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的結果:共找到 2489筆 約 0秒
美日聯防西南諸島的利器:V-22型鶚式傾斜旋翼機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23 Feb, 2021美、日「利劍」聯合演習(Keen Sword)是每年舉行的兩國實兵、指揮所野戰訓練演習(FTX),目的在於演練面對外國軍事攻擊時,日本自衛隊的防衛計畫及美、日兩國的共同因應措施,以提升自衛隊的快速反...

蘇美智/如何面對孩子青春期:我在合歡山,留下兒子成長的背影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0 Feb, 2021寒假上合歡山,遇上很多美景——尖山坡上掛滿霧淞,一片銀白;從主峰眺望,雲海靈動,把夕陽的退場烘托得從容優雅;仰望星空,千萬雙明亮的眸子穿越光年來看顧;日出把石門山步道染成金黃,木梯上結滿晶瑩的霜雪…...

延續川普主義?蓬佩奧領銜「尼克森論壇」的反共延長戰
時事觀察.吳介聲:19 Feb, 2021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2月15日證實,將與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每月定期主持智庫「尼克森基金會」(Richard Nixon F...

王宏恩/大外宣或是維穩手段?中國「戰狼外交」的民意邏輯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9 Feb, 2021隨著美國新政府上台,中美關係要如何繼續也引起中美政、學界的熱烈討論。在雙方討論的過程中,對於中國的外交策略常存在一個假設,認為中國民眾的民族主義(nationalism)在這幾年快速上升,中國政府必...

平戰轉換?第二海軍?那些常見的海巡謬論及其隱憂(下)
公共政策.廖英雁:19 Feb, 2021▍上篇:平戰轉換?第二海軍?那些常見的海巡謬論及其隱憂(上)三、海巡為平時國家公權力執行者,而非決策者國人面對我國漁船在鄰國經濟海域被欺凌的事件,常歸咎我國海巡「不夠硬」、「打不贏」,鼓吹海巡「硬起...

平戰轉換?第二海軍?那些常見的海巡謬論及其隱憂(上)
公共政策.廖英雁:19 Feb, 20212021年初,隨著海巡署新造艦艇陸續交船、下水、海試,與國造鎮海火箭彈和XTR-102機砲密集驗證,「平戰轉換」、「第二海軍」的口號再次受到矚目。值此之際,中國在1月22日通過修訂《海警法》,授權中...

搶救生育率(五):國家跟你一起養?只加碼育兒補助有用嗎?
公共政策.甘獻基:18 Feb, 2021過年前行政院蘇揆發布最新加碼育兒補助新聞稿,新聞稿的兩個主軸為:(一)檢視2017年至2020年(蔡總統第一任期)少子女化政策的努力成果,顯著的是布建公共托育設施,增加8.4萬個平價的托育(0-2歲...

新冠疫苗爭奪戰(五):英國脫歐後遺症?歐盟的疫苗管制爭議
時事觀察.徐子軒:17 Feb, 2021不久前多家媒體報導指出,德國經濟部長透過外交管道,要求台灣官員出面,和半導體廠商協調轉移產能,以緩解車用晶圓短缺。此外,日本、美國等多家車商,也都傳出希望台灣增產晶圓,有論者因此將晶圓比擬做台灣珍貴...

從年夜飯開始,打破傳統性別規範與家庭想像
時事觀察.V太太:09 Feb, 2021農曆春節將至,社群網站上也紛紛出現各種渡節(劫)討論,人們一方面戰戰兢兢地預期過年期間返鄉探親,又要遭遇到逼婚、生子、升職、薪資等令人尷尬的提問和衝突,另一方面提供彼此各種應對技巧、生存指南。在各種...

離異家庭的團圓難題:會不會面,不是「尊重孩子意願」就好
公共政策.林秋芬:08 Feb, 2021農曆春節將至,傳統上是家家團圓的日子。但事實上有許多父母離異的孩子,他們有可能因同住父母不允許,或自己不願意,而無法在春節期間和另方父母相聚。 以下透過我在服務現場的真實案例改寫,從離異家庭孩子於會...

面對英國南非變種病毒,台灣做好防疫準備了嗎?
公共政策.翁銘佑:04 Feb, 2021台灣此次院內感染事件從1月12日發展至今,已接近收尾清零階段。這是台灣第一次面對世界主流的D614G變種,因為第一波匡列過鬆,造成19人感染、兩人重症、一人死亡、4,325人遭隔離無法工作,並面臨檢...

法律人,你為什麼討人厭?從「法律人不受歡迎」的德國觀點出發
公共政策.高慧玲:04 Feb, 2021法律人特質:通俗看法110學年的大學學測剛於不久前結束,緊接著就是按照學測成績,參加大學甄選入學,前往夢想就讀的大學科系面試。筆者中年改行,進入法學院以來,每到這個時候,在臉書河道上固定出現法律系老...

「大國競爭」轉向?拜登上任後,亞太戰略走向觀察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03 Feb, 2021白宮已經易主,川普留下的局面,無論如何拜登都得承接。未來拜登新政府會如何規劃未來的亞太戰略、如何處理對中國關係,以及對台灣的立場與態度為何,都是國際關係領域學者關切的對象。拜登曾是歐巴馬擔任總統時的...

從「包青天」到「和事佬」:民事法院的角色轉換
公共政策.寇德曼:01 Feb, 2021「包青天」或「明察秋毫」,一直是華人社會中理想法官的形象,有一說法認為現行法官法袍鑲藍色邊,就是由此而來。在刑事方面,因為近年對被告權利的強調,讓與現代法治制度相去甚遠的「包青天」一詞,被不少職業法...

戰場上的AlphaGo:人工智慧帶來的軍事革命已悄然展開
公共政策.王臻明:29 Jan, 2021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已注定將全面改變人類世界,這幾乎無庸置疑。想當然耳,這也會影響到軍事領域。事實上,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的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里,雖然在短時間內還不會出現具備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士兵,但...

彭揚凱、廖庭輝/居住正義不被重視的角落:台灣租屋黑市圖像初探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28 Jan, 2021租屋在台灣,長期被視為「將就過渡」的居住選項。房客多對租屋抱持著短暫、得過且過的心態,認為工作存錢三、五年後就會買屋搬離,不會太在意租住品質及權益;又對比房產增值利益,租屋也從來不被視為值得經營的產...

丁桀/新冠肺炎下的運動末世:「運動泡泡」政策的裡與外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6 Jan, 2021疫情爆發與運動危機2020年3月10日,隨著義大利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義大利總理朱塞佩・孔特(Giuseppe Conte)緊急暫停全國所有體育賽事,包含義大利甲級足球聯賽(Ser...

沈如瑩/風風雨雨又一年:2020各大書店通路與暢銷榜觀察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1 Jan, 2021「你覺得出版這一行今年有人是開心的嗎?」某日朋友問我。回望這一年來的風風雨雨,不需點明,答案也呼之欲出。在整理年度資料時,這個提問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面對內外環境的變化,即使邊緣如我,也能感受到業界...

2020台劇回顧:十三個「不能錯過」的精彩演出
社會文化.鄭秉泓:21 Jan, 20212020年真是奇妙的一年,因為疫情關係無法出國玩樂,整個暑假安安份份待在電腦前追劇。這是我第三次擔任金鐘獎評審,評的是戲劇節目類,評選範圍共計最佳戲劇節目、導演、劇本、男女主角及男女配角、新演員八個...

法官聲請釋憲(八):以「自製」獵槍狩獵,是原住民傳統文化嗎?
公共政策.張淵森:20 Jan, 2021依據文獻記載,台灣原住民族在18世紀即開始持有槍枝在山林中狩獵,槍枝的種類有毛瑟槍、士乃得槍等,而取得的來源多是由福佬人或客家人中介轉售。而原住民有依《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下稱槍砲條例)經許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