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電影廣告百年物語(上):貴圈真亂?台灣第一波「電影館大戰」
社會文化.李政亮:28 May, 20201990年代中期開始,伴隨本土化而來的社區總體營造風潮,許多學者與文化工作者挖掘昔日被忽略、遺忘的台灣歷史。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也是在這樣的時代精神下浮現,前行研究者熱切地追問台灣電影史上第一次的電影...

反卜蜂養雞場抗爭:蘇花改通車第一擊,花蓮縣府超前部署了嗎?
公共政策.蔡中岳:26 May, 2020花蓮鳳林,全台灣第一個獲得國際慢城認證的小鎮,日前在地居民發起了近十年來最大規模抗爭活動——反對養雞場設置。為數不多的返鄉青年串聯,家家戶戶拜訪,用客語向不熟諳網路的長輩說明大型養雞場設置的資訊。老...

民主化後最「男」內閣:用人唯才?台灣性別很平等了嗎?
時事觀察.陳方隅:22 May, 2020520新內閣上路,在42位一級機關政務官當中只有兩位女性首長(勞動部長許銘春、公平會主委黃美瑛),另外還有跨性別的政委唐鳳,男性首長比例高達93%,成為民主化以來最「男」的內閣。內閣名單一出,隨即引...

朱家安/社會已經很平等了,為什麼還要讀女性主義?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0 May, 2020在台灣,很多人不喜歡女性主義,說倡議者是「女權自助餐」,叫他們先當兵再來爭平等。雖不敢說完全能體會,不過我覺得自己多少能理解這些人,因為我也曾經不喜歡女性主義。距今十年前,我大學時的政治立場接近自由...

傅崐萁炒股案定讞:為什麼當縣長被解職,當立委卻能帶職入監?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8 May, 2020人稱「花蓮王」的現任無黨籍立委傅崐萁,日前因1997至1998年之間的炒股案,遭到最高法院駁回上訴,確定要入監執行兩年十月徒刑。內政部表示,傅崐萁未被宣告褫奪公權,將可以帶職帶薪入監,引發各界譁然。...

TAIWAN和CHINA的「三不一沒有」:破解博恩與劉樂妍的魔音穿腦
社會文化.林運鴻:18 May, 2020上個周末,相信不少台灣人,都笑到差點往生。事情是這樣的,近來脫口秀事業如日中天的「博恩女士」,終於決定正式「出櫃」,轉職為療癒系的跨性別歌手,並公開出道單曲〈TAIWAN〉。才短短兩三天時間,就有2...

踹頭事件後,未停止的「報復性執法」——警界法治教育與心理健康危機
公共政策.吳忻穎:19 May, 2020今年4月新北市警局中和分局國光派出所員警,因「踹頭」事件引發爭議,但事後進行私刑暴力之員警卻獲局長頒獎表揚,令輿論譁然。今年5月初,同隸屬新北市警局的三重分局三重派出所,一名員警在逮捕並制伏被告後,...

不尋常的人才外流:新加坡「準馬克思」社會下的人口流動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1 May, 2020「新加坡控制」(The Singapore Grip)可以是一種疾病、手提箱,或者是一種據稱是本地妓女用以取悅客戶的技巧。它同時也是英國作家法瑞爾(J. G. Farrell)為他描寫英屬新加坡淪陷...

疫情下的「完美風暴」:全球供應鏈重整,去中國化大勢已定
時事觀察.賀軍:15 May, 2020《經濟學人》智庫(EIU)日前預測,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所造成的危機超乎世人預期,也讓多國企業界猛然警醒——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性,重塑全球化,並且將供應鏈遷出中國,已是大勢...

蕭人瑄/會手語的黑猩猩華秀(下):以牠為鏡,看對動物的情感與責任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5 May, 2020▍上篇:會手語的黑猩猩華秀(上):是實驗動物還是家人?第三次搬遷,前往更好的家2005年10月10日(紀錄者:JG,於CHCI)我邀請黑猩猩們進來吃晚餐。塔圖和達爾馬上就進來了,路勒斯則仍坐在戶外活...

蕭人瑄/會手語的黑猩猩華秀(上):是實驗動物還是家人?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5 May, 20201965年,美國一對夫婦收養了一隻10個月大的黑猩猩,把她當作聾啞小孩一般養育,在生活中使用美式手語。幾年之後,黑猩猩通過了嚴苛的檢驗標準,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隻能夠使用人類手語的黑猩猩」,受到各界矚...

台語影業失蹤懸案的推理紀事:讀蘇致亨《毋甘願的電影史》
社會文化.林運鴻:14 May, 2020在台灣這個尚未能自誇歷史悠久的小島,有些謎題或公案,只因為人們對於經年建構的「社會現實」習焉不察,所以很少感到有仔細深究的必要。這些並不理所當然的「現實」包括,被動而「和平」的民主轉型、蕭條的農村田...

陳紫吟/立院平權如何落實?比婦女保障名額更積極的「群體代表權」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3 May, 2020去年有宗教團體提案,希望可以透過公投,將得以施行人工流產的懷孕週數由24週降至8週,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則回應「又不是公投的人要生」,表示限縮懷孕者權利會產生許多問題,尚須溝通。而後該提案因不符規定遭...

當代影劇裡的竊聽者(上):聽筒下的風暴與情愛
社會文化.李志銘:13 May, 2020前不久,隨著韓國影星玄彬、孫藝珍攜手演繹朝鮮半島南北韓兩地戀人不得見容於世的愛情電視劇《愛的迫降》,近來被廣大觀眾紅男綠女追得風風火火,連帶也使得某些「北韓(朝鮮)用語」在網路上的即時搜索熱度暴增。...

紓困之亂何解?以國民年金保險及報稅資料找出「對的人」
公共政策.甘獻基:11 May, 2020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醫療體系承擔第一波衝擊後,引起社會經濟層面的第二波衝擊,導致全球性經濟「休克」後的蕭條現象陸續浮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才發...

高職生統測都在睡覺?台灣社會狹隘的「學歷主義」菁英觀點
公共政策.黃偉翔:11 May, 2020最近有位監考委員投書,看到參加統一入學測驗的高職生未如他10多年前參加學測時的「奮筆疾書」,反而猜題、姍姍來遲,就連英文單字雞肉(chicken)和鹹(salty),平均10位同學只有1人答對,認為...

女性元首影響防疫成效?「陰性策略」如何抵抗病毒危機?
時事觀察.V太太:08 May, 2020自去年底中國武漢出現首個案例後,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在過去幾個月間對全球各地造成重大的公衛威脅,也促使各國政府採取嚴格程度不一的防疫政策,企圖在減緩病毒散播、避免醫療體系崩...

余欣蓓/思覺失調症者的求救路徑圖:千瘡百孔的破網,如何縫補?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6 May, 2020(※ 文:余欣蓓,《大霧中人:思覺失調工作錄》作者)時至今日,精神病患者仍是一個家族裡難以言喻的痛,傾盡家族裡所有人的力量去支持,也未必能撐起一個孩子,而家人已倒。回顧台灣的精神疾病治療史,的確乘著...

司法被醫學綁架?為什麼需要司法精神鑑定?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6 May, 20202019年7月3日,嘉義台鐵站一名鐵路警察前往處理乘客補票糾紛時遭刺殺身亡,引發社會震驚。近日一審判決結果出爐,嘉義地院引用刑法第19條第1項,宣判鄭姓被告無罪。輿論批評,司法遭到醫學綁架,單憑醫學...

詐騙集團車手該「強制工作」嗎?最高法院大法庭沒說完的事
公共政策.王子榮:08 May, 2020最高法院大法庭日前做出第一件裁定(108年台上大字第2306號刑事裁定),引起很大的矚目。除了因為是天字第一號裁定,還和第一線刑事審判實務遇到的燙手山芋案件攸關——針對詐騙集團的「車手」(指替詐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