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親職教育:看見孩子身上看不見的傷害 | 王美恩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家長的親職教育:看見孩子身上看不見的傷害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近日,一位家長將自己女兒面對鏡頭哭泣認錯的影片上傳網路,因影片內容小女孩驚恐與哭泣的神情與宛如認錯自白的敘述,使得該影片引起廣大爭議。事件發生後,社會局介入訪視調查,上傳女兒哭泣認錯影片的家長,改變原本駁斥抗辯的態度,發文道歉且下架影片,說明她會重新學習。社會局的反應,讓人聯想到今年二月份,有網友上傳台中某位母親在寒冷氣候中騎機車載著穿著單薄的女兒的照片,一樣引起社會局的關注與訪視。不一樣的是,這位母親後來發文抗議網友和社會局誤解她,並說明當天女兒堅持不穿外套的緣由,引發「正義魔人」的輿論攻防。

各縣市政府社會局是執行「兒童保護」的單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是其法律依據,此法是受虐兒童的保護傘。上述兩位家長,被冠上「疑似施虐家長」的頭銜,輪番登場的輿論攻擊,若真無傷害孩子的動機,站在他們立場來想,政府公部門介入調查的確會使家長產生擔心害怕和被誤會的氣憤情緒。正面來看,台灣社會已經從「法不入家門」的時代,進入到尊重「兒童最佳利益」的法律制度,任何疑似不利兒童身心安全的事例,必須要通報社會局兒保單位進行調查,確定是否誤會?還是確有管教失當或蓄意虐待之情事。

兒童虐待如何判別?

許多美國電影常會安插兒保社工「無情」的劇情,像是在《他不笨他是我爸爸》片中,輕度智能障礙的父親被學校質疑養育女兒的能力,並因為在餐廳情緒失控對女兒大吼,兒保社工就決定強制安置小孩,硬生生拆散感情親密的父女,整齣戲的主軸便圍繞在父女兩人受相思之苦的煎熬上。相信多數觀眾理性上可以認同兒保社工的做法,但感性上,則會同情弱勢的父親。

會有這樣的處遇,在於「兒童保護」勢必要用一張夠大張的防護網,網住所有疑似案件,並逐一篩檢,避免藏在黑暗中的受虐兒童孤立無援。從此目的來看,我們要肯定社會局對類似案件的反應。依據衛福部的統計指出,2016年台灣受虐兒童及少年有一萬多件,包括身體、精神、性虐待和疏忽照顧等類型的案件,在社會新聞中不時看到兒虐致死的報導(2015年有53案),由此,我們可以理解兒保社工有時看到「草繩」便啟動敏感機制的工作態度從何而來。

中國電影《刮痧》,劇情講述一位爺爺從中國至美國探親,以刮痧替發燒的孫子解熱,後來到醫院卻遭醫護人員懷疑是兒虐案件,於是兒保社工和警方立刻帶走孩子,這部電影討論的是文化差異下的衝突事件。從華人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場誤會,但西方人看來,則有待商榷。如這類處於灰色地帶的兒保案件,像是管教過當,體罰不小心打傷孩子,或是需要工作的單親家長獨留幼小孩子在家,疏忽孩子三餐照料等,這些案子經由專業評估,兒保社工會先提供親職教育,或提供適當社會資源協助弱勢家庭,並不會快速將其定案為「兒童虐待」。

我國法律中兒虐指標是從西方國家引進,大部份指標是不分文化的普世價值,像是保護孩子遠離色情、暴力的資訊(兒少權益法第43條),或是明顯可看出肢體傷害的行為,都是多數人認同的違法行為。而在達成社會共識之前有模擬兩可的指標,多數是歷史已久的文化觀念;在華人社會,即便不認同民俗療法的人,也不會看到鄰居替孩子刮痧就通報社會局。或前陣子網路上有家長熱烈討論,教養男孩可否體罰?若以上述西方國家的兒保指標來看,體罰是會引來兒保社工「關切」的。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正視兒童心理發展,破除教養迷思

這次上傳孩子哭泣道歉求取原諒的影片,值得深刻討論台灣兒權的發展現狀,若此案發生於西方國家,有極高的機會將其列為「疑似精神虐待」的調查案件。同時,利用孩子拍攝有害身心健康的影片,將觸犯孩童隱私權。但此紛絲專頁已經營多年,粉絲有10萬多人,鰻魚媽媽過去也曾上傳以嚴厲口吻與孩子對話的影片,而孩子也總是泣不成聲的道歉允諾不再犯錯。雖然目前社會輿論撻伐家長「殘忍」、「傷害尊嚴」,使反對意見成為主流,但以前按讚認同的粉絲還是肯定鰻魚媽媽的作法的。這回若沒有「正義魔人」出面批評,這樣的教養模式依舊不被討論、給予評價,便直接被眾多家長們採用並實踐。

前陣子臉書上一位災害管理教授分享一段與911特搜隊員的訪談,提到美國搜救犬在嚴重災難現場(像是911雙子星大廈倒榻),很難找到生還者,搜救團隊深怕搜救犬累積挫折感而有「創傷後症候群」,影響未來工作能力,於是訓練人員會假扮生還者讓搜救犬找到他們,非常細膩呵護避免心理傷害,重視心理需求(還是針對狗),這是文明象徵。

心理需求看不見,容易被忽略,或是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挺上傳影片家長的民眾會說,媽媽教訓教導的道理都沒錯,孩子要學習家務分工、要學習信守承諾、要懂禮貌、犯錯要認錯,別太保護孩子。但如果你知道孩子在學齡前的階段,大人眼裡的「犯錯」行為,對幼小孩子是難以控制的行為,並不是故意的「使壞」的話,一旦用嚴厲的語氣指責,會讓他覺得自己很糟糕,無法符合父母心中乖孩子的樣子,將導致錯過發展自信與安全感的黃金階段。

除了不諳兒童心理發展外,網友意見裡會看到另一種社會現象,有人反問該家長,「難道你會上傳先生或朋友認錯的影片嗎?」這問題顯出「上傳成人是不妥的」是容易達成共識,但上傳兒童的影片好像就讓人沒那麼肯定是錯的。這也表示大眾認為,「反正兒童還不懂甚麼是尊嚴,沒有想像中的嚴重」。在此就不贅言眾多心理學和精神分析所強調的理論,但需提醒的是,「重要他人」用否定、威脅口吻的教養關係,容易形成孩子低落的自我價值感,並會討好權威,恐懼被父母遺棄,導致缺乏安全感等等的嚴重性——而父母親則是小孩最重要的「重要他人」。

在兒童保護的調查過程中,我們常發現父母親只是缺乏正確概念,其立場與行為動機也不是要虐待兒童。持平而論,社會應該要給予他們成長與改變的機會,父母是個耗心力體力的角色,也是個不斷學習與修正的人生歷程。

同時,父母親也要學會照顧自己的心理需求,並對自己是否把心理需求投射在孩子身上保持高度敏感,瞭解自己的要求是不是為了要彌補過往自身的遺憾?坊間有許多親職教育機構、親職諮詢專線都可以讓家長既學會養育技巧,又可以以破除教養迷思的方式,看到過往不好的童年經驗如何影響了現在的自己,得以嘗試走出傷害經驗的窠臼,讓自己和孩子都能享受更健康愉悅的親子互動。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