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移樹再種樹?從「蹊徑計畫」看西港堀仔頭小森林外環道爭議 | 吳比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先移樹再種樹?從「蹊徑計畫」看西港堀仔頭小森林外環道爭議

道路拓寬前的糖鐵遺址與周邊環境。 圖/作者提供
道路拓寬前的糖鐵遺址與周邊環境。 圖/作者提供

2006年,台南市政府規劃將西港區一條聚落邊緣的小路拓寬為24米,成為一條長1.8公里的外環道,以紓解市區主幹道車流,增加車輛交通順暢,並通過內政部「生活圈道路計畫」的補助。

2014年土地徵收開始,部分居民發起反對之聲,除了質疑外環道開闢的必要性、合理性,更因為所徵收的土地範圍內,農地上有大大小小近百棵樹木,必須因為道路開闢而移除。跟穿越市區的省道相比,這條小道路較少人使用、較為窄小,而沿線一、兩百公尺長,分佈著樟樹、蓮霧樹、龍眼樹、芒果、大葉欖仁……等樹木,好幾棵樹齡達四、五十年,形成群落。趨近一看,一片綠意,鳥聲啁啾,因而有堀仔頭社區的「小森林」之稱,生機盎然,在周遭許多土地休耕、平坦單調的農地景觀中,宛如一片綠洲。

當地居民結合青年,展開「反西港外環道不當開闢」運動,發現在這條小路上,曾經是嘉南平原糖業鐵路支線通過的重要路徑,沿線有西港旗站、轉轍器等等珍貴鐵道文化資產,提出保留老樹生態,串聯周邊糖業遺跡,結合在地友善耕作農場,營造地方特色以吸引遊客。然而2017年,內政部還是通過了外環道徵收案,在地居民轉而希望台南市工務局能變更道路設計,保留徵收範圍內的樹木成為綠帶,但協商未果,政府已發包施工,2019年新年後,這些樹木即將面臨被移除、或移植到外地的命運。

道路開闢跟原有景觀保存,是否完全對立?在台灣,「道路至上」的政策原則下,道路所經之處,拆民宅、移除樹木之事件時有所聞,難道不可兩者兼顧、沒有其他的想像嗎?

拓寬動工前樹木扶疏的小路景象。 圖/作者提供
拓寬動工前樹木扶疏的小路景象。 圖/作者提供

從外環道到另闢蹊徑

在美國,有所謂「蹊徑計畫」(America’s Byways Program)。1991年,由交通部門中的聯邦公路管理部門所提出,由於前一階段美國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的興建,導致廣大鄉村少有人經、逐漸沒落,並對經濟產生衝擊。因此,景觀蹊徑計畫所強調的精神,在於發掘這些具有獨特景觀,並串連各個鄉鎮社區的鄉間道路。

聯邦公路管理局提出以景觀、歷史、自然、休閒娛樂、考古、文化六項指標,作為認定地方特色道路的標準,由地方政府提案,經過評比而指定的「蹊徑」(byway),不只關注道路開闢本身,也包括道路穿越整體廊道的經營、管理,除了視覺景觀,更重視無形的歷史背景、在地藝術文化的表現、自然人文景致、所傳遞的故事、情感,以及在地居民如何與訪客間互相交流。

經過指定的蹊徑道路得以申請聯邦公路管理局的經費補助,用於規劃、設計路徑,增加道路週邊人行步道、單車道、休息點、展望、解說設施,保護緊鄰道路的古蹟、文化資產,發展有關這條路徑的觀光旅遊資訊,以地圖文宣、活動等形式表現,發揚當地景觀和歷史資源。

目前美國有超過150條景觀蹊徑,分佈在全國各地,串連成長長短短的路網,產生整體行銷的作用,鼓勵遊客在快速道路以外,另闢蹊徑,從蜿蜒在農田、樹林、串起小鎮的道路上,感受美國土地的精神和靈魂(heart and soul),尋求在地的真實體驗,有別於高速公路上所見的單調風景。對社區來說,也可藉此引入觀光客、創造工作機會,具有促進當地經濟的好處。

美國蹊徑計畫的代表圖像。景觀蹊徑計畫所強調的精神,在於發掘這些具有獨特景觀,並串連各個鄉鎮社區的鄉間道路。 圖/取自Federal Highway Adiministration官方網站
美國蹊徑計畫的代表圖像。景觀蹊徑計畫所強調的精神,在於發掘這些具有獨特景觀,並串連各個鄉鎮社區的鄉間道路。 圖/取自Federal Highway Adiministration官方網站

對照與反思

相較於台灣鄉鎮的「生活圈道路計畫」,仍以增加行車速度為思維,以「半小時由各市鎮至地方中心」為目標,美國的「蹊徑計畫」則從另一個角度,希望讓人車緩慢下來,停留欣賞鄉村的景色、風貌,與在地社區交流,並以此作為道路規劃設計的宗旨。蹊徑道路並不是反開發、或反對道路建設,而是希望能透過道路特色的塑造,協助地方的後續發展。

無獨有偶的,在美國景觀蹊徑計畫,政策強調每一個社區需要有強烈的自我認同,堅實的個別社區才能形成堅實的區域網路,一個地方是否能自我組織,往往是聯邦公路管理局在審核計畫時重要的評比標準,提案過程要求社區參與,陳述目標、策略、責任來保護、維護、行銷這些道路。在台灣,民眾卻反而被排除。

2017-2018年間,西港堀仔頭的青年密集舉辦農業市集、環境教育、文史展覽、藝術創作,包括大型「農村演唱會」,訴說地方的故事。居民提報樹木為珍貴樹木,甚至主動提出道路設計模型,希望將部分路段中的24米寬度(雙向四車道)縮減為12米(兩線道),讓糖鐵軌道原地保存,保留糖鐵復駛的空間,在原有樹群處綠化,營造出鐵道森林的感覺,為地方帶來更多元的發展可能。他們提出:「柏油路無法吸引人們駐足,一段以旗站聚焦、以鐵軌串連的歷史則不然。」儘管如此,工務局與居民協商變更設計在尚未有共識下,便以既有的工程設計圖進行招標。

青年們倡議樹木原地保留,或就地移植規劃為綠帶,既可立刻成蔭,也可維持生物多樣性,不會像一般道路行道樹上種的都是同一種植物,但因被政府判定無達到「珍貴樹木」標準,多數樹木會被移到區域之外。居民發動志工,自發性為老樹斷根、養根,以確保樹木移植的最高存活率,可是現行公務體制壓迫工程進度,這些民眾的參與,無法讓政府延長工期,移植樹木的存活率,也因此大大降低。

居民舉辦地方文史照片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居民舉辦地方文史照片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即將被移植或砍掉的大葉欖仁、龍眼、樟樹與大王椰子樹群。 圖/堀仔頭小森林守護團體提供
即將被移植或砍掉的大葉欖仁、龍眼、樟樹與大王椰子樹群。 圖/堀仔頭小森林守護團體提供

未來

隨著台灣都市化普及,西港區外環道路開闢這一帶,甚至連農田間的小路都已鋪上柏油,伴隨道路蔓延,都市邊緣乃至市郊、農村的田園土地,漸漸被筆直穿透為單一風景。

而當地部分居民所訴求的:「未來,希望人們可以搭乘大眾運輸來到西港,騎上T-bike,沿著綠蔭下的小路,伴糖鐵軌道而行,沿路參觀鐵橋、西港旗站與第一代西港信號所遺蹟,在老樹樹蔭下乘涼。」這樣的生活願景,迭遇挑戰,尚待喚起更多人對在地生態環境、人文歷史的看重。

當炎炎夏日的南台灣氣候下,實在很需要有一條清涼綠蔭的道路,在其下可供騎乘腳踏車、步行、親近土地。想到政府新開闢的自行車道、人行道,往往先砍樹然後種樹,兩旁種著矮小瘦弱的行道樹,不知何時成蔭,現在卻要移除經數十年生長、生機盎然的堀仔頭小森林,僅因為道路規劃設計程序的無彈性。

這並非單一個案,新一代的道路政策想像,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發生呢?

原址老樹林立。 圖/反西港外環道不當開闢自救會
原址老樹林立。 圖/反西港外環道不當開闢自救會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