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
的結果:共找到 852筆 約 0秒
洪偉/哲學有所謂天才嗎?天才的生活態度?讀《維根斯坦傳》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6 Aug, 2020我曾經聽過許多關於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傳言,關於他的自傲、他的重要見解及提問,關於他優雅又神經質的肖像,關於他的神秘與天才。《天才的責任:維根斯坦傳》(後文以《傳記》...

王宏恩/總統投蔡英文,補選卻沒投陳其邁?高雄三次投票結果比較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1 Aug, 2020今年高雄人投了三次票,分別是總統大選、市長罷免案,以及剛結束的高雄市長補選,最後陳其邁的耕耘與勝出並不意外。雖然早可以預料到投票率不高,但是陳其邁獲得67萬票,沒有拿到選前喊出的預期票數,當然也沒有...

沈如瑩/沒有書展的夏天:疫情與國安法打擊下,夾縫求生的香港書業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1 Aug, 20202020年全世界都不好過,香港尤然。反送中運動自2019年3月因陳同佳案而起,已然超過一年。港府儘管於去年9月宣布撤回修例,中共人大卻於今年6月30日火速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

從「汽車之國」到「步行城市」:英美都市規劃專家給台灣的啟示(下)
公共政策.邱秉瑜:20 Aug, 2020▍上篇:從「汽車之國」到「步行城市」:英美都市規劃專家給台灣的啟示(上)三、《行人與城市》:「建成環境」影響步行發展 第三本書是《行人與城市》(The Pedestrian and the City...

賴禹安/關心種族的播客《Code Switch》,為何收聽率高?
社會文化.卓越新聞電子報:19 Aug, 2020《Code Switch》是由Gene Demby與Shereen Marisol Meraji兩位共同主持的podcast節目。該播客節目製作團隊花了很多年的時間,仔細地探討種族與身分對於社會的影...

追溯戰後初期台灣報人的腳步,破解媒體亂象根源
社會文化.卓越新聞電子報:13 Aug, 2020(※ 本文由邱家宜主講,卓越新聞電子報特約記者陳洧農採訪報導)「你會納悶,為什麼現在大家都這麼容易就置入性行銷,被收視率牽著鼻子跑?」台灣的媒體究竟出了什麼事?為什麼明明是新聞節目,卻堂而皇之地進行...

AA制雙方決定就好?約會文本與性別規範下,沒那麼簡單
時事觀察.V太太:11 Aug, 2020女性主義作為一種政治思想,過去主要涉及女性在公領域的權益,包括經濟、教育,以及政治參與上的平等。但在過去幾個世代中,我們逐漸可以看到女性主義和私領域生活的交織,除了親密關係暴力等較為「嚴肅」的話題外...

破壞我人生的救援者:談《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ft. 何撒娜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08 Aug,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我是男生,為什麼要學女性主義?」在韓國文化背景中,除了初次見面需先確立前輩後輩的位階關係外,性別秩序更深深地籠罩著韓國社會,性別社會化分別課以男性與女性各自的角色責任...

被虛構的「虛構歷史」?黨國教育曾灌輸「日本在二戰轟炸臺灣」?
公共政策.廖英雁:07 Aug, 20201945年8月15日,是人類史上重要的一日:當天,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在日本向同盟國宣布無條件投降、昭和天皇對其國民錄音發布《終戰詔書》下,正式告終。同年9月2日,投降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

人人皆可為登山客:戶外活動大眾化,教育與列管應雙管齊下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06 Aug, 2020「直昇機當小黃」這句幾乎已成全民共識的話語,過去幾年常見於高山的山難救援新聞中。猶記得一旦爆出有登山客受困山區、動用到直昇機進行救援任務時,網路輿論無不群情激憤,甚至還有「登山客乾脆死在山裡算了」的...

《來自清水的孩子》(下):開啟戰前戰後台灣史的一扇門
社會文化.李政亮:30 Jul, 2020▍上篇:《來自清水的孩子》(上):一部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傳記漫畫如上篇所述,我們會在1930年出生世代身上,看到「殖民現代性」的複雜之處。「殖民」是指日本殖民者的統治,「現代性」則是指殖民者為求有...

《來自清水的孩子》(上):一部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傳記漫畫
社會文化.李政亮:30 Jul, 2020慢工出版社是近年來台灣文化風景線的一道異數。2017年推出的雜誌《熱帶季風》,向台灣的讀者介紹了何謂紀實漫畫,各國的紀實漫畫又有那些優秀的作品;每期的《熱帶季風》更鎖定特定的社會議題,由各國漫畫家透...

阿聯「阿瑪爾」火星探測器升空,乘載阿拉伯世界的什麼希望?
時事觀察.徐子軒:30 Jul, 20207月中,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了一枚搭載太空船的火箭,在眾人注目下,火箭迅速掠過大氣層進入太空。按照計畫,發射後約57分,太空船和火箭脫離,頭也不回的往火星飛去,指揮中心的人們這時才鬆了口氣,互相握...

南韓如何將「國際關係」放入商業大片?評《鋼鐵雨:深潛行動》
社會文化.彭紹宇:28 Jul, 2020韓戰爆發至今已70週年,朝鮮半島上民主與獨裁陣營的對立,是冷戰後少數遺留的分裂產物,特殊情況舉世無雙,除了為東北亞區域關係增添不確定性,也提供南韓電影工業一個可遇不可求的題材與創意泉源。以南北韓分裂...

康旻杰/「Try共」時代:回應多元社會,合作住宅沒有理由缺席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22 Jul, 2020「為了找回昔日鄰里間的互助情誼與互相聯繫,共居(co-living)與共同住宅(co-housing)的概念遂成為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當孤獨成為一種病,全球以『共居公寓』作為人際關係的解藥。」這段出...

怎樣才算幸福?讓《不丹是教室》成為你的第一部不丹電影
社會文化.彭紹宇:20 Jul, 2020(※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說到不丹,大部分台灣人想到的,不外乎是喜馬拉雅山、藏傳佛教,或是全世界最幸福國度等印象。在這些答案中,或許很難聯想到「教育」,更不用說這座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到訪的高山村落...

李昱孝/台灣共同體成形?台灣人認同感史上最高的兩大因素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6 Jul, 20207月3日,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公布了兩個趨勢圖,分別是1992年以來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以及1994年以來台灣民眾對於兩岸統一或台灣獨立的看法,這兩項調查皆有戲劇性的變化:台灣人認同感來到...

另一邊的「罪」:轉型正義豈能獨漏律師?
公共政策.孫健智:03 Jul, 2020德國律師作家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的小說《Der Fall Collini》改編的電影上映迄今盈月。原著書名直譯是「柯里尼案」,小說譯名《誰無罪》,暗指戰爭帶給德意志...

李福鐘/東方之珠成追憶?「港版國安法」生效後的香港宿命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2 Jul, 2020自2019年6月百萬港人上街,反對「送中條例」惡法以來,歷經一整年風風雨雨,香港的命運隨著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昨天(2020年6月30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又稱「港版...

避難山屋,誰來避難?走向「服務型山屋」的改革之路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30 Jun, 2020我人生目前在國外唯一住過的避難型山屋,名叫滝谷避難小屋,位於前往日本槍岳的一條路線上。當時是山域人煙稀少的冬季,我們抵達時還需要稍稍地把門從雪裡挖出來。在一個服務型山屋充斥的國家,還會有避難山屋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