐大的零售案子,卻沒有檯面上叫得出名號的零售專業人士主導或擔任要職。
此外,無人機販售的品項不固定,對外公布的DM一日三變,公司似乎拿不定主意要主打哪種零售品項。後期更令人吃驚的是,快取寶選擇將民生用品洗髮精放進去,到底誰會在捷運站裡面購買或取件?
再者,明明公司主打的是無人機零售,卻又在承租捷運站沒多久,於台北市精華區地段開設實體店面,提供消費者來店面取件的服務,令人對快取寶的營運策略摸不著頭腦。
持平而論,或許快取寶公司的種種動作,似乎不以經營為目的,而是以吸人眼球為原則。
亞尼克押注無人機
2017年3月,快取寶無預警爆發經營危機,放高利貸的黑道在找人,負責人被債務拖垮跑路,整件事情才正式爆開,檢調也介入調查。2018年3月,嘉義地檢署以不法吸金188億元,依違反銀行法等罪嫌起訴負責人孫岳澤夫妻等14人,並宣告會有第二波起訴,為這件事劃下峰迴路轉的句點。
然而,就在快取寶事件告一段落的現在,烘焙業者亞尼克卻宣告無人機再度回歸台北捷運。捷運站裡出現了老面孔,但這次造型與功能跟之前快取寶大不同。報導指出:亞尼克斥資5、6,000萬元開發自動蛋糕販賣機台YTM,預計本月底將會進駐54個台北捷運站點,並計畫在3年內布完108個站點。
亞尼克看好線上訂購線下取貨趨勢,推出的自動蛋糕販賣機台YTM,除了可網上訂購生乳卷,並在無人機取件,也可在捷運站的無人機現場購買。而根據亞尼克的官方說法,選擇在這時候押注無人機主要有兩個考量:
亞尼克董事長吳宗恩也提到,內部評估過,只要每台YTM單日賣出30條生乳捲,就可以做到損益兩平。
亞尼克為何要冒這個險?
開業17年的老牌蛋糕品牌亞尼克,其資本額6,100萬元,年營收約6億元規模。嚴格說起來,這樣的規模並不大,對照統一超商、全家等台灣規模最大的零售業者,它們對於無人機卻只有少量、保守的投入,為何一個小小的蛋糕業者會如此看好?
此外,無人機極度燒錢。第一波設置的54台蛋糕提領機根據報導已燒掉5、6,000萬元,還未計入捷運場地租金(過去標案的行情約一個月400萬元左右)、物流補貨、定期檢驗和其他人事費用。而未來3年,則是要在台北、新北市的108個捷運站均布點,沒有準備好1、2億元可能撐不了兩年。
究竟是何種原因讓亞尼克必須下重手?是為了履行對投資人的營收成長承諾,還是經營陷入困境被迫出險招?如果最後經營不善,根據亞尼克的資本額(雖然資本額無法精準顯示公司實際規模),其履約能力也難以預測。
為了創造「捷運站消費」的模式?
當然如果是為了解決過去取貨、物流的痛點,YTM或許可以勝任,但我心中最大的疑問,生乳捲這種一般人一年吃不到幾次的甜點,回頭客週期過長,能否撐起這種新的消費模式?
縱使真的存在大量需求未被滿足,無人服務場景適合販售蛋糕嗎?也有些人認為買蛋糕時「有沒有人排隊、有無師傅親手做給你看」很重要,或是「有帥哥、正妹店員為你端出蛋糕」也很重要。這兩點消費體驗,都是YTM所無法提供的。
亞尼克過去創造過排隊奇蹟、生乳卷團購奇蹟,成績有目共睹。不過在重視體驗經濟的當下,亞尼克大手筆投資無人機賣蛋糕能否奏效,能否避免重演快取寶歷史,則有待後續觀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