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找捷運潛水夫
1993年,台北捷運新店線台電大樓一帶,因施工過程大量滲水,工程承包商為求效率,首度引進壓氣工法,將高氣壓灌至坑道。然而,由於減壓作業不當,使一輩子沒潛過水的工人集體得了潛水夫症。如今,捷運讓城市得以文明,卻也讓工人們集體傷痛,抗爭依舊,我們關注依舊。(圖 / Emily)

【尋找潛水夫】一再被辜負的勞工——老杜
捷運工人的一生,便是社會結構問題的殘酷寫照。

【尋找潛水夫】紀俊吉:讓更多人知道,立碑才有意義
能讓大家知道有些工人因為蓋捷運得到潛水夫症,這樣立碑才有意義。

【尋找潛水夫】回顧板橋線工人的抗爭——賀光卍
日本的幹部對於我身體不適的症狀總習以為常地說:dai‵chou gu。

【尋找潛水夫】台北文明下的北捷工人——羅義翔
當年許多工人病情較輕,未能取得賠償,二十年後,經診斷已有壞死症狀,才與捷運局重啟談判。

【尋找潛水夫】那年離開隧道的年輕人們──朱志誠
得病的時候不知道,年輕時覺得沒有什麼啊!

【尋找潛水夫】側寫/記憶:作為照亮勞工安全的火炬
只有痛過的人才知道,什麼叫做全身滿佈的刺骨之痛。

【尋找潛水夫】開啟抗爭的鑰匙——郭武雄
相處了25年的病痛,沒有甚麼撐不過去的,撐不過去的是一股怒氣。

【尋找潛水夫】沉入地底的臉
在這幅巨型城市的先進圖像之下,絕不該有人成為進步的犧牲品。

【尋找潛水夫】側記/我們這一代的社運補課:捷運工安的意義
如果把認識社運當成是攻讀一個學位,那我們該補的課有哪些?

【尋找潛水夫】靜默碑石背後的喧鬧抗爭
捷運工人的經歷,不過是在台灣對勞工不友善環境中,所有勞工共通的命運。

【尋找潛水夫】災難立法:捷運工傷必須成為預防立法的典範
工會沒有做好職業病預防,他們就是後果。

《尋找捷運潛水夫》:文明二十年,潛水二十年
那時候的痛,就跟現在差不多,治療已經沒有什麼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