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臉書觸及率調降不分藍綠?演算法對政治傳播的影響
台灣時間4月9日左右,許多台灣的政治人物與小編都忽然發文驚呼說臉書觸及率被大大的調降,連蔡英文總統都發文希望支持者多加使用Line以及Instagram。根據我私下從臉書得知的消息,臉書確實有在4月9日之後更改演算法,因此粉專的觸及率都有受到影響。要怎麼去理解這次觸及率調降,以及這跟之後政治傳播之間有什麼影響呢?
臉書貼文觸及率大幅降低
第一,根據新文易數網站的分析,這波調降不只發生在政治人物,台灣前十大的新聞網站在臉書的社群聲量全部都降低了。而且看不出任何轉移的方向,也似乎沒有特定的政黨傾向。
我接著使用同樣新文易數網站的資料,收集我國主要政治人物過去這段時間在臉書上的聲量變化,其中以調整觸及度的4月9日為中間點,前後各取四天的資料。從結果來看,蔡英文總統的總體聲量的確有些影響,在調整之前(左側)的最高峰都可以衝到比較高,而在調整之後就無法超過三萬。
但在同時,對其他一些政治人物來說,因為跟蔡英文相較本來就沒有很高的聲量,所以受到的影響也沒有很大。但以藍營重砲手羅智強來說,羅也在臉書上發文哀嘆觸及率大降。從新聞媒體以及政治人物的狀況來看,的確有不分藍綠觸及率降低的狀況。
![蔡英文(綠)、韓國瑜(紅)、羅智強(藍)、馬英九(粉)、趙少康(灰)4月2日至4月15日臉書聲量變化。 圖/作者提供 蔡英文(綠)、韓國瑜(紅)、羅智強(藍)、馬英九(粉)、趙少康(灰)4月2日至4月15日臉書聲量變化。 圖/作者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4/15/1/12095912.jpg&x=0&y=0&sw=0&sh=0&sl=W&fw=1050)
觸及率會如何影響線上政治參與呢?
我接著把台灣主要政黨以及主要政治人物,在過去兩周發文的讚數都抓下來分析,同樣以4月9日為中界點。首先,從網路聲量比較高的蔡英文跟羅智強來看,其實在4月9日前後,臉書發文獲得的讚數是差不多的(我刪去那些直播的讚數,除了陳柏惟以外,因為陳的發文主要就都是影片)。光從趨勢來看,4月9日調低觸及率後就算有影響到網路聲量,但並沒有影響到這些政治人物從支持者獲得的讚數。
![蔡英文與羅智強發文讚數比較。 圖/作者提供 蔡英文與羅智強發文讚數比較。 圖/作者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4/15/1/12095911.jpg&x=0&y=0&sw=0&sh=0&sl=W&fw=1050)
接著,我們同樣比較藍營跟綠營的高聲量人物,從綠營的鄭文燦、賴品妤、陳柏惟來看,三位的臉書發文獲得讚數跟議題類型有高度相關,但整體來看也並沒有受到4月9日有特別的影響。
最後,假如我們觀察其他陣營的政治人物,馬英九跟韓國瑜兩位的發文數不多(只有兩篇跟三篇),所以也不太好估計按讚數變化。而就柯文哲、江啟臣、蔣萬安來說,柯文哲似乎受到的影響最大,而蔣萬安跟江啟臣的按讚數似乎也影響不大,即使有也不是受到4月9日的特別影響。
但在同時,假如我們分析柯文哲、蔡英文、羅志強等人的觸及率比較高的文章,全部都是跟4月初的火車災難有關的,因此文章都是針對災難的祈福、對救難人員的感謝,以善良的台灣人心來說,會有比較高的按讚率並不意外。但當回到政治攻防後,相關政治討論的按讚數,總體來說是沒有因為4月9日掉觸及率後就有所改變的。
![鄭文燦、賴品妤、陳柏惟來看,三位的臉書發文獲得讚數跟議題類型有高度相關。 圖/作者提供 鄭文燦、賴品妤、陳柏惟來看,三位的臉書發文獲得讚數跟議題類型有高度相關。 圖/作者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4/15/1/12095910.jpg&s=Y&x=1&y=4&sw=799&sh=414&sl=W&fw=1050)
![柯文哲、江啟臣、蔣萬安來說,柯文哲似乎受到的影響最大,而蔣萬安跟江啟臣的按讚數似乎也影響不大。 圖/作者提供 柯文哲、江啟臣、蔣萬安來說,柯文哲似乎受到的影響最大,而蔣萬安跟江啟臣的按讚數似乎也影響不大。 圖/作者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4/15/1/12095909.jpg&s=Y&x=2&y=3&sw=798&sh=381&sl=W&fw=1050)
為何觸及數、聲量改變,但是按讚數不變?
要解讀觸及數改變、聲量改變,但是按讚數不變這樣的現象,有幾種可能。
第一,這當然可能是各政治人物小編們將士用命,努力撐起按讚數、改變發文內容,因此讓我們從外面看看不出按讚數的差距。但是我認為這應該效果有限,單純從發文內容或設計來看,在4月9日前後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第二,這也可能是因為之前台鐵事故時,各種祈福、感謝、傳遞資訊的文章都獲得了極高的聲量跟按讚數,所以在事件告一段落之後就會有聲量陡降的情形。這的確有可能,但同時臉書有調整演算法也是事實。
第三,則是臉書這次調整演算法之後,只讓關心政治的人關心政治。因此,原本各個政治人物的死忠支持者,本來就會看到文章按讚,而4月9日之後同樣會看到文章按讚(包括政治人物哀嘆說觸及掉了的文章)。但對於本來只是當初有粉專按個讚、文章偶爾滑過去看看的那些網友,在改變觸及後就可能再也無法被動看到政治人物的粉專發文了。
事實上,臉書曾經在2月初就宣布要調降政治文在河道(Newsfeed)的比例,除非是跟疫情有關的、或者跟政府機構有關的發文。因此這次的觸及率調降,很可能跟臉書這一波的策略改變有關。
臉書觸及率調降對政治傳播的兩大影響
第一,對於政治人物來說,假如發的文只有核心支持者會看到的話,那麼二次傳播——仰賴支持者轉文後增加曝光的模式——對觸及率會扮演更核心的角色。因為政治內容本身會受到臉書限制曝光的話,假如還希望可以把文章傳給一般大眾,那就更需要個人化的社會網絡,只有朋友轉文才會讓其他朋友看到。換言之,之後發文的內容應該要更適合轉錄(例如以政策為主、而非以政治人物大頭照為主)。
第二,對於民主來說,臉書的策略看似中立,但其實是有利各地的執政黨。因為執政黨本身可以透過政府作為宣傳,政府的觸及率不會被調降,但政府的曝光跟執政黨曝光本身難以區分,這個問題也出現在過去對於競選之初的限制討論上,因為執政黨可以直接透過政策或是議會來曝光,根本不需要額外花費競選支出。
而當各個候選人都僅能透過臉書跟核心支持者、而非中間選民互動之後,其內容也可能更走向極端,而不利溫和派的政治人物尋求中間選民的立場。這也是之後可能要觀察的變化方向。
(原文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Voicettank」,原標題:〈臉書觸及調降與政治傳播〉)
![對於政治人物來說,假如發的文只有核心支持者會看到的話,那麼二次傳播對觸及率會扮演更核心的角色。圖為蔡英文與高雄捷運橋頭糖廠站與流浪貓站長「蜜柑」合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對於政治人物來說,假如發的文只有核心支持者會看到的話,那麼二次傳播對觸及率會扮演更核心的角色。圖為蔡英文與高雄捷運橋頭糖廠站與流浪貓站長「蜜柑」合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4/15/1/12095933.jpg&s=Y&x=0&y=50&sw=1280&sh=853&sl=W&fw=1050)
- 文: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在台中一中被選進數學校隊,接著考取台大電機系後想當個科學家。在椰林繞了一圈後,覺得還是人類有趣多了,於是跟著數學一起投入研究政治,成了政治科學家。
- 更多思想坦克Voicettank:Web|FB|Twitter
|延伸閱讀|
![王宏恩/一樁「去人化」的濫殺無辜:南加州槍擊案為何會發生? 王宏恩/一樁「去人化」的濫殺無辜:南加州槍擊案為何會發生?](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5/20/0/17075103.jpg&s=Y&x=0&y=0&sw=1023&sh=682&sl=W&fw=480)
王宏恩/一樁「去人化」的濫殺無辜:南加州槍擊案為何會發生?
![林應然/我們終究會感染Omicron?台灣須改變「清零」心態 林應然/我們終究會感染Omicron?台灣須改變「清零」心態](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1/21/0/15459224.jpg&s=Y&x=0&y=0&sw=1280&sh=853&sl=W&fw=480)
林應然/我們終究會感染Omicron?台灣須改變「清零」心態
![詹順貴/與其提高罷免門檻,不如重建立委圖像 詹順貴/與其提高罷免門檻,不如重建立委圖像](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1/17/0/15365796.jpg&s=Y&x=0&y=0&sw=1278&sh=852&sl=W&fw=480)
詹順貴/與其提高罷免門檻,不如重建立委圖像
![盧郁佳/公視與納稅人的距離,是彗星撞向地球的距離 盧郁佳/公視與納稅人的距離,是彗星撞向地球的距離](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1/11/0/15250290.jpg&s=Y&x=0&y=0&sw=1280&sh=853&sl=W&fw=480)
盧郁佳/公視與納稅人的距離,是彗星撞向地球的距離
![林應然/Omicron疫情下的春節,台灣如何變通因應? 林應然/Omicron疫情下的春節,台灣如何變通因應?](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2/01/06/0/15118243.jpg&s=Y&x=0&y=30&sw=1280&sh=853&sl=W&fw=480)
林應然/Omicron疫情下的春節,台灣如何變通因應?
![李明軒/「發大財」不再只是口號:台積電是否能重新榮耀高雄? 李明軒/「發大財」不再只是口號:台積電是否能重新榮耀高雄?](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12/06/0/14704119.jpg&s=Y&x=0&y=186&sw=1279&sh=853&sl=W&fw=480)
李明軒/「發大財」不再只是口號:台積電是否能重新榮耀高雄?
![盧郁佳/從朱元璋到習近平:兔死狗烹的中國偶像黃昏已來臨 盧郁佳/從朱元璋到習近平:兔死狗烹的中國偶像黃昏已來臨](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9/14/0/13848678.jpg&s=Y&x=0&y=0&sw=1279&sh=853&sl=W&fw=480)
盧郁佳/從朱元璋到習近平:兔死狗烹的中國偶像黃昏已來臨
趙君朔/重返毛澤東老路:習近平的下一步?
![王宏恩/數字會說話:美國民眾支持台灣民調首次過半 王宏恩/數字會說話:美國民眾支持台灣民調首次過半](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9/13/0/13844025.jpg&s=Y&x=20&y=0&sw=1245&sh=830&sl=W&fw=480)
王宏恩/數字會說話:美國民眾支持台灣民調首次過半
![陳牧民/如何解讀塔利班重新控制阿富汗的意義? 陳牧民/如何解讀塔利班重新控制阿富汗的意義?](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8/19/1/13442154.jpg&s=Y&x=0&y=0&sw=1278&sh=852&sl=W&fw=480)
陳牧民/如何解讀塔利班重新控制阿富汗的意義?
![李政亮/當東京奧運激情過後:幾個觀察指標的後續效應 李政亮/當東京奧運激情過後:幾個觀察指標的後續效應](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8/18/1/13372340.jpeg&s=Y&x=0&y=0&sw=1280&sh=853&sl=W&fw=480)
李政亮/當東京奧運激情過後:幾個觀察指標的後續效應
![林佳和/當奧運熱潮退燒,台灣該如何維持運動風潮? 林佳和/當奧運熱潮退燒,台灣該如何維持運動風潮?](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8/04/1/13192325.jpg&s=Y&x=0&y=0&sw=1280&sh=853&sl=W&fw=480)
林佳和/當奧運熱潮退燒,台灣該如何維持運動風潮?
![林應然/新冠肺炎疫苗能混打嗎?爭議解決與政策解套 林應然/新冠肺炎疫苗能混打嗎?爭議解決與政策解套](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7/21/1/13096535.jpg&s=Y&x=0&y=0&sw=1278&sh=852&sl=W&fw=480)
林應然/新冠肺炎疫苗能混打嗎?爭議解決與政策解套
![郭永興/出口飛天、內需趴地:下半年台灣「L型經濟」的隱憂 郭永興/出口飛天、內需趴地:下半年台灣「L型經濟」的隱憂](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7/07/1/12901880.jpg&s=Y&x=2&y=0&sw=1278&sh=852&sl=W&fw=480)
郭永興/出口飛天、內需趴地:下半年台灣「L型經濟」的隱憂
![王宏恩/藍、綠、年輕人都接受的報紙——用數字送別《蘋果日報》 王宏恩/藍、綠、年輕人都接受的報紙——用數字送別《蘋果日報》](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06/24/1/12670547.jpeg&s=Y&x=12&y=4&sw=1268&sh=845&sl=W&fw=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