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暴力與性別權力不對等下的受害者:《少女孕事》消失的女性自主 | 黃彥瑄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國家暴力與性別權力不對等下的受害者:《少女孕事》消失的女性自主

《少女孕事》劇照。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提供
《少女孕事》劇照。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提供

少女孕事》英文名為Mother-Child,標示出電影中的主體既是少女又是母親的矛盾身份。導演透過鏡頭記錄下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區公共醫院的女性日常。觀眾隨著鏡頭親臨診間,以一種極為親密的姿態陪伴一個又一個少女們傾訴她們的生命史。有些女孩年紀輕輕就已生下了四個孩子,當她又意外懷孕時,在恐懼的驅使下吃下來路不明的墮胎藥最終險些喪命;還有些女孩甚至無法自己走進醫院,而是被救護車載進醫院,正因為她的伴侶有著嚴重的家暴傾向。《少女孕事》平實地記錄每一位阿根廷少女身上承載的社會壓力、性別暴力,她們的身體被國家體制所收編,無法掌控生育自主權。

國家主導下的結構暴力

《少女孕事》拍攝於2019年阿根廷墮胎尚未合法化之時,因此也記錄下這些懷孕少女們的真實心聲:在年僅20歲時因為不想再度懷孕,而選擇結紮;因為伴侶並不想要孩子,而選擇吃下墮胎藥……。在影片未盡之處,更有多名少女因非法墮胎而在手術台上失去生命。這也意味著,女性的身體被暴露在高風險之中,為了墮胎,他們選擇鋌而走險。此外,由於國家對女性身體的嚴密管控,將女人的子宮視為國家權力的延伸,從而導致女性主體性消失,無法為自己做決定。

在2020年阿根廷墮胎合法化之前,墮胎被視為一種罪行須接受法律懲處,除非是非自願懷孕或是危害孕婦生命才能合法行使墮胎。將墮胎視為一種罪行涉及的不僅是對單一性別的壓迫,同時也多重交織在社會階級及教育程度上。《少女孕事》的受訪者中,多數人都身處中下階層,女孩們因性教育不足而懷上孩子,雪上加霜的是,她們的家庭環境根本無力撫養孩子。片中有一位女孩在懷孕前就染上毒癮,即使為了孩子想要振作起來,卻因沉重的經濟壓力,最終只能將孩子託付給親人照顧。國家以維護生命權之名,強制女人們生產,卻全然不在乎孩子出生之後的境遇。

《少女孕事》劇照。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提供
《少女孕事》劇照。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提供

性別不平等下的受害群體

在影片中更怵目驚心的是,隨處可見的性別暴力。一名少女因非自願懷孕而能夠「合法墮胎」,即便如此她的家人還是對她指手畫腳。另一名懷孕婦女在長期遭受家暴後,最終透過友人的協助才能擺脫夢魘。除此之外,在許多意外懷孕的案例裡,都揭示了性別不平等的權力結構。

例如在片中當院方詢問受訪者,她的伴侶是否會使用保險套時,女人隨即搖頭表示:「你無法跟他談,他不會跟你聊」。另一名受訪者的伴侶在聽到她懷孕後直接怒罵:「你是瘋了嗎?」將懷孕一事全然怪罪在女人身上。片中還有一位年僅13歲的女孩,因伴侶不使用保險套使她染上性病,面對這一切,她僅是表情麻木地淡然接受。

在女性生育問題上,許多人忽略了其中存在不平等的性別腳本。女性無法平等地與其伴侶商量如何進行安全性行為,卻被迫承擔懷孕、染病的風險。一名受訪者和院方揭露為什麼自己想要墮胎的原因是,前兩次的生產、三次的流產,都是她獨自承受。她說:「我不想要再經歷一次,真的不想要了。」

在她們意外懷孕後,又被迫背上不夠謹慎、不夠小心的罵名。片中有一位少女很自責地說道,之所以會懷孕都是自己犯下的錯,都是因為自己貪圖玩樂所致。這種負罪感對男性而言實在太過方便,這意味著女性將自願承受懷孕後的壓力。意外懷孕的負罪感也不斷被社會主流價值觀強化,卻被僅加諸於女人身上,諷刺的是,卻無人檢討那些導致女人懷孕的男人。男人們可以在看到伴侶懷孕後,隨意說出:你瘋了嗎?也可以不顧一切地一走了之,彷彿一切都事不關己。

《少女孕事》劇照。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提供
《少女孕事》劇照。 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提供

結語

紀錄片中,院方和一位剛完成墮胎的少女說:

電視節目、網路,他們都愛恣意評斷。今天最重要的,就是妳的身體……(妳)已經經歷太多了,就讓那些人去胡言亂語,說他們想說的。

對於那些站在道德制高點的「擁命派」人士而言,他們可以對女性處境不管不顧、可以像維護自己的財產一樣監管著女人的子宮、他們可以偽善、可以多嘴。但正如紀錄片中所說的那樣「就讓那些人去胡言亂語,說他們想說的」,妳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幸運的是,2021年的現在,阿根廷墮胎合法化的今日,女人們終能擺脫父權家長制的控制,為自己做決定。

▲ 第28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點圖前往)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