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價值是甚麼?同性婚姻會令中華文化毀於一旦嗎?
禮對自主的壓抑,在魯迅筆下,成為了有名的「吃人的禮教」。幾千年來,中華傳統禮教吃掉了讀書人,吃掉過女人,現在似乎又要吃掉同志了。可是,儒家思想就不過如此嗎?如果孔子只是一味叫人捍衛傳統禮教的話,那他與護家盟般的自許傳統守護者,又有何分別呢?
前言
婚姻平權運動,在不同地方,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保守勢力阻撓,當中比較常見的是基督教團體。較其他地方特別的是,台灣有不少人拿着「中華傳統價值」當作反同婚的利器。例如反同團體中最激烈的護家盟,其代表張守一便曾大呼同婚會破壞中華文化中最傳統、最重要的價值,使「孝道、禮義廉恥都沒有啦!」
面對這種論調,有兩種最直接的回應:對沒有中國人身分認同的台灣人來說,中華傳統價值根本毫無吸引力和約束力,這種反同婚理由就好比你說要捍衛英國傳統文化來反對台灣的同性婚姻一樣,完全不相干;又或者,我們可以指出所謂的中華傳統裡,根本不是現行的一夫一妻制,而是一夫多妻制。說要捍衛中華傳統價值的人,難道是支持回到一夫多妻制嗎?
筆者認為,除了這兩種回應之外,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究竟甚麼是中華傳統價值,這個所謂五千年的偉大傳統,真正的意義是甚麼。近年,因為政治形勢及社會問題,台灣對中華文化產生了各種厭惡。而繼中共大搞孔子學院,向儒家文化獻上死亡之吻後,現在護家盟又拿著中華文化搖旗吶喊,中華文化的聲名便更加狼藉。
本文想指出的是,這些口說要捍護中華傳統價值的人,才是真正不懂中華傳統的人;主張同性婚姻會令中華文化毀於一旦,反而顯示了他們對中華文化淺薄的理解,不得其核心精神。
傳統主義與禮教吃人
自五四運動以來,儒家思想便受到各種批評,被視為社會進步的絆腳石。這次反同婚,可謂與之有種莫名的呼應。儒家思想經常被視為傳統主義:凡傳統即是好的,社會亂局都是傳統被破壞所致,只要回歸傳統,一切問題便會解決。如此一來,傳統主義者自然會反對一切社會改革。此種對儒家的印象,亦非無因,緣由大概可追溯到孔子對禮的重視。
孔子身處春秋時代,當時周室衰落,禮樂崩壞,諸候不顧人民死活,互相攻伐,面對此景,孔子認為這一切問題都是人不知禮、不守禮所致,所以社會應該要回到傳統的周禮,才會復歸和諧穩定。
孔子明確表示「吾從周」,其態度與剛剛談到的傳統主義,似乎並無二致。然重禮如斯,亦導致另一個對儒家的印象:不重視個人自主。所謂的禮,乃一套指導人民生活的規矩,上至朝中之事,下至家中的衣食住行,皆有所規定,這些條文可謂「無微不至」地規定了人如何生活。從反面來說,禮扼殺了人的自主,消滅了人作自我選擇的空間,無論個人多不情願在喪禮中被麻戴孝,根據禮,還是必須戴;同樣的,無論人多渴望與同性伴侶結婚,根據禮,還是不被允許這樣做。
禮對自主的壓抑,在魯迅筆下,便成為了有名的「吃人的禮教」。幾千年來,中華傳統禮教吃掉了讀書人,吃掉過女人,現在似乎又要吃掉同志了。可是,儒家思想就不過如此嗎?如果孔子只是一味叫人捍衛傳統禮教的話,那他與護家盟之流又有何分別呢?
孔子之為孔子
孔子作為一位思想家的偉大,當然不只在於他捍護傳統,而更見於其重新理解傳統,思索其意義,賦予傳統新的生命。
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論語.陽貨》
的確,孔子說過「吾從周」,表明自己效法的對象是已分崩析離的周代,猶其是周禮,但孔子究竟是如何理解周禮的呢?根據〈陽貨〉篇記載,孔子曾反問:「禮啊禮啊,難道就不過是玉帛而已嗎?」(「玉帛」是當時行禮是經常用到的貴重的禮品。)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對孔子來說,他常掛在嘴邊的禮,重要的並不是禮儀的各種形式,更不是在形式之中所使用到的貴重的物品,「玉帛」這些貴重的禮品只是禮的形式之一,而絕不是禮的要義。換句話說,當孔子說要維護周代傳統禮教時,表面上有如護家盟般為捍護中華五千年傳統,但實際上有重大差別,因為孔子所從的周禮,從來不是周禮空洞的形式。
那麼,如果禮不是玉帛這些東西的話,孔子究竟看中了禮的甚麼,以致他如此強調禮的價值呢?
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
在〈八佾〉篇中,孔子再次深刻反省禮的本質。孔子反問:「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心,遵守禮儀又有何意思呢?」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如何看禮的本質。對孔子來說,一個人如果守禮時並不帶有真情實感的話,守禮的行為本身沒有任何意義。這也再次呼應了孔子在〈陽貨〉篇的說法:禮的價值從來不在於外在的形式。按近代著名中國哲學家勞思光的說法,孔子對傳統周禮,以及整個中國文化的貢獻便在於他的「攝禮歸仁」,即以仁去理解禮的價值,以仁去作為禮的基礎。
所謂的「仁」,簡單來說,就是人與人(甚至後來與物)相處時的一份真情實感,它主要是一種關愛,亦可以表現為一種尊重、一種悲戚。禮的意義便在於他是這份真情實感的一種表達。舉例來說,當我們設立「博愛座」這個規定時,規定的意義並不在於死死守住「年輕人不可坐博愛座」這條條文,而在於規定讓人們能夠向有需要的他者表達心中的「關愛」。如果我們根本不關心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只是勉強守禮不使用博愛座又有何意義呢?
又例如,為甚麼我們現在遇到人會用握手表達禮貌?這種禮儀的意義是甚麼?對一個真正繼承孔子精神的人而言,他不會認為:「握手太大逆不道,這會破壞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回歸周代揖手之禮!」反而會理解不論是揖手也好,握手又好,其實都只是如「玉帛」般的形式,真正重要的是形式背後對別人的那份尊重。因為我尊重你,我想向你表達這份尊重,所以我跟你握手。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
在〈八佾〉篇,當林放問孔子「禮之本」時,孔子更明確地指出禮的意義不在於其繁文縟節。禮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喪葬與其辦得體面,不如心中懷有悲戚。從上述的討論中,可看到孔子在面對傳統價值崩壞之際,並非單純地告誡世人千年來的周文化會毀於一旦,反而,孔子做的是重新詮釋傳統,追問「禮之本」,為傳統注入新生命。
禮的因革損益
在「攝禮歸仁」後,孔子對傳統的生活秩序其實保持一個相當開放的態度,甚至認為禮的外在條文有所改變與革新並不一定有問題。在〈八佾〉篇中孔子便提到,即使是周禮其實也是繼承自商禮,禮的具體規定也隨著環境變化而有所改變(同樣的商禮也是按夏禮有所損益而來)。那麼,當我們要改變禮的條文時,我們又應該根據甚麼原則?這當然是要以「禮之本」——仁——作為那把損益生活秩序的尺。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論語.子罕》
在〈子罕〉篇,孔子提到了兩種禮的改變。第一種是以前的人都用麻做禮帽,但後來人們都改用了絲;另一種則是在過去,人都是在堂下拜見君主,但今天則是在堂上拜見。孔子認為,即使兩者都是今天大眾的做法,但他只能接受前者而不能接受後者。孔子的理由是前者能減少浪費,但後者卻「泰也」,是驕縱傲慢的所為。
回到仁心來講,為甚麼後者的改變不能接受呢?因為這個改變已使得本來由仁心而來對君主的尊敬不再被表達,就好比有一天揖手、握手之禮變成向對方吐口水,孔子也是不能接受的。歸根究底,禮可以隨環境改變,但不能破壞原來的「禮之本」。如果仁心,亦即人的真情實感,不能再自然地表達,我們便不應該接受這個禮的改變。
「捍衛中華傳統價值」不應是反同婚的武器
在釐清儒家所謂的「繼承傳統」與守禮的真正意思之後,我們便可發現所謂的「捍衛中華傳統價值」根本不能成為反同婚的理由。儒家所肯定的「繼承傳統」,並不是把傳統絲毫不動地搬過來現代。「繼承傳統」更重要的是重新思索傳統的意義,並使之能在新環境得以實現。因此,一切傳統的禮都是可變之物。
正如周代的麻冕到春秋的絲冕,孔子並不反對;今天由異性婚姻到同性婚姻,這個禮的改變,護家盟憑甚麼說孔子就一定不能接受?這些人誤以為孔子的「吾從周」就是把周朝一套搬到春秋,於是在自己「吾從中華」的時候,他們也企圖重現所謂傳統中華文化於今天。但這根本不解孔子思想的偉大。
顯然,主張「捍衛中華傳統價值」的人看中的只是婚禮的形式:一男一女。這也違反了儒家對禮之所以重要的看法。孔子認為禮的要義在於當中的真情實感,而非實際的操作與條文。應該用麻冕抑或絲冕、婚禮應該是一男一女抑或不一定,這些都不是禮的本義,在面對新的環境時,禮如何實踐需要改變,箇中變化的依據便是仁。只要不影響仁心的表達,禮的形式改變是沒問題的。由異性婚姻到同性婚姻這個變動,又如何破壞了婚禮當中的真情實感呢?難道同性之間就不可能在婚禮時有伴侶之間的濃情蜜意與莊嚴承諾嗎?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婚禮乎婚禮乎,一男一女生子云乎哉?
結語
儒家思想長久以來,總被人誤解為迂腐守舊的傳統主義,本文希望指出的是,儒家以及中華文化的核心精神並不在於對傳統禮制的盲目跟隨,儒家思想既認為「禮之本」是人的真情實感而非外在條文方,同時也容許仁心隨環境變化而改變禮的規定。
筆者亦希望今日開口閉口「捍衛傳統中華文化」的反同人士,好好反省何謂真正的繼承中華傳統。一如孔子所為,真正的繼承傳統在於對傳統的重新詮釋,使舊秩序在新環境有新的活力,讓人們可以在新的社會中最恰當地表現「仁心」,而非如他們般畫地為牢,固步自封。人而不仁,如禮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