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確診逐年攀升,不知情的感染者可能越來越多? | 蔣維倫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梅毒確診逐年攀升,不知情的感染者可能越來越多?

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目前,台灣在無償捐血的制度上充滿各種挑戰,傳染病即是造成廢血的重要因素之一。從血液基金會的公開資料,我們看出一些奇特又值得關注的趨勢。1比如說,感染梅毒的捐血者,好像越來越多。2

依照流程,所有捐血者捐出的熱血,會送到檢驗部門逐一檢查常見的血液傳染病,之後才會進入醫療系統給病患使用。這些常見的血液傳染疾病包括B、C型肝炎、梅毒、愛滋病3。在檢視近年來的公開資料後,我們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從下圖中可以發現:

感染梅毒的捐血者,2012年以來越來越多,WHY?

台灣近年來之捐血因檢出梅毒而不合格之人次變化。 圖/作者自製,來源/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年報
台灣近年來之捐血因檢出梅毒而不合格之人次變化。 圖/作者自製,來源/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年報

不知道自己得到性病的人,可能越來越多

我們就「感染梅毒的捐血者,越來越多」這個奇怪的現象推測可能的原因:

  1. 懷疑自己染上梅毒、想透過捐血進行篩檢者越來越多。
  2. 已知染上梅毒,卻惡意捐血者越來越多。
  3. 已染上梅毒,但不知道自己得病的捐血者越來越多。

要精準地回答這個問題,需要透過問卷或流行病學的實驗設計來推論上述假設。受限於研究資源,我們嘗試結合其他公開資料的來觀察「已染上梅毒,但不知道自己得病的捐血者越來越多」的可能性。

疾病管制署的資料發現,近年來醫院通報感染梅毒的患者人數逐年增加,而有趣的是,梅毒的確診人數所呈現的成長趨勢如同捐血血袋梅毒陽性的數據,同樣自2012年起大幅增加,如下圖所示。

性病確診人數變化,僅取捐血年齡之數據,詳參註5。 圖/作者自製,來源/台灣地區法定傳染病統計年報
性病確診人數變化,僅取捐血年齡之數據,詳參註5。 圖/作者自製,來源/台灣地區法定傳染病統計年報

這個結果說明上述假設「已染上梅毒,但不知道自己得病的捐血者越來越多」是有可能的。前提是,我們相信台灣人都是理性的好人,不會出現利用捐血篩檢血液疾病,或已知得病還惡意去捐血的情況。

另外,從台灣地區法定傳染病統計年報裡觀察到一個更尷尬的問題,即同為性病的「淋病」,也伴隨著梅毒的通報確診病例成長,合理推估近年來的這波趨勢應該是透過「性行為」傳播。

鑑於性病在輸血安全上的隱憂,血液基金會對於捐血者的禁忌中敘明「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為、性交易、一夜情、多名性伴侶等,不可捐血」4。儘管有此規定,捐血的血液驗出梅毒陽性的數量仍舊自2012年起逐年攀升5,因此我們大膽推測,捐血者中,維持單一性伴侶(或只有一方維持單一性伴侶),但依舊染病而不自知的人可能不計其數。

嘴巴上承諾不會,但身體倒是挺誠實的呢

儘管梅毒和淋病在治療上並非棘手的問題,但根據臨床經驗和流行病學的研究可以發現,梅毒或淋病患者亦為其他性病的高風險族群,如愛滋病。6

筆者建議疾管署在規劃性病防治宣導時,須特別強調保險套的正確使用方法及時機,以防止不安全性行為帶來的健康風險。畢竟從公開數據看來,打破「單一性伴侶」誓言、誠實地遵從身體反應的人,應該不在少數(說不定還越來越多)。

  • 本文感謝衛生福利部台東醫院檢驗科張昱維(Yu-Wei Chang)協助。

  • 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年報
  • 本文專注於梅毒,因此僅秀出梅毒數據。近年來捐血驗出HIV病毒的數量逐年減少;B、C型肝炎則無顯著趨勢。
  • 此處更精準的說法為檢驗「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HIV不等同愛滋病。但在本文中,為增加易讀性,將使用較為人熟知的「愛滋病」一詞取代「HIV」。
  • 捐血注意事項,台灣血液基金會。
  • 由於可捐血年齡為17~65歲之間,因此疾管署的梅毒和淋病確診患者也僅取近似可捐血年齡的15~64歲區間。
  • 衛生福利部辦理性傳染病、急性病毒性肝炎或藥癮病患全面篩檢愛滋病毒計畫。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