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方念萱/不必勇敢,就是不放棄——女性影展如何聚焦當代新聞工作?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8 Oct, 2021

(※ 文:方念萱,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數位女力聯盟成員。)本月才揭曉的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兩位新聞工作者,菲律賓裔美籍記者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以及俄羅斯「新報」總編輯...

人人都是藝術家——從洪通充滿童趣的畫作談起

社會文化.曹郁美:15 Oct, 2021

洪通(1920-1987)已去世卅餘年了,為何大家還懷念他?今年(2021)4月甫落幕、在台南美術館展出的「再現傳奇──洪通百歲紀念展」依然轟動。今年10月30、31日兩天又有表演團體「圓劇團」,展...

日本首相的棒球魂:新領袖岸田文雄的「全員棒球」領導風格

社會文化.鄭仲嵐:14 Oct, 2021

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在10月4日的臨時國會上被指名為新首相後,旋即快速組閣,正式上路執政,並於14日宣布解散國會重選,創下二戰後最短紀錄。取代菅義偉政權,往後的日本在面對棘手的美中對決以及亞太局勢的...

朱嘉漢/人真的生而不平等嗎?對《偽歧視》的幾點想法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4 Oct, 2021

(※ 文:朱嘉漢,1983年生,曾就讀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博士班。寫小說與essais。)近年來,關於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新聞與議題,似乎到了遍地烽火的地步。尤其在大眾媒體上面,或是影響力甚大的...

女性影展之「生而育矩」:資源不平等下,不存在的「生育自主」

時事觀察.V太太:14 Oct, 2021

生育這件事情涉及了多重面向,從生育的自由到生殖的健康,從倫理到科學到律法,構成各種不同的議題。這些議題一方面是極為個人的身體經驗,但另一方面又深刻緊密地和社會脈絡相關,更和種族、階級、年齡甚至性別等...

許恩恩/一塊失落的女性電影拼圖(三):當《未婚媽媽》遇上《晨曦將至》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3 Oct, 2021

▍上篇:一塊失落的女性電影拼圖(一):遭台灣新浪潮埋沒的《未婚媽媽》▍中篇:一塊失落的女性電影拼圖(二):四個角度看《未婚媽媽》前衛之處作為時空條件下的錯置觀眾,我想從去年(2020)在金馬影展看到...

寒波/薛丁格的諾貝爾獎新聞稿:台灣科普該何去何從?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2 Oct, 2021

10月是頒發諾貝爾獎的月份,一天一獎,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這三大科學類獎項率先公布。一如奧運或世界杯足球賽,不怎麼關心體育的人都能講上兩句,每年來到諾貝爾獎的時節,也總是讓平日不那麼在乎科學的...

當「易讀」成為公共服務(下):不是懶人包而是推倒資訊障礙高牆的推手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11 Oct, 2021

▍上篇:當「易讀」成為公共服務(上):一本在台灣誕生的「易讀」手冊易讀(Easy Read)是為心智障礙者提供的資訊無障礙服務。針對使用者的需求,將訊息轉化為他們能夠理解的內容。資訊若不易讀、無法有...

何明修/政治極端主義的微觀起源:評《年輕人為何憤怒》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1 Oct, 2021

近年來世界各地出現了各種訴求暴力的政治極端主義,從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歐洲反移民的新納粹、到中東與非洲的政治伊斯蘭主義,無論其所採取的手段是孤狼式攻擊、有組織的恐怖主義行為,亦或是武裝起義,在世界各...

許恩恩/一塊失落的女性電影拼圖(二):四個角度看《未婚媽媽》前衛之處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2 Oct, 2021

▍上篇:一塊失落的女性電影拼圖(一):遭台灣新浪潮埋沒的《未婚媽媽》(※ 文:許恩恩,社會學學士、碩士。曾任政治工作,現為軟體業者。文章散見《端傳媒》、《思想坦克》,著有〈「我們 NGO」: 太陽花...

警察局兼營行銷公司?談地方警局的「中秋露出企劃」

公共政策.吳忻穎:08 Oct, 2021

我國警政高層靠著「速食式」的政績與數字,滿足淺碟思維的民眾,並以之升官的文化,在警界早已不是秘密1。這套不肯務實、自愚愚人的文化,在「小編治國」以及與媒體相互為用的網路時代,越演越烈。今年中秋連假前...

許恩恩/一塊失落的女性電影拼圖(一):遭台灣新浪潮埋沒的《未婚媽媽》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7 Oct, 2021

(※ 文:許恩恩,社會學學士、碩士。曾任政治工作,現為軟體業者。文章散見《端傳媒》、《思想坦克》,著有〈「我們 NGO」: 太陽花運動中的網絡關係與社運團結〉(2019)。)這是1980年,由女性導...

數位科技與司法的對話:在法律科技黑客松落幕之後

公共政策.法官改革司法連線:07 Oct, 2021

對於法律的印象是不是還停留在很古早的手工業,法官一個字一個字敲打出判決內容,一大疊厚厚的卷宗、一堆艱澀難懂的法律用語,尤其絕大部分民眾一想到判決,不管有沒有意願閱讀,令人馬上聯想到的就是長篇大論的萬...

新課綱去中國化了嗎?別用大人的常識,要求孩子的知識

公共政策.陳民峰:01 Oct, 2021

日前知名作家吳淡如於廣播中訪談,感嘆:國中生不知道孫中山是誰!吳淡如為了幫助國一女兒學習,自己開設免費的家教陪讀班,親自教學,然而他順口提到「孫中山的孫」,卻發現學生們渾然不知道國父的名號。吳淡如進...

國家暴力與性別權力不對等下的受害者:《少女孕事》消失的女性自主

社會文化.黃彥瑄:01 Oct, 2021

《少女孕事》英文名為Mother-Child,標示出電影中的主體既是少女又是母親的矛盾身份。導演透過鏡頭記錄下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區公共醫院的女性日常。觀眾隨著鏡頭親臨診間,以一種極為親密的姿態陪伴一...

「通學路」——開一條通往宜居城市之路

公共政策.蔡宜臻:30 Sep, 2021

有去過日本旅行,特別是喜歡各種日本都市「散策」,走進巷弄體驗市井生活氣息的國人應該不難注意到,日本在中小學校附近道路,經常設有所謂「通學路」(通学路),一方面保護行人(特別是較矮小的小朋友)安全,另...

尖叫BNT:93%施打同意率下喪失的青少年醫療自主與隱私

公共政策.翁銘佑:29 Sep, 2021

近日學校陸續開始施打BNT疫苗,前日有一段高中生尖叫哭喊著不想打疫苗的影片爆紅,社群媒體廣傳引起各種討論,網友大部分留言是:「丟臉」、「好好笑」、「太膽小了吧」、「草莓族」、「這是我們的年輕一代嗎?...

真相製造時代,公共議題還能有話好說嗎?

社會文化.卓越新聞電子報:29 Sep, 2021

給媒體人的建議?我覺得除了求真之外,媒體自己的心理素質很重要。譬如說你煮了一鍋粥,有隻蟑螂掉下去,其實你把蟑螂撈起來就好,但很顯然你會一直看一直看那隻蟑螂。——陳信聰在春山出版社舉辦的座談會「真相製...

日本聲樂家關屋敏子與李仙得(上):椿御殿的野玫瑰

社會文化.李志銘:28 Sep, 2021

野いばらに花が咲くたび(每當野玫瑰開花時)赤い実がなる(紅色的果實累累)あ〜あ〜あ〜あ〜(啊〜啊〜啊〜啊〜)名しらぬ実なれど 名しらぬ鳥來て(我不知道這種水果的名字,一隻沒有名字的鳥兒來了)ちょい...

公序良俗的守門員或產業喪鐘?淺談中國遊戲防沉迷政策

公共政策.寇德曼:28 Sep, 2021

近日有新聞報導指出,中國政府對境內遊戲產業的管制日趨嚴格,舉凡限制未成年人每日的遊玩時間、以違法為由下架諸多遊戲,甚至傳出將放緩對新網路遊戲上市許可的審批。消息傳出後,諸多遊戲大廠的股價頓時下跌。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