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韓粉投票率高?對韓國瑜的「狂熱」非重要因素 | 思想坦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王宏恩/韓粉投票率高?對韓國瑜的「狂熱」非重要因素

韓粉的投票率真的比較高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韓粉的投票率真的比較高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最近的一些動員文章中,常會提到韓粉的投票率比較高,因此千萬不能低估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的得票。

然而,過去我國政治學對於投票率的研究,用區域研究分析結果不盡相同,但用民調資料分析的結果是,藍綠得票比例高低,並不會因為投票率高低而有重大差異。當然,韓國瑜的個人特質可能會帶動不同的選民,或讓選民有不同的投票情緒。

那麼,韓粉的投票率有比較高嗎?

這是一個可以用資料驗證的問題,但我們要先定義何謂韓粉。我使用TEDS2018年高雄市長選後的民調資料,這份資料是由政大選舉研究中心做的,在上次地方大選後詢問具代表性的1,189位高雄人。

我先用這些受訪者對於韓國瑜以及陳其邁的給分來分群。受訪者被要求給兩位候選人給0至10分的分數。假如給6分以上就認為這候選人不錯、5分以下就是不及格。這個分法把選民分成四種:

韓>=6且陳<=5,韓支持者,共312人
陳>=6且韓<=5 ,陳支持者,270人
韓>=6且陳>=6,都支持,264人
韓<=5且陳<=5,都不支持,277人

假如韓粉是上面定義的韓支持者的話,我們應該可以看到這群人的投票率特別高。在民調資料中,通常測到的投票率會比實際值高,因為有去投票的人比較有興趣參加民調、或者大家為了想表現就故意說有去投。在這份資料中,有去投票的人總共平均占了86.5%。而相較於這平均數,下面是這四群人的投票率:

韓支持者:93.0%
陳支持者:92.3%
都支持:86.4%
都不支持:75.1%

假如用這定義的話,韓支持者的投票率並沒有比較高。

假如我們用回歸模型或者用決策樹模型來看的話,的確給韓國瑜越高分的選民越會去投票,但同樣的效果也出現在民眾給陳其邁的分數上(而且回歸模型中陳其邁分數的偏回歸係數還更大一些)。所以對於韓國瑜的特別狂熱,恐怕不是解釋投票率的重要因素;至少沒有出現在2018年高雄市長大選中。

(在跑資料的過程中,我倒是發現另一個有趣且值得注意的現象:上面「都支持」的高雄選民中,它們覺得陳其邁跟韓國瑜分數都不錯,但這群人裡面投給韓國瑜的比例是7成!甚至,假如我們只取這群人裡面給了韓跟陳一模一樣分數的選民,裡面同樣有6成投給韓國瑜,4成投給陳其邁。因此真的不能說是陳不如韓,而是民眾不知怎麼地覺得,就算兩個一樣好還是更傾向投給韓。)

真正應該關注的是投票的年齡層差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真正應該關注的是投票的年齡層差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年齡層差異才是關鍵

因此要關注的重點並不是因為韓粉與否,而我認為是「年齡」。在這份資料中,平均投票率是86.5%。但是假如我們把年齡分成三層,40歲以下的受訪者投票率79%,40-60歲是89%,而60歲以上的投票率是92%!因此年齡的確造成投票率的重大差距。

假如我們再多往下切一點,30歲以下的受訪者(134人)投票率僅73%,而65歲以上(281人)在問卷裡的投票率是94%,這數字看起來就跟最近的動員文差不多了。

當然,我國政治學界早已有用中選會資料得到類似的趨勢,尤其是我之前提到莊文忠教授的分析,40歲以下年輕人投票率在2016年約6成,而65歲左右的人則約是7成5。這一來一往就有一段差距,但假如加上年輕族群因為少子化而人數較少,那這差距就更大了。

雖然說不同年齡的投票率差異的確跟韓國瑜的得票率可能有關,但從這些資料來看,這個差異是結構性的,而並不是韓國瑜或所謂的韓流所造成的。

換言之,無論是面對這個問題或試著靠動員來處理這個問題,我想得做的並不是害怕忽然崛起的韓流,而是正視造成年齡層長期差異的原因。

(原文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Voicettank」,原標題為〈韓粉的投票率有比較高嗎?〉。)

10月19日,韓國瑜在台南舉行造勢晚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0月19日,韓國瑜在台南舉行造勢晚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 文: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在台中一中被選進數學校隊,接著考取台大電機系後想當個科學家。在椰林繞了一圈後,覺得還是人類有趣多了,於是跟著數學一起投入研究政治,成了政治科學家。
  • 更多思想坦克Voicettank:WebFBTwitter

|延伸閱讀|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