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潛水夫】側記/我們這一代的社運補課——捷運工安的意義 | 潛水寫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尋找潛水夫】側記/我們這一代的社運補課——捷運工安的意義

社會運動傳到我們這一代,我們將是成為燃燒的火炬,還是讓這把火持續下去的柴薪。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社會運動傳到我們這一代,我們將是成為燃燒的火炬,還是讓這把火持續下去的柴薪。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如果社會運動是一柄照亮幽暗現實的火把,傳到我們這一代人的時候,不知還會剩下什麼。或許我們也該思索的是,我們將是成為燃燒的火炬,還是讓這把火持續下去的柴薪。

這幾年來,台灣社會運動正蓬勃活絡,各式議題百家爭鳴,國族、人權、環保、勞工、性別,各樣的陳抗以及遊行遍地開花,也讓許多本是旁觀的人逐漸走入一線。

當然這樣的活絡總是好事,不過也必須指出,或許大家觀察在眼裡卻說不出口的兩個現象。其一,有些人把社運參與當作集點卡,在很多運動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但其實在議題上參與的不多,在運動上所能參與的也不太深刻——甚至可以很不客氣的說,參與社運就如同像追趕流行,忽略了每個議題所蘊含的意義以及發展脈絡。另外常見的則是,運動者滿懷熱情的想投入進來,心理素質卻不強而難以堅持,又或與整個運動的脈絡脫節,使其不知該如何進/介入運動的場域之中。

如果以我們這一代人的視角回望整個風起雲湧的台灣社運進程,當然心中點滴個人不同,所關懷的事件與視角也是多元交織。以我自己的歷程來說,保釣浪潮是正在挖掘補遺的重要史料;美麗島世代則雖早已熟悉嫻熟,但總覺得還是隔著一面透明的玻璃在觀看;野百合運動出來的大學菁英,此時是我們的師執輩,親疏遠近實難拿捏;至於與我們世代最近的野草莓與太陽花諸君,因為在當下沒有深刻投入或是受了一些運動傷害,所以年紀最近的世代,在某個層面來說反而是最遠的世代。

倘若一廂情願地去除很多脈絡,純粹以時序進程來把剛提到的這些事件比喻成推動台灣社會前進的一條長河,其實會看到很多人希望一同溶入這條湍急的河中卻也不得其門而入。於此,突然有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如果把認識社運當成是攻讀一個學位,那我們該補的課有哪些呢?簡單來說應如恆河沙數,政府失職太多、需要照亮的角落太多、值得關心的議題也太多。而在親身接觸後我深深地認為,如果需要補課,台北捷運潛水夫症事件正是非常適合我們的補課教材。

首先,這個事件的責任歸屬十分的清晰,這完全是事業單位為求速成而導致的勞安悲劇,倘若事業單位完全按照法規來進行勞動現場的安全管理,這個事件豈不是不會發生?此外,當年和解過程中,事業單位所提出的要求甚至行為,更突顯了勞工權益在財團的陰影籠罩之下是多麽陰暗無光。

而當年政府的失能失職也是需要檢討的。如果爬梳異常氣壓危害預防標準,就會發現此標準早於民國76年便發佈全文,然而為什麼捷運包商完全未依減壓標準施工,且高危險性工法卻未經勞動檢查就直接開工?箇中細項,現在已難以拼湊全貌,不過政府機關該追究的責任正是該好好面對。何況這是公共工程,倘若用政府的話語來描述,公共工程的進行,所承載的是國家的發展,那到底是什麼樣的國家,會將這樣的發展建築在國民的健康損失上?

捷運工安事件至今已二十餘年,仍有部分的工人仍未得到他們應有的權利。所幸在捷運工人深受潛水夫症折磨的歲月裡,仍舊有行動者協助、組織工人連線,這樣的持續性是令人感佩的。在與受害工人的互動中,也讓我們這群未見識過第一線勞動現場的年輕世代,在心中建立起當年的工地實況,更理解當年他們的處境以及罹病後的辛苦。

實際凝視他人的痛苦,確實將心情扎得不安、心疼以及難忍憤怒,但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學到真正的溫柔。因為真正的理解痛苦,才能堅定自己的投入,因為這樣的投入不僅是一種社會的改造,更是一種約定,跟他們一起奮戰到底的約定。

不過更慶幸的是,這些前輩運動者也願意手把手拉著這些年輕的投入者一起前進,也唯有這樣的傳承,才能讓改造社會的火種繼續延續下去。所以在這裡也請大家持續的關注這些工人,或許你願意投入聲援,也或許只是讀著他們的故事,但如果能夠讓這個社會對於勞工權益更加重視,大家對於不公不義之事不再隱忍,那麼這堂補課,也就收到它應有的成效了。

只是這份教材的形成,太過慘痛了。

  • 文:李亦修。七年級末段班,成大歷史系學士、成大台文所碩士,現任職於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業餘筆耕者。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