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幸福

的結果:共找到 454筆 約 0秒

「這裡是變態的包容所」:我在午場酒店坐檯的日子 ft. 小惠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09 Oct, 2020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本集節目冀望透過午場酒店小姐視角,帶領聽眾更全面、更立體認識八大產業中的人事物,節目所提及之性交易相關內容,目前仍屬法律灰色地帶,特此告知。「這裡是變態的包容所。」為什...

陳姝蓉/「她看起來很幸福」?我們對女性人生的想像,依舊充滿侷限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8 Oct, 2020

竹內結子自殺的新聞發布之後,我的感覺非常沈重。回想上一次三浦春馬過世時,我從網路上讀到新聞,可以很快感受到他想符合別人期待,而總是呈現陽光的一面,但這次好像不一樣。經過幾天的沈澱,我意識到竹內結子與...

《國王與國王》是不當教材?別讓性平教育變成「國王的新衣」

公共政策.王子榮:23 Sep, 2020

世間無奇不有,但台灣怪事特別多,最近一本作為校園閱讀推薦的繪本竟然引起軒然大波?本來9月是開學季節,校園裡裡外外都忙得炸鍋,教育部作為主管機關,也緊鑼密鼓為新學年的「小學推動新生閱讀推廣計畫」推出書...

正義獲得伸張,才能為死者好好哭泣——談紀錄片《控訴獨裁者》

世界脈動.阿潑:15 Sep, 2020

被稱為「黑色大陸」的非洲,總給外界動亂、貧苦、血腥的負面意象。外界對於這塊土地的聲音多是充耳不聞,其歷史創傷也鮮少被正視,即便有光透進,也很難被外界感知。但許多非洲的知識份子不接受這樣的處境,他們將...

中國年輕人「都市夢」的現實與幻虛——從電視劇《三十而已》談起

社會文化.李政亮:01 Sep, 2020

日前,中國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故事從女性視角帶出上海三位30歲女性的工作與感情抉擇。有趣的是,這部電視劇從開播之初的高評價一路下滑,以豆瓣網為例,開播之初網友評分8.2,到了全劇終卻下滑到6.9...

《以家人之名》:被父母拋棄的孩子,除了懂事別無選擇?

公共政策.林秋芬:25 Aug, 2020

熱播中的陸劇《以家人之名》,故事主軸圍繞在喪妻的李爸帶著女兒李尖尖經營麵館,家裡還有兩位分別被離異父親凌爸,以及單親媽媽委託照顧的男孩——凌霄、賀子秋,組成了兩個爸爸及三個孩子的「家」。網路上流傳一...

大戰後的「野球復興」:1945與2020的日本夢幻職棒(下)

社會文化.鄭仲嵐:18 Aug, 2020

▍上篇:大戰後的「野球復興」:1945與2020的日本夢幻職棒(上)1945年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下全國陷入緊急動員,職業棒球也被迫中斷。8月15日這天,昭和天皇宣布投降,之後在9月2日發布投降...

《黑喵知情》菜鳥編劇養成記:如何在「寵物溝通」田調找到共感?

社會文化.潘怡豪:03 Aug, 2020

近期在LINE TV上檔的新劇《黑喵知情》,是國內首部以「寵物溝通」為架構的台劇。首次擔任劇本主筆的謝宗臣透露,寫作過程中的時間壓力是最痛苦的,「寫劇本期間超怕聽到鳥叫,鳥叫就表示天亮了,那就表示從...

政治口號?習近平「內循環經濟」引質疑,凸顯中國政經困境

時事觀察.賀軍:30 Jul, 2020

今年5月底中共人大會議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倡推動中國經濟「國內大循環」。隨後,身為財經專家的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上海發文重申「以國內循環為主」的概念,引發國際輿論對於中國加速「閉關鎖國」之強烈質...

毛小孩的翻譯機?首部「寵物溝通」療癒台劇《黑貓知情》

社會文化.潘怡豪:24 Jul, 2020

拍攝戲劇團隊都知道,小孩和動物是劇組最怕碰的角色,但即將上映的《黑喵知情》,卻找來各種動物擔綱劇中要角。這部台灣首部以「寵物溝通」為背景的戲劇,透過人與動物間對戲,企圖排除以「人」為主要敘事者來說故...

怎樣才算幸福?讓《不丹是教室》成為你的第一部不丹電影

社會文化.彭紹宇:20 Jul, 2020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說到不丹,大部分台灣人想到的,不外乎是喜馬拉雅山、藏傳佛教,或是全世界最幸福國度等印象。在這些答案中,或許很難聯想到「教育」,更不用說這座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到訪的高山村落...

眾「聲」喧嘩的台灣有聲電影年代(下):電影館外飄蕩的音聲

社會文化.李政亮:10 Jul, 2020

▍上篇:眾「聲」喧嘩的台灣有聲電影年代(上):有聲勝無聲的1930前文提到,小山內薰的《黎明》與另一部導演的作品《素襖落》,1927年10月5日於東京試映。四個月之後,根據《台灣日日新報》(下簡稱《...

黃宗潔/動物咖啡廳的療癒假象:寵物是家人,還是可取代的物品?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03 Jul, 2020

歲末時分,台北鬧區某間百貨公司一個與農產品相關的展覽中,卻有個看似另類的攤位,上面寫著「出租小雞」、「養雞不用清大便」。此一來自桃園某農場的出租方式,由農場提供整套的雞籠、飼料與小雞,並標榜以益生菌...

金錢未必能夠擺脫窮困:《做工的人》為什麼發不了財?

社會文化.林運鴻:24 Jun, 2020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完結不久的台劇《做工的人》,改編自作家林立青的同名著作。原著是近身觀察工地現場的紀實散文,但影集刻意少了一些現實殘酷,多了一些浪漫幽默。影集主角是幾位在營造業工作的男性工...

找回心中的小王子——「Steven Choi的秘密花園」觀展隨想

社會文化.李志銘:22 Jun, 2020

狐狸一見到金色麥田,就會想起小王子,也從此記住了麥的顏色,愛上吹過麥田的風聲。作為法語書籍當中擁有最多讀者的童話寓言《小王子》(Le Petit Prince),自從77年前(1943)擔綱郵務飛行...

白景瑞與瓊瑤電影(二):《秋歌》,秦祥林的出走與成長

社會文化.陳煒智:22 Jun, 2020

在1970年代中期這麼多「三廳」電影裡,白景瑞導演的《秋歌》是成績相當亮眼的一部。有趣的是,它既非野心之作,也沒有出國拍攝外景的噱頭,僅是仰賴本本份份的明星光芒,加上本土匠人的巧手打造,卻令整部《秋...

趙曉傲/無知是一種幸福:「克蘇魯神話」如何使人恐懼知識?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7 Jun, 2020

人類操縱科學、遵守道德,世界井井有條,不過這只是假象。科學和道德形成的「無知之幕」,掩蓋了對人類有害的歷史以及可怕的未知。1事實上,危險的異星怪物或不死邪神一直潛伏於我們的生活世界一隅,無序、混沌且...

呂昀儒/《罪人的控訴》:我們如何安葬那些已經死去的心?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9 Jun, 2020

(※ 文:呂昀儒,宜蘭人,現為律師。個人網誌:我所閱讀的一切。)身為一名律師,當你的恩人被你的當事人殘忍殺害,你要如何為其辯護?你又如何能夠為其辯護?你需要一個理由來安放自己,而你的當事人卻隻字不語...

反叛的殉道者黃華成(中):為自己立墓碑,虛無者的最高境界

社會文化.李志銘:09 Jun, 2020

▍上篇:反叛的殉道者黃華成(上):藝術已死?重探台灣六〇年代的前衛這次在北美館「未完成.黃華成」現場,主辦單位特別以「展中展」的概念,試圖還原了「大台北畫派一九六六秋展」,以及同年在台大校園舉辦現代...

洪伯邑/在劃界與跨界之間:「台灣味」裡的食物國族主義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8 Jun, 2020

(※ 文:洪伯邑,地理角角主,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台灣味」是什麼?很多人的立即反應或許跟我一樣:就「美食」啊!的確,在台灣無論你是什麼黨派性別宗教等等等,「吃」根本成了我們打造集體國族認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