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心自問,你真的相信「醫生」? | 葉永文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捫心自問,你真的相信「醫生」?

圖/ingimage
圖/ingimage

近來又有抬棺抗議和急診室暴力的醫療糾紛新聞出現,這類事件在現代社會似乎經常地發生,相較於二、三十年前,醫生與病人關係很少會成為社會新聞的焦點,甚至檢索更早以前的傳記文獻,多充斥著相當和諧的醫病關係,而且醫生深受病人及其家屬的感激,即使病人終究不治,家屬們也相信醫生盡力了。

反觀現在,告醫生好像變得很尋常,暴力相向更時有所聞,但是人們生病還是會去醫院看病,然而進入醫院時,人們現在到底能夠相信什麼?雖然這個標題有點奇怪,但值得我們深思一下:從過去到現在的醫病關係到底有多麼大的改變。

醫療犯罪率世界第一的台灣醫生卻是人們次高信任的角色?

根據這幾年的「台灣信任調查」資料,除了家人朋友外,醫生是最被人們信任的角色,信任度排行高居第二名;然而,又根據一份大學研究論文針對台灣醫療糾紛的統計數據,竟指出台灣醫生的犯罪率係「世界第一」。人們現在既信任醫生,但也時常看到醫生被告,為什麼會這樣呢?

在醫療社會學裡,常會引述王溢嘉醫師說過的一句話,他說現在醫生和病人之間其實是充滿著「隨時準備翻臉的信賴」關係,因為醫生和病人經常是素昧平生的,短短的看病時間也不太可能建立雙方的友誼。所以,我們真的相信醫生才去醫院看病嗎?還是我們所相信的並不是醫生,而是別的?

簡單地說,身體不舒服時我們還是會去看病,但重點是去「看醫生」還是去「逛醫生」,這裡刻意區別「看醫生」與「逛醫生」這兩者,才比較容易進入本文的焦點議題:「看醫生」意味著是針對某個醫生而去的,而「逛醫生」則只是到醫院去掛號看病罷了。

傳統與現代社會的「兩種信任觀」

依照Anthony Giddens的看法,信任有兩種,一種是「個人對他人」的信賴關係,屬於個人化的信任層次,另一種是「個人對一般專業知識」的信賴關係,屬於專家系統的信任層次。這兩種信任,我們或許可以稱前者為「人際信任」(interpersonal trust),而稱後者為「系統信任」(system trust)。

過去的社會「人際信任」非常重要,「熟識」是這種信任的關鍵基礎,但現在社會大都由陌生的關係所構成,人際關係要有過去的那般熟識程度也比較難了,所以現在人們的社會生活多傾向於「系統信任」,也就是相信制度、專業知識、科技等等,人際關係遂變成次要的信任關係了。

也由於過去的信任感是建立在友誼的基礎上,而現在的信任感則端視於專業的程度,現在我們比較容易相信的,是非人性化的系統專業,而過多的人性情感因素,反而會令我們猶豫與質疑。

你信任的不過是「醫院」的符號

從人際信任與系統信任來看,過去的醫病關係是偏「人際信任」這面向,可能全家都找同一個醫生來看病,而醫生對病人的病史及家庭病史也比較瞭解,醫病之間的友誼性較高,所以對醫生的信任感也很深。現在的醫病關係卻是偏「系統信任」的面向,病人跟醫生的接觸時間不多,往往看診3-5分鐘就結束了,這其實很難建立起醫病之間堅固的信任關係。

但生病還是要到醫院看病,然而人們現在比較信任的是什麼呢?不是醫生的友誼,而是醫院的規模制度、先進的儀器檢驗設備、專業知識與醫術的「名醫」,同樣地,為了營利業績,醫院也一直強化這種專業系統的信任模式。於是,在今日的醫病關係中,醫生變成只是醫療過程的操作者,一遇到醫療糾紛,醫生馬上成為箭靶,但人們還是會到醫院看病去,一樣地到處「逛醫院」或「逛醫生」。

醫生不過是醫院的代表人

現在你還認為你真的相信醫生嗎?其實你相信的是醫療系統而不是醫生,因此在醫療過程中一遇到狀況,你就會直接質疑醫生的能力和怪罪醫生的失誤。所以,會有這麼多的醫療糾紛,其實是你「並非真正信賴醫生」的心理反映,或者如前面提到的只是一種「隨時準備翻臉的信賴」所致。

推到極致,也許可說現在人們根本不再相信醫生,但會有這般情況產生,醫生們也必須反省。也就是說,各位醫生,您是不是不願意多花時間傾聽病人的話語,您是不是表現著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您是不是一直展現那令人窒息專業權威,或者,您是不是怕沾惹麻煩而選擇不負責任的防禦性醫療。如果這些狀況您還認為是現在的醫療體制所造成,或是現在的病人消費意識抬頭所導致,那您就不要怪人們為什麼會不相信醫生了。

善變的人際信任導致隨時翻臉的醫病關係

其實你相信的是現代醫療系統,然後再投射到醫生這個醫療操作者,所以你不必然是真正的相信醫生。因此,當醫療過程中產生了失誤,或不合你對醫療過程與結果的期望,你便會怪罪醫生(但你生病了還是會去醫院看病),於是諸如像抬棺抗議、急診室暴力、甚至告醫生等情況,就成了現代社會的現實景觀。

回過頭來,現在醫病關係最大的問題在於「人際信任」的淡漠,這種沒有友誼交情的關係是脆弱的,人們都是抱著「姑且試看看」或「先看了再說」的態度而來,但是這種態度卻是善變的。

若要改善現在這種醫病關係,應該還是要強化醫生和病人之間的友誼建立,只是不知雙方願不願意花時間去建立這種關係。不過,本文並非意圖尋求改善醫病關係的方式,而只是要指出現在醫病之間的信任問題罷了!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