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韋德罹癌還這麼操,這種浪漫你怎麼哭得出來? | 黃俊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方韋德罹癌還這麼操,這種浪漫你怎麼哭得出來?

圖/TVBS提供
圖/TVBS提供

《16個夏天》是前陣子引發許多關注的一部偶像劇,劇中描寫一群大學好朋友之間因為時空轉化所發生的故事,因為結合不少時事場景而引發共鳴。依據新聞報導,前幾天的完結篇吸引了95萬人的觀賞,催淚的結局看得許多迷哥迷妹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衛生紙用掉好幾包。

我原本也對於這一齣戲充滿期待,畢竟受夠了許多文化舶來品的傾銷,總是希望能有好的「台流」來與之對抗。但是這整齣戲的虎頭蛇尾,讓人頗為失望,尤其越到後來就越像是陳年老梗的大集合,箇中之最當屬即將修得正果的男主角突然罹癌的那段。在完結篇中,將逝的男主角為了幫助女主角走出傷痛,預先準備好許多年份的生日、情人節、聖誕節禮物,託朋友隨著時間到來再一一送給女主角。而這一段女主角瞭解真相後一一拆開禮物的過程,讓收視率飆到了高點。

我除了懷疑男主角這樣做「是否真的在幫助女主角走出傷痛」之外,最好奇的就是一個逐漸凋零的淋巴癌患者,如何在一邊接受化療,一邊充滿悲傷及不捨之餘,還能夠有力氣把「瞞著愛人準備禮物」當作是他剩餘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所有經歷過生離死別或稍有生活經驗的人都會知道,人生中最動人的「浪漫」很少會用這種形式來示人。

同樣的梗,我曾經看過英國一部著名的迷你劇《黑鏡》(black mirror),其中有一集描述一對夫妻,先生在意外中驟然過世後,太太一直走不出喪夫的陰霾。在意志極度消沈的狀態下,朋友介紹她一個新型態的網路服務,就是只要儘可能地提供她先生各種生活上的影音紀錄、信件密碼、臉書帳號……等各種個人遺留下來的資訊資料,那一個網站APP就可以從各種蛛絲馬跡中拼湊出先生的習性,並模擬他的聲音與太太對話,包括回應的口吻、內容。當戲中那位太太第一次聽見電話那端虛擬的先生說話聲音,我真的被那一個如夢、如幻卻又充滿可能性的真實感給震懾了。

這段情節設計,讓觀者重新思索一個人在這個資訊時代中如何存在、如何被認知、如何被懷念,內容的鋪陳融合現代科技的省思,有知識、有人性、有溫度、有情感,讓你活生生地感觸這些情境的逼近與現實。這裡面沒有不著邊際的浪漫想像,或是虛假造作的多餘橋段,每一個場景、每一次主角的呼吸都牽動著觀者的生命悸動,讓人低迴不已。

反觀國內,我們很容易嘲弄鄉土劇中那些不考究的醫院場景,例如把心電圖貼片裝到額頭上、插管卻搞得像是在喝珍珠奶茶……,這是台灣社會中普遍缺乏尊重知識以及思想淺碟的顯著證明。當然,這些空洞情事並不會因為戲劇中集結了演技派的帥哥美女、搭上窗明几淨的場景、刻意烘托的文青氣息就會有所改變。

《16個夏天》的製作人說:「你說它是老梗也沒錯,但透過老梗才能喚起共鳴,最重要的是留下感動在每個人心中。」或許就是這樣的心態,台灣的戲劇才會四處充斥著不著邊際的浪漫,他們認為浪漫不需要避諱老梗,他們更認為觀眾只會為老梗買單。好的戲劇或許是七分真實三分想像,然而「真實」需要有生命厚度作為襯底,「想像」需要有知識基礎做為憑藉,思想的怠惰只會讓我們不知道「感動」究竟所為何來,更會讓我們的文化深度裹足不前。

看電視不就是圖個輕鬆愉快,有必要搞得這麼嚴肅嗎?這麼忙的罹癌男主角可以讓這麼多台灣觀眾感動流淚,老實說,我們更需要好好地抱在一起痛哭一場。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