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慧/女力當道?女性參政背後的虛與實 | 巷仔口社會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唐文慧/女力當道?女性參政背後的虛與實

十一月剛落幕的地方選舉,臺灣產生了七位女性縣市首長,而且清一色是國民黨提名的當選人。中央社新聞並以「女力當道」來形容這次的結果。特別的是,這次縣市長的選舉,民進黨只提名一位女性,且慘遭落敗,相較起來,國民黨不但大量提名女性,而且得到豐碩的戰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在鼓勵女性參政方面,國民黨似乎遠遠地超越了民進黨。

2016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選,並成為臺灣第一女總統的記憶猶新,兩年後的今天,國民黨的提名策略與選舉大勝的結果,讓我們不禁好奇且需再次檢視,臺灣女性參政的背後,究竟有哪些的虛虛實實。

靠著家族背景或地方派系當選也算女力?

當我在臉書轉貼這則新聞時,立刻有臉友提出對於「女力當道」這種說法的質疑。

首先,有人認為,這些女性其實是靠著家族背景或地方派系而當選,根本跟女力毫無關係。一位臉友就說,許多當選的都是靠家族勢力,不然就是靠地方派系,什麼女力。也有臉友指出,這些女性只是家族中男性的代理人,例如,其中有兩位是因貪污犯入獄的男性政治無法參選,她們以太太和妹妹的身份代理家人出征。

另外有人質疑這些女性的能力不足,例如說到「這些女的沒一個有力的,連話都講不清楚,公文不會看,連市政建設都搞不清楚,要怎麼當首長?」因此,一位臉友說,她寧可選男的,也不要選女的,説「女人有千百種,國民黨的這種只會傷害更多的女人。我寧可有女性主義意識的男人選上,也不要支持這類害女人害同志的女人」,並氣憤地說「要跟這些女人劃清界線!我跟它們不同掛!」

然而,卻也有人認為,我們與其對國民黨這些女性當選人嗤之以鼻,不如問問為什麼這次民進黨只提名一個女性?也不如問問,這次提名的候選人,有誰敢真的在同婚議題上表態?只會對國民黨當選者不以為然,但是看不見民進黨也沒多進步,可能也是個大問題。

她認為,或許對這些女性在促進性別平等上無法期待,但她們的當選至少可以讓國民黨不會永遠是老男人政黨,就這點而言,還是有意義的,對臺灣整體的性別權力平衡還是會有幫助。

準花蓮縣長徐榛蔚(右),為前縣長傅崐(左)之妻。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準花蓮縣長徐榛蔚(右),為前縣長傅崐(左)之妻。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準雲林縣長張麗善,為前縣長張榮味之胞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準雲林縣長張麗善,為前縣長張榮味之胞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女性參政能夠真的為女性帶來幫助嗎?

以上兩種不同的說法,其實背後有一個關於女性參政概念上的根本問題,那就是女性參政能夠真的為女性帶來幫助嗎?或者,女性參政一定能帶來進步或正義的力量嗎?

關於性別與政治代表性,學者曾以「描述性」或「實質性」的概念來做出區別。女性政治人物如果能真的替女性或弱勢者説話,那她可說是一個實質性的代表,否則只是一個描述性的代表。後者對於提升性別平等或社會正義並無法真正帶來幫助,甚至造成對民主與正義的更大傷害。換句話說,女性參政的意義不是只看她們能否進入政治領域,還要看參政後,她們的實際作為帶來的影響為何。

學者認為,亞洲社會很明顯地缺乏一種支持女性參政的文化,然而,很弔詭的,亞洲卻又超越了其他的許多西方國家,有非常高比例的女性領導人。

在解釋這樣一個特殊的現象時,西方學者認為,這些女性參政者多是承襲家族的政治位子,而非憑藉個人資歷而登上政治舞台,甚至認為,東亞參政的女性很多是被動的、被操弄的,往往只是政治上的花瓶。然而,對我來說,以上這樣的說法充滿了對亞洲女性的刻板印象,也一竿子打翻了一條船,對這些參政的女性可能並不公平。

準台東縣長饒慶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準台東縣長饒慶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準嘉義市長黃敏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準嘉義市長黃敏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重點不在當選,而在其後的施政作為

檢視臺灣婦女參政的類型,早期有黨外所謂的「代夫出征」,雖是因丈夫入獄而批上戰袍,卻也為臺灣的民主化運動與後來的政黨政治帶來一股推進的力量。民主化之後,有許多女性的確是憑藉自己的學經歷,成功地躍上政治舞台,但是,她們是否真的能為社會帶來改革與進步的力量,則需進一步的檢視,無法一概而論。

因此,我認為我們不妨用更開放的態度,來觀察這些新當選的女性縣市首長未來的表現。雖然許多女性被推上政治舞台,的確只是為了填補家族、派系或者政黨的男性空缺。但是不可否認,一旦她們得到機會站上檯面,這些女性也因此獲得了展現自主性與施展能力的機會,是否能造成一股社會進步的動力,值得拭目以待。

我認為對於這些新當選的女性,未來我們可以觀察她們的施政,是否能夠展現一種所謂的「女性主義領導」的風格與施政內容。學者提出「女性主義領導」指的是,女性領導者在其治理的過程中,帶來的是一種所謂進步的、能帶動社會轉型的正面力量,而且其關注的政策重點不會只是針對女性,也必須包含對那些處於種族、族群的不利地位,以及其他被壓迫的弱勢者。

因此,我們未來可以這個角度,來觀察這些女性領導者們的施政表現,再決定是否繼續支持她們的連任。因為鼓勵女性參政不只是為了把女性送上政治舞台,並且需進一步檢視她們的領導是否符合女性主義所追求的,積極促進性別平等,與落實社會正義的政策理念與施政作為。

(※ 原文原發表於巷仔口社會學,授權轉載。)

準宜蘭縣長林姿妙。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準宜蘭縣長林姿妙。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準彰化縣長王惠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準彰化縣長王惠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 文:唐文慧,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更多:FBWeb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