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的結果:共找到 2489筆 約 0秒
吳英傑/移工境外移入,我們能做些什麼?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5 Dec, 2020最近,一位已經拿到身分證的新住民在九份被當眾侮辱的新聞,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很難相信台灣最美麗的風景竟會是這樣的呈現,看來是因為最近媒體大幅報導印尼移工確診案例,她因為口音被認出來而成為代罪羔羊。疫...

周平/我們為何反對行政院版的「私校退場草案」?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8 Dec, 2020根據《自由時報》2020年12月20日報導:行政院日前通過「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送請立法院審議,盼優先處理私校退場的急迫性問題。但因高教工會等教師團體以及由私校校長、董事組成的經營團隊...

台灣潛艦國造後:深海浩劫下,水兵逃生與救援的考驗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23 Dec, 2020上個月潛艦國造風風光光的開工,當各界著重於硬體裝備武器等的取得與否,卻鮮少人關注潛艇逃生相關訓練與裝備。歷史上著名的潛艦失事案如前蘇聯K-219、共青團號、庫爾斯克號、美國的長尾鯊號、天蠍號、中國的...

新冠疫苗爭奪戰(三):疫苗接種順序,是「誰不OK誰先用」嗎?
時事觀察.徐子軒:21 Dec, 202012月中,載有美國首批冠狀病毒疫苗的貨機和卡車,從田納西州和肯塔基州的FedEx和UPS轉運中心出發,前往全美上百個據點開始注射。先前,英國已為國民提供輝瑞/BioNTech疫苗,摩洛哥隨後宣布安排...

室內晾衣等於慢性自殺?面對媒體「季節文」的合理反應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2 Dec, 2020進入冬天的季節,如果再遇上溼答答的天氣,恐怕大家都會很煩惱衣服晒不乾,尤其是住在都市裡的人。偏偏就在這種時候,解剖員聽見電視新聞傳來驚悚的報導,播報員一字一句、語帶威脅地警告著:「冬天潮溼容易下雨,...

栗光/【植物園方舟計畫】棣慕華鳳仙花:從瀕危降到易危的特稀有植物
公共政策.環境當代思潮:21 Dec, 2020「生物多樣性」是全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植物提供我們呼吸的空氣、食物、衣料、藥材、建材等,甚至具有維持環境安全與氣候穩定的功能,卻仍有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生物多樣性是我們保命的基礎。本系列專題將介紹...

藍綠一樣爛!小心…你可能是假訊息高風險族群 ft. 陳韻如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8 Dec,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人們都有社交的需求,但假訊息卻利用了這樣的需求。」後真實/後真相(post truth)是近年台灣社會高度關注的名詞。2018年,前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啓誠因不堪「救災不...

「關到乾淨」有用嗎?莫斯科芭蕾舞團確診的幾個爭議
公共政策.翁銘佑:18 Dec, 2020涉己議題說明:本文均由作者翁銘佑醫師獨立撰稿,鳴人堂僅提供編輯建議,無涉內容核心觀點,特此說明。12月16日,莫斯科芭蕾舞團傳出有4名團員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指揮中心緊急採檢其餘48團...

陳怡伶/社宅租金爭議之根本,是長期不正義的都市政策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7 Dec, 2020社會住宅租金過高的問題引起熱烈討論,追根究柢,目前的爭議暴露了社會的階級差異拉大,形成對立的張力,這是長久不公平的都市政策所造成的,是社會的警訊。房子已變成財富累積的工具,台灣富豪(包括明星)特別喜...

重建台灣音樂史的轉型正義(下):流動的盛宴,李哲洋家的客廳沙龍
社會文化.李志銘:17 Dec, 2020▍上篇:重建台灣音樂史的轉型正義(上):白色恐怖陰影下的民間學者李哲洋▍中篇:重建台灣音樂史的轉型正義(中):為何民歌採集運動低估了李哲洋?彼時「民歌採集運動」一路浩浩蕩蕩走入田野,諸位成員各自分頭...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六):以臨檢為名,行搜索之實
公共政策.吳忻穎:16 Dec, 2020在「『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系列文章前幾回中,我們分析了警方故意違法搜索、抓人、威逼驗尿等案例,並討論「被績效牽著鼻子走」的查緝政策不但不能治本,反而使得毒品問題惡化,更導致執法人員鋌而走險、檢方礙...

重建台灣音樂史的轉型正義(中):為何民歌採集運動低估了李哲洋?
社會文化.李志銘:17 Dec, 2020▍上篇:重建台灣音樂史的轉型正義(上):白色恐怖陰影下的民間學者李哲洋儘管在求知求學的路上屢遭坎坷,李哲洋對於音樂的深愛卻仍矢志不移,並將平日省下來的錢幾乎都拿去購買音樂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

中國金融風暴再敲警鐘:包商銀行債務全額減記,「明天系」成祭品?
時事觀察.賀軍:16 Dec, 2020中國包商銀行11月13日在《中國貨幣網》發布公告,對2015年包商銀行二級資本債本金,按照合同約定進行「全額減記」(全不償還),並且不再支付累積利息,高達65億(人民幣,下同)的債券以及約5.86億...

陳紫吟/「女權法西斯好可怕」?缺乏性別敏感度也是罪過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5 Dec, 2020今年6月底,海巡署以一張「因母親疏忽而導致孩童溺水」的圖片進行防溺宣導,受到批評。批評者認為海巡署缺乏敏感度:這樣的圖會強化「照顧孩子是母親單方面的責任」的刻板印象,進而強化女性身上已經比男性更重的...

周兆昱/從入境到上工,移工防疫為何仍百密一疏?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4 Dec, 2020COVID-19自去年年底於中國武漢開始傳染,疫情迄今已經超過一年,其對於全球人類健康、經濟發展乃至國際關係均帶來極大影響。雖然吾人尚未能正確評估COVID-19會造成何種結果,但是其影響已遠超過2...

用影像告訴世界「我係香港人」——在台灣看「我地港澳電影節」
社會文化.吳思恩:14 Dec, 202012月2日,前民主派組織「香港眾志」成員黃之鋒、周庭、林朗彥因「621包圍警總」被判刑7個月至13.5個月;12月12日,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被以甲級重犯規格押至法院開庭,並押後到明年4月再訊...

校園設「青天三鍘刀」萌Q公仔,真能達到法治與品格教育?
公共政策.陳民峰:11 Dec, 2020媒體報導,台南市三慈國小校園近日出現萌Q「青天三鍘刀」大公仔,為校友有感法治教育的重要而設立的互動式裝置藝術。刑具儘管經過美化、可愛化等具有親近孩童的特性,貌似立意良好,但此種藝術裝置真能達到正面的...

黃怡/肺結核加上新冠肺炎,印尼、菲律賓的噩夢台灣應付得來嗎?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1 Dec, 2020由於從印尼不斷湧進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台灣勞動部決定暫停從印尼引進外籍傭工,這對於現今人力吃緊的照護業與農工產業,自然是壞消息。印尼外勞的誠懇、苦幹,早已有目共睹,更難得的是他們來自回教國家,一般衛生...

《被搶劫的人生》:蘇炳坤平冤之路,一走30年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0 Dec, 2020從三審定讞到入獄服刑,蘇炳坤從不放棄索求清白,只是為了忠於自己。為了做到忠於自己,他必須抵抗世間無數的眼光與壓力,常覺得整個身體與腦袋好像都困在囚房裡,陰暗、潮溼、冰冷,看不到光線,也掙脫不開。 在...

美國大選舞弊爭議,與被標註示警的川普演說
時事觀察.吳介聲:10 Dec, 2020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尚未確定。川普總統12月2日在白宮發表關於大選的錄影演說,開宗明義自稱「這可能是我發表過最重要的演說。」然而,這場長達46分鐘的總統萬言演說,恐未引起美國主流媒體相對規格的關注,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