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幸福

的結果:共找到 454筆 約 0秒

陳紫吟/《抵抗的義務》:什麼時候公民有義務犯法?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2 Jan, 2020

政治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認為公民抗命(或譯為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的要素在於:基於良心、公開違法,且非暴力。羅爾斯的理解在當下相當流行,讓許多人認為公民倡...

疾病的隱喻:「毒癮」與肺炎,中共政宣的欺世謊言

社會文化.李志銘:22 Jan, 2020

摧毀人民最有用的方法是抹去他們自身的歷史。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根據聯合國專家和人權團體估計,中國新疆仍有100多萬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族裔被關押在新疆再教育營,以「維穩」和...

2019台灣電影的三個關鍵字:政治寓言、小清新沒落、新演員爆發

社會文化.鄭秉泓:21 Jan, 2020

2019年過去了,不只是2019單一年度的結束,同時也是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結束。我先前已經在《端傳媒》的專文中,透過圈選10大片單兼提出個人對台片的幾點簡要觀察,在這篇年度回顧中,我將會著重在20...

給下個一百年的備忘錄:新世紀第一棒,從民進黨逆轉戰開始

社會文化.朱宥勳:13 Jan, 2020

台灣政治的百年之期1920年1月11日,林獻堂、林呈祿、蔡惠如、蔡培火、王敏川等人成立了台灣第一個政治運動團體「新民會」。這個團體的首要目標是「為增進台灣同胞之幸福,開始政治改革運動」。「新民會」的...

「亡國感」爆棚:選前焦慮症,我們還能做什麼?

時事觀察.吳介聲:10 Jan, 2020

今天上午,久居澳洲並且不常聯繫的少年時代老友突然來電,表示特地返台投票,令人意外而驚喜。朋友的家庭生活重心早已在澳洲,很久沒有專程返台投票了。他強調「這次實在看不下去,一定要回來投。」來電除了簡單敘...

王鼎棫/2019十大民主法治事件(下):權利保障的突破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8 Jan, 2020

上篇:2019十大民主法治事件(上):法治觀念的變革中篇:2019十大民主法治事件(中):民主浪潮的反思同婚專法通過:同志人權的下一步?2017年5月24日,大法官用釋字第748號宣告民法不讓同性戀...

王鼎棫/2019十大民主法治事件(上):法治觀念的變革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7 Jan, 2020

甫獲金球獎的漫畫改編電影《小丑》,其中有個情節是這樣的:當同處於底層的人們看到小丑殺害上層階級,心中壓抑的能量彷彿被釋放了。這種想要與他人平等,又渴望勝過他人的微妙心態,使得各方人們迅速凝聚,並以小...

李行與瓊瑤電影(九):《風鈴風鈴》裡的新時代「瓊女郎」

社會文化.陳煒智:20 Dec, 2019

細數瓊瑤電影的「瓊女郎」,從第一個瓊瑤小說改編電影風潮,也就是1965年到1970年之間,唐寶雲、王莫愁、江青、汪玲、張美瑤、歸亞蕾,再加上台灣出身,在香港邵氏發展的何莉莉和井莉;到第二個改編風潮,...

陳紫吟/迪士尼的轉變:從女人為難女人到姐妹情誼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3 Nov, 2019

政治大學「文化盃辯論比賽」將在本月30日登場,今年的題目是:「迪士尼動畫推出之公主角色有利/不利於建構女性經驗」。迪士尼自1937年至今共推出50幾部動畫長片,近年來,不少女性主義支持者肯定迪士尼的...

夏目漱石的文學、藝術與生活(上):人類一思考,貓兒就發笑

社會文化.李志銘:11 Nov, 2019

從前有個英語玩笑戲稱:「狗(dog)倒過來就是上帝(god)」。然而,對於那些「愛貓愛到卡慘死」的鐵桿貓粉及廣大貓奴來說,卻唯有「貓」,才是真正能夠讓他們內心真情流露,同時維繫精神支柱的信仰所在,其...

《盲人阿清》:復仇下的贏家,不過都是浮生一夢

社會文化.潘怡豪:01 Nov, 2019

我們可能都是被命運耍弄的棋子,努力鑽向自己劇本裡的牛角尖,卻也才發現這不是自己的軌道,算計之中的歧路,仍會轉彎,徒留的只剩悵然,恍如浮生一夢。公視人生劇展這回結合「公視影展 × 光點華山」專題影展,...

科幻小說的政治寓言:《銀河英雄傳說》裡的民主與專制

社會文化.李志銘:23 Oct, 2019

自古以來,人類就有認識未來的強烈渴望,由此催生科幻文學的發展。科幻小說最大的特徵就在於,它賦予了「幻想」在未來得以依靠科技實現的可能性,甚至有些小說內容在多年以後竟然成為了現實。因此,科幻小說可說是...

《大潮》迎面而來,要隨波逐流還是奮力一搏?

社會文化.潘怡豪:22 Oct, 2019

那些握不住的都是虛空,哪怕濾出生活的雜質,人對命運也總是逆來順受,只能掙扎。戲劇作品想要引起共鳴,獲得迴響,總得滿足市場的口味,切合觀眾的價值觀,因此除了創作者的努力,影劇環境的支持也十分重要。公視...

「令和怪物」大船西渡:佐佐木朗希,從災民到日職第一指名

社會文化.鄭仲嵐:21 Oct, 2019

令和首位狀元10月17日是日本職棒一年一度選秀大會,有「令和怪物」之稱的佐佐木朗希,在四隻球團競逐下,最後由羅德隊取得優先交涉權。佐佐木朗希即刻戴上羅德隊球帽,在54位從小到大的玩伴與棒球隊員簇擁下...

羅素玫/民族誌影展(一):她們在自己的身體情慾裡,跨境流離

時事觀察.鳴人選文:03 Oct, 2019

(※ 文:羅素玫,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2019年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以「看見主權」作為主題,在視覺的民族誌影像敘事上,再一次開展了令人期待的觀影歷程,在「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自己」主題之下,三部...

李行與瓊瑤電影(八):春來春自去,花開花自落——談《浪花》

社會文化.陳煒智:02 Oct, 2019

《浪花》的三生三旦加上一位母親,每個角色的性格都極其立體清楚,拍成電影,如果選角選得對,必定事半功倍。然而,當年在瓊瑤和李行之間的不愉快,竟然是因選角而起的。在瓊瑤簽下小說授權時,便有附帶條文,說是...

香港反「赤納粹」: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中國十一慶典

社會文化.鄭仲嵐:01 Oct, 2019

中共在10月1日這天高調舉辦建政70年慶典,但遠在南邊的香港,示威者依舊上街抗議港府與北京政權,「十月一日、賀他X母」等示威聲浪,在今日香港街頭不絕於耳。大批遊行隊伍從香港六個地區一起出發,縱使這天...

李行與瓊瑤電影(五):《碧雲天》的「一屋二妻」

社會文化.陳煒智:24 Sep, 2019

李行導演的《碧雲天》是一部很特別的作品。現在的觀眾可能很難想像,一部問世於1970年代中期的瓊瑤電影,居然在開拍前劇本差一點無法通過審查,後來經過有關單位提供「修改意見」,創作團隊考慮之後同意接受,...

關於「選書師」這門職業及戀書癖的聯想(上):書迷宮的領路人

社會文化.李志銘:20 Sep, 2019

人越自由,通常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網路媒體與大型實體書店通路發達的今天,面對知識無涯的一片茫茫書海,人們只要透過檢索書名和關鍵字搜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簡單、直接、迅速。但,除了這種方式,...

李行與瓊瑤電影(四):《海鷗飛處》,潮來潮往掀起浪

社會文化.陳煒智:10 Sep, 2019

李行導演和他的電影團隊,在1973年推出的《彩雲飛》和《心有千千結》,不僅把「瓊瑤電影」推到一個前所未見的高度,更讓文藝片在李小龍的年代殺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1974年夏天上映的《海鷗飛處》則達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