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書評

的結果:共找到 206筆 約 0秒

黃宗慧/看見野生動物:《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推薦序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07 Jun, 2018

乍看《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這書名,讀者可能會好奇,此書是否意在探討動物園存在的正當性,甚或可能是要批判動物園。但書名的疾呼,透露的其實是作者上田莉棋迫切想傳遞的訊息: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動物因為人類...

蔡鈺淩/從拍片到出書——日本AV女優們的自我敘述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8 May, 2018

走進日本的超商,整排雜誌架上幾乎有一半是以塑膠繩封住的成人雜誌和成人漫畫。打開電視,深夜綜藝中也經常出現AV女優和男優的身影。被稱為「AV界AKB48」的女子團體「惠比壽麝香葡萄」,就是從深夜綜藝《...

李佳懌/IP時代的平台營利模式:網路文學新「羊毛」從何來?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3 Apr, 2018

近20年來,在網路普及、智慧手機和移動支付三方馬車齊力拉動下,網路文學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截至2017年6月,中國的網路文學使用者人數已達到3.53億人,市場規模達90億元(人民幣,下同)。2015...

傅凱羚/神劇是怎麼煉成的?——談信號、四重奏、超棒電視影集這樣寫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6 Mar, 2018

隨著影音串流服務的普及,觀眾較以往更容易收看外國影集,一流的《破案神探》(Mindhunter)、《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在網路上隨時守候,我們幾乎不可能不產生好奇與疑問:台灣...

洪偉/薛西弗斯的人生有意義嗎?——談卡繆與荒謬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9 Mar, 2018

卡謬(Albert Camus, 1913-1960)的《薛西弗斯的神話》是一本以荒謬為主題的論文,更精確地說,他發展了一個以荒謬為主軸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即便卡謬不見得自我認同為存在主義者。存在主...

陳沛淇/說不完的羅曼史:漫談台灣本土言情小說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2 Mar, 2018

去年才傳出瓊瑤自皇冠出版社收回65本著作版權的消息,今年開春,這些作品已確定由春光出版社重新發行。2月初,春光推出《瓊瑤經典作品全集Ⅰ》,12本為一套,外附郎世寧花鳥工筆畫的精緻書盒。這一連串新聞,...

翁稷安/地方學:最貼近在地生活的歷史敘事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6 Feb, 2018

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Clifford Geertz)曾說,相對於太陽系,地球是地方;倘若相對於銀河系,太陽系則又變成地方。「地方」本來就是相對的概念。台灣「地方學」的成立,可以上溯不同的源頭,...

黃宗慧/認真就輸了?——動保人,你為什麼不幽默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31 Jan, 2018

今年年初,國內媒體引用了澳洲坎貝爾鎮(Campbelltown)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臉書新聞,報導極端氣候下的一起動物災難事件:南半球的澳洲現正遭遇熱浪來襲,飆出了79年來最高溫的紀錄,其中坎貝爾鎮高...

胡培菱/兼具視覺與深度:非虛構圖文書歐美書市觀察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31 Jan, 2018

圖文書及有聲書的風行,是美國近幾年的出版新趨勢。因應忙碌的生活形態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有聲書打著手腳並用時耳朵也別閒著的號召,在美國人通勤、健身、煮飯、園藝等動手不動腦的時間中,成功壓榨出另一種閱讀...

翁稷安/「以圖治史」和「戰鬥姿態」:非虛構圖文書的台灣觀察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3 Jan, 2018

非虛構圖文書(non-fiction graphic)是近年來在歐美書壇快速成長的出版類別,特別在21世紀之後,當人們對書市普遍持悲觀的態度時,非虛構圖文書反而異軍突起,成為一股無法忽視的潮流,受到...

黃宗潔/誰是這世界上最聰明的生物?《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評介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9 Jan, 2018

▲ 《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作者德瓦爾在TED發表「猴子也能了解公平的概念」之研究結果。有個相當知名的動物實驗,時常以小故事的形式傳播,想必許多人都聽過,是關於猴子也能了解「公平」的概念:科學家發現...

完成屬於自己的探險家大滿貫——南谷真鈴《成為更強大的自己》推薦序

公共政策.雪羊:19 Jan, 2018

(※ 本文為《成為更強大的自己》推薦序,時報文化授權刊載。)為了成為南谷真鈴,為了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登珠峰是必要的過程。在南谷的視角中,我看見了一個為了更靠近自己的心、為了追尋真實自我的靈魂。我們都...

沈如瑩/寫作也是一種政治行為——光州事件改編小說《少年來了》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1 Jan, 2018

以《素食者》獲得2016年「曼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的韓國作家韓江,另一部同樣備受國際矚目、以「光州事件」為主題的長篇小說《少年來了》近日推出中...

莊勝涵/離開高中後,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歷史?——專訪「故事」網站陳建守、吳政緯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2 Dec, 2017

史學界學長學弟,記不得初次相遇始末網站「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以下簡稱「故事」)共同創辦人陳建守和「故事」專欄作家吳政緯初次見面,約在師大商圈水準書店旁,這個歷史性的時刻裡發生了什麼事,自然是說...

蘇碩斌/旅行究竟是刻苦還是享樂?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1 Dec, 2017

旅行書是當今書市的強勢文類,台灣的實體書店總是有大大一櫃,今年香港書展的年度主題也就是「旅遊」。旅遊書若是一種文類,當然不只是按圖索驥的圖冊、guide book。讀進旅行書的內裡,必定有幾朶「人生...

郭光宇/楳圖一雄的突變劇場:評《漂流教室》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3 Nov, 2017

日本動漫之所以所向披靡,關鍵就在於沒大沒小——把小孩當大人,把大人當小孩。小孩和大人之間的差異,比一般以為的大,卻也比一般以為的小。楳圖一雄一開始就知道這一點。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整間小學突然被瞬移...

李根芳/偏見藏在地圖裡:相互抹黑或理解的雙面刃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6 Nov, 2017

在1961年的電影名作《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裡,好萊塢永遠的優雅女神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活靈活現地飾演了由鄉下來到紐約大都會...

黃宗慧/看見格子籠雞的困境:站在動物福利雞蛋這一邊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07 Nov, 2017

2012年1月,歐盟早在1999年就制訂的禁止格子籠養雞政策,終於達成目標,《動物解放》的作者辛格(Peter Singer)因此撰文評述了這漫長的改革之路,追憶起40年前自己和其他幾個學生為解放格...

陳敬杰/轉角遇見一座廟:評賴伯威《寄生之廟》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2 Nov, 2017

街角小廟是台灣常見的一道風景。它們不是詳載於史的區域性模範大廟,城市規劃者很少將它們放在心上,規劃時也不傾向留設增建信仰中心或神聖地的餘地,這使得現代民俗大量生產的街角小廟總帶有某種非正式色彩,有著...

黃宗潔/同理的極限,理性的侷限——讀《失控的同理心》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2 Oct, 2017

近年來,在推廣動物關懷這條路上,我常強調「無感」是議題難以推動的關鍵,如何讓一般大眾關心你所關心之事,讓更多人對動物他者的遭遇「有感」,進而願意展開行動,始終是運動訴求中核心的訴求與策略之一。 因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