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潛水夫】靜默碑石背後的喧鬧抗爭 | 潛水寫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尋找潛水夫】靜默碑石背後的喧鬧抗爭

《捷運新店線潛水伕症勞工之紀念文》 圖/張榮隆先生提供
《捷運新店線潛水伕症勞工之紀念文》 圖/張榮隆先生提供

台北捷運新店線台電大樓站2號出口走出來,一眼望去是人車川流不息的羅斯福路與辛亥路,路上有趕往公司上班的通勤族、即將開上建國高架的小客車、排隊上學的小學生。在這一片人海與車海中,2號出口的右側,靜靜豎立著一塊沉默的碑石──《捷運新店線潛水夫症勞工之紀念文》。

靜默碑石的背後,鑲嵌的是更為寂靜的故事

碑石上記載的,是一群並未下水,卻罹患了潛水夫症的勞工的故事。

故事的開始,是20多年前的新店捷運線施工,當時政府將此工程案發包給日商青木、台商新亞,承包商採用了最新的工法──壓氣工法──然而因承包商的管理疏忽與不重視工地現場的工安守則,未依法執行勞前教育,更無確實進行「減壓」的流程,最後導致眾多工人集體罹患潛水夫症。

在當時,台灣並不重視「職業病」的時空背景中,無人知曉他們的處境,甚至,連捷運工人自己也不知道已經因工受傷,只在工程結束後,抱著病痛,默默地回到各自的家鄉。而這一痛,便是十多年。無人聞問的十多年。

命運有時就是極為諷刺的殘酷

然而,極為諷刺的是,整件事情之所以會被發現,是因為另一起工安事件。

因捷運工程受傷的其中一位「潛水夫」,因其它起工安事件尋求勞工團體協助,並至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了潛水夫症,自此多年前的職業災害,才一樁樁浮出水面。

當時的捷運工人們,再度聚首,幾番比對後,發現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相似的經驗,手腳無以名狀的疼痛,或是四肢無力。還有工人有因承受長年的疼痛,而罹患了憂鬱症。

為何多年來的病痛都無人意識到呢?因為台灣的勞工環境,對於職場安全的意識始終非常薄弱,少有人主動去檢傷;再者,主管機關也不太積極追蹤相關的案例,以研擬工安規範的制定。更何況,這些潛水夫們,多是社會的弱勢族群、多居住偏鄉,在罹患病痛後,許多人工作便屢屢碰壁,經濟狀況就已經不穩定,怎有時間、金錢、勞力,去顧及「健康」呢?

這群捷運工人的經歷,不過是台灣現今對勞工不友善的工作環境中,所有勞工共通的命運。

建造捷運的潛水夫工人們,多年後才首次搭上捷運。 圖/張榮隆先生提供
建造捷運的潛水夫工人們,多年後才首次搭上捷運。 圖/張榮隆先生提供

城市繁華的象徵,是他們打造的;城市腐敗的徵兆,亦是他們挖掘到的

十幾年過後,捷運工人終於來到台北市政府前抗議。未竟的抗爭之路,已歷經了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大黨輪番執政,這也代表著,工人們多次被作為政治籌碼、互踢皮球。

經過工人力爭,部分工人因為氮氣泡堵塞血管,導致組織壞死的情況較為明顯,獲得了70~100萬的補償金與2年的治療補助,而這還是因為選舉要到了,才能獲得如此「補償」,然而,兩年的醫療補助,卻在抗爭結束後,便隨之中止。

台北捷運——捷運工人們一手打造出的台灣首都繁華象徵,亦是眾多政黨、政客,所開出的政見與政治成就,然而,因為法律的不完備、政府的管理疏忽,導致工人們罹患終身的病痛,卻只獲得區區「70-100萬」的賠償,比那些政治人物、政客、官員們,一年的薪資都還少,而這卻是他們花了20年,甚至是賠上自己的一生,才能獲得的賠償金。更為殘忍的是,至今仍有工人,因為當時骨頭損壞程度,尚未到組織壞死,所以「未獲得理賠」——工人們的生命,竟必須到「全賠了」,才有獲得賠償的資格。

若不「吵」,今天這起事件會不會還難以見光?
 圖/張榮隆先生提供
若不「吵」,今天這起事件會不會還難以見光? 圖/張榮隆先生提供

「柯市長:不要陷入吵才有糖」,但不吵,有人聽到潛水夫的聲音嗎?

當年未獲得賠償與治療補助的工人們,氮氣泡堵塞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然而多為經濟弱勢的他們,卻也難以到「繁華的城市」中,享受「先進的醫療」,接受醫治避免組織壞死、截肢。

多年來,捷運工人的病情逐漸變得嚴重,病痛逐漸影響他們的生活;在幫忙鑑定傷工的醫生鼓勵下,捷運工人們決定再度走上街頭,獲得他們理應得的補償。

然而,曾為「醫者」的現任市長,面對這些潛水夫們,卻口出:「不要陷入吵才有糖」,這種毫無理解與同理心的話語,怎能叫人不感到心寒呢?

當年,若沒有其他起工安意外,此樁職業災害的案例,可能至今仍深潛在水中;當年,若沒有人站出來「吵」、站上街頭抗爭,此事件可能便不了了之(當年台北市政府可是將責任推托給廠商,而不願負擔作為主管機關所應負的,檢查與監督的責任)。如今,卻要被質疑「吵」?這合情、合理嗎?

當年,若沒有人站出來「吵」、站上街頭抗爭,捷運工傷事件便可能不了了之。 圖/聯合報系
當年,若沒有人站出來「吵」、站上街頭抗爭,捷運工傷事件便可能不了了之。 圖/聯合報系

別再豎立更多「靜默的碑石」──職業災害問題須被正視

新店線潛水夫症工傷一案,雖尚未明朗,勞工團體也要求政府著手訂定台灣工安與職業災害之相關法規,主管機關不得再以:「這是承包商的問題,政府只是發包單位」為由,規避相關監督與賠償責任。但台灣對於「職業病」的相關研究、統計、辦法與法規,仍有太多太多漏洞。

舉例來說,有職業災害審核委員指出,曾有廚師罹患肺癌而提出職業病認定的案例,部分委員因國內「無相關的研究」,故援引國外認定兩者並無直接關係的報告駁回,但該委員提出疑問,國外的烹飪方式與我國相似嗎?一樣有用大火快炒等油煙四溢的烹飪習慣嗎?將兩者放在同一基準點上去類比,不顯得十分荒謬嗎?好在委員後續找了專家進行研究後,查明台灣廚師罹患肺癌,的確有較高的機率,此案才得以認定職業災害。

未竟之業──許我們一個有保障的勞工環境,勿再發生潛水夫

再度回到捷運新店線台電大樓站的2號出口,靜靜的看著碑石上沉默的字,身旁仍有熙來攘往的人群,步入位在地底的捷運車站。他們隨時可以走入或走出這象徵城市繁華的捷運。

然而,有一群人,自從接下了這份奠基城市便利的工作、步入捷運地下的隧道後,自此人生至此潛入密不見光的深海之中,再也無法上岸。這海,不是有形的海水,而是無形的病痛與社會的不公。

他們為城市,蓋了一座捷運,但曾經卻沒有人知道,捷運一道道鐵軌下所壓著的,是他們被病痛摧殘的歲月。

如今,工人們默默吞忍的痛苦終於漸漸浮出水面,工人們或許能稍稍有了寬慰。可我們不該忘記,至今仍有許多工安意外、事件、職業災害案例,深潛在這片「不公」的海水之中。

我們不該忘記這些潛水夫們,也不該再製造更多可能的潛水夫們。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是先賢的未竟之業,我們該讓它有完成的一天。

正視勞工安全問題,莫再有更多的勞工潛水夫! 圖/張榮隆先生提供
正視勞工安全問題,莫再有更多的勞工潛水夫! 圖/張榮隆先生提供

文:楊凱鈞。北藝大戲劇系畢,現為演員、酷新聞酷文藝編輯、自由接案者。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