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的結果:共找到 2078筆 約 0秒
萬一台灣「扛不住」?標槍飛彈、台版擊殺鏈與美國的憂心
時事觀察.梅復興:09 Mar, 2021農曆年前後,我陸軍展示了蘭陽指揮部反裝甲連以標槍飛彈,執行反制氣墊船等共軍登陸載具的任務。根據報導,國軍在澎湖防衛指揮部、蘭陽指揮部、關渡指揮部等所屬的反裝甲連都配備標槍飛彈,藉其(紅外線FPA焦平...

焦鈞/全民吃鳳梨治標不治本?產銷失衡背後,被忽略的「糧食安全」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9 Mar, 2021(※ 文:焦鈞,《水果政治學》作者、策略顧問公司執行長。)每當台灣出現農產品產銷失衡問題,總是引起媒體旋風式的關注,但關注也很快地結束。遠的是前年立委選舉前夕發生的「花生之亂」,近的是仍在進行中的「...

一場「想像電影」的大膽實驗——第71屆柏林影展主競賽總評
社會文化.彭紹宇:08 Mar, 2021度過70歲生日的柏林影展,去年幸運在疫情爆發前舉辦實體影展,然而今年歐洲疫情方興未艾,影展也不得不移師線上,於3月初舉行為期五天的影展與活動供業界人士參與,6月才會舉辦實體放映和頒獎。作為每年歐洲三...

台灣諜戰片探尋(上):《揚子江風雲》影像內外的「政治風暴」
社會文化.李政亮:05 Mar, 20212020年以來,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將數位修復電影搬上各影音平台,這些作品本身就是台灣電影史,在網路時代裡,讓大家重溫老電影,感受台灣電影發展的歷史紋路。近日,登場的是1969年李翰祥執導的著名諜...

蘇美智/不平靜的香港二二八:47人因「顛覆國家政權罪」被捕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7 Mar, 20212月28日,是台灣傷痕累累、濺滿鮮血的紀念日。在今年的2月28日,香港也添了一筆新傷,社交媒體上都是這些片言隻語:準備好。磊落。光明。可能一段日子不見。寫信。堅持。不捨。壓迫。平安……下午2時始,5...

預言或銷售話術?「人民幣時代來臨」與現實的差距
時事觀察.吳介聲:02 Mar, 2021著名避險基金公司「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去年底在上海倡言中國人民幣將成為全球儲備貨幣,引起熱議。近期印度阿育王大學(Ashoka U...

「藻礁公投」爭議釐清(上):三接已閃開藻礁?不蓋會導致缺電?
公共政策.蔡中岳:02 Mar, 2021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園區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下稱「三接」)案,2018年環評通過後至今爭議未停。近日,因環保團體發起的「搶救藻礁」公投連署,陸續被政治人物與藝人明星廣為宣傳,使得相關議題在第二階段連署...

當「保育法」已跟不上國際趨勢,我們是否需要一部「遊憩法」?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23 Feb, 2021台灣本島有70%的土地是山區,過去不論是日本人的總督府,或是高舉反共大旗的國民政府,皆以自然資源的角度來看待我們的山林。而「資源」即意味著對人類有經濟價值的有形物質,其中木材則是最具代表性的存在,從...

民代介入、警察演戲?如何正確處理12歲以下「兒童妨害性自主」案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2 Feb, 20211月21日媒體報導,北部有國小發生六年級兒童疑似性侵及猥褻低年級兒童事件;另有媒體於1月23日披露,小六男童母親親自找上民代,約被害孩童的家長見面欲談和解,但過程中小六男童配合意願不高,導致和解破局...

美日聯防西南諸島的利器:V-22型鶚式傾斜旋翼機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23 Feb, 2021美、日「利劍」聯合演習(Keen Sword)是每年舉行的兩國實兵、指揮所野戰訓練演習(FTX),目的在於演練面對外國軍事攻擊時,日本自衛隊的防衛計畫及美、日兩國的共同因應措施,以提升自衛隊的快速反...

林玫玲/「全拋世代」還有希望嗎?《大債時代》的青年負債議題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0 Feb, 2021公視迷你劇集《大債時代》以3名性格迥異、卻同樣為錢所困的年輕人故事,刻劃出當代奮力求生存的青年圖像,也側寫了小市民想要有錢、卻反而陷入貧窮的窘境。這是齣沉重的寫實劇,道出年輕人在家庭、工作與金錢間的...

搶救生育率(五):國家跟你一起養?只加碼育兒補助有用嗎?
公共政策.甘獻基:18 Feb, 2021過年前行政院蘇揆發布最新加碼育兒補助新聞稿,新聞稿的兩個主軸為:(一)檢視2017年至2020年(蔡總統第一任期)少子女化政策的努力成果,顯著的是布建公共托育設施,增加8.4萬個平價的托育(0-2歲...

李俊宏/疫情升溫怎麼過年?給台灣人的春節防疫指南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0 Feb, 2021這段時間,因為疫情的關係,台灣社會紛紛擾擾,也意外引發對於過去SARS封院事件的回顧與討論。其實,就全球感染COVID-19者破億人、死亡人數超過兩百萬的此刻,台灣整體在面對這個飛沫、分泌物,甚至透...

百年前台灣的偵探劇場(下):日治時期的台灣「偵探文化」
社會文化.李政亮:06 Feb, 2021▍上篇:百年前台灣的偵探劇場(上):「福爾摩斯」與「亞森羅蘋」的誕生▍中篇:百年前台灣的偵探劇場(中):日本與中國早期偵探小說的發展關於日治時期台灣的偵探文化,此前的相關研究多以偵探小說為中心。20...

面對英國南非變種病毒,台灣做好防疫準備了嗎?
公共政策.翁銘佑:04 Feb, 2021台灣此次院內感染事件從1月12日發展至今,已接近收尾清零階段。這是台灣第一次面對世界主流的D614G變種,因為第一波匡列過鬆,造成19人感染、兩人重症、一人死亡、4,325人遭隔離無法工作,並面臨檢...

法律人,你為什麼討人厭?從「法律人不受歡迎」的德國觀點出發
公共政策.高慧玲:04 Feb, 2021法律人特質:通俗看法110學年的大學學測剛於不久前結束,緊接著就是按照學測成績,參加大學甄選入學,前往夢想就讀的大學科系面試。筆者中年改行,進入法學院以來,每到這個時候,在臉書河道上固定出現法律系老...

《交響狂人》與薩依德的聲音政治(上):音樂可能促進和平、化解仇恨?
社會文化.李志銘:03 Feb, 2021有些文化人之所以受到敬重與愛戴,並不僅止於個人創作層面,而在於他們有能力,號召社會大眾給予關注並發揮行動力,具體透過作品發聲、影響世界。譬如享譽國際的作曲家坂本龍一,在諱談政治的日本文化界,他是少數...

為何醜聞連環爆?法律人「職業倫理」實踐上的人性考驗
公共政策.吳忻穎:03 Feb, 2021這一個月來國內有不少法律從業人員職業操守的負面新聞,除了嚴重影響民眾對於司法人員的觀感以外,也在法律人的圈子裡——不論是正在從事司法工作的執業人員、或是在學就讀法律系的學子——投下重創尊嚴的震撼彈。...

從「包青天」到「和事佬」:民事法院的角色轉換
公共政策.寇德曼:01 Feb, 2021「包青天」或「明察秋毫」,一直是華人社會中理想法官的形象,有一說法認為現行法官法袍鑲藍色邊,就是由此而來。在刑事方面,因為近年對被告權利的強調,讓與現代法治制度相去甚遠的「包青天」一詞,被不少職業法...

彭揚凱、廖庭輝/居住正義不被重視的角落:台灣租屋黑市圖像初探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28 Jan, 2021租屋在台灣,長期被視為「將就過渡」的居住選項。房客多對租屋抱持著短暫、得過且過的心態,認為工作存錢三、五年後就會買屋搬離,不會太在意租住品質及權益;又對比房產增值利益,租屋也從來不被視為值得經營的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