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的結果:共找到 2622筆 約 0秒
動搖國本的教育危機—從台灣枯竭的海外人才庫談起
時事觀察.陳方隅:08 May, 2015現在台灣人才在海外學術界已經出現重大斷層,不只出國留學的人數少,畢業後在留學國家找到教職的人也愈來愈少,這個現象尤其以社會科學各領域最為明顯,例如,以政治學界來說,目前40-50歲的世代,在美國研究...

是「知識劇」不賣錢,還是我們拍不出能賣錢的「知識劇」?
時事觀察.黃俊儒:06 May, 2015最近公共電視播出的《麻醉風暴》引發熱議,精緻的說故事方式喚得許多人的共鳴。有人會用「職人劇」的風潮來形容這陣子幾部與某些特定職業發生關連的電視劇,但是我不認為這是關鍵,因為這些戲劇如果成功,理應是為...

對在地文化不瞭解的文化,當然素質低落
公共政策.李柏鋒:05 May, 2015最近分別有兩則跟語言相關的新聞,都提及到台灣的文化素養低落。先是全民英檢以在地化的英語測驗為訴求,認為這樣才能測出考生是否具備表達在地文化的英語能力。開辦全民英檢的LTTC執行長廖咸浩並舉例:「“l...

除了歷史和公民,你知道國文課綱也被調了嗎?
社會文化.朱宥勳:04 May, 2015國文課綱調了什麼 去年年初開始,馬政府一意孤行,堅持要推動一套幾乎引起所有專業人士(包含學者、第一線教師)反彈的高中歷史、公民課綱「微調」,趁著十二年國教上路後,課綱必須立刻跟上的時機點,想要強推這...

林斯諺/藝術作品的七種名字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1 May, 2015你在美術館看到了一幅畫,畫中有著有一對男女,穿著十九世紀初的歐洲服裝。你再多看幾眼,發覺他們似曾相識,最後認出似乎是拿破崙跟約瑟芬。於是你得出結論,這幅畫描繪的應該就是這位軍事天才跟他的第一任妻子吧...

做一份最差工作,還值得努力什麼?(紙媒逃兵的告白II)
職場人際.劉揚銘:30 Apr, 2015美國求職網站careercast.com前不久選出年度最差工作,報社記者擠下伐木工人,榮登最爛寶座。這份選拔是以「薪資收入、職涯展望、環境因素、工作壓力、體力要求」為評選標準,報社記者不但低薪、面臨...

規劃一個生態、正義的社子島未來(下):從「環境改造」實踐居住正義
公共政策.廖桂賢:28 Apr, 2015小結上篇的討論,從台北市整體空間規劃的脈絡來看,社子島實在不該進一步開發。但規劃不能只「由上往下」看,因為在這個大尺度的視野看不到在地的議題和需求,所以,我們也必需「由下往上」看,把焦點集中在社子島...

思考方法(四):看到「馬」這個字,你聯想到什麼?
公共政策.范疇:27 Apr, 2015看到「馬」,你想到…… 看到「馬」這個字,你腦子裡的第一個形象是什麼?(給你三秒鐘)‧‧‧是一匹祥和站立在那兒的馬,還是一匹狂野奔馳的馬,或是一頭前足站立後足倒踢的馬?還是,你的第一反應是馬英九?隨...

規劃一個生態、正義的社子島未來(上):「開發」不能解決問題
公共政策.廖桂賢:27 Apr, 2015隨著新市長的上任,社子島的開發議題再度受到公眾關注。社子島該走向什麼樣的未來?這個問題不只是地方事務而已,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經歷史脈絡,也應視為台北市整體都市計劃,以及水岸整體空間規劃的一環,...

「玫瑰中毒」,看見台灣品牌發展的空洞與虛無
社會文化.余宛如:23 Apr, 2015人手一杯手搖茶,已經是寶島台灣的招牌景象。一杯手搖茶可以是下午三點與同事交心的媒介、也可以是颱風天除了泡麵外的另一種幸福滋味。台灣珍珠奶茶、手搖茶的崛起,呈現了台灣人創意與創新的能力,讓一杯杯茶品不...

「文明」的本質
社會文化.Cheng Lap:22 Apr, 2015「文明」或者「做過文明人」,「文明行為」,「這樣比較文明」,是我們一個常說,常用的字眼。我們心底裡總認為,文明就是好的,不文明就是不好的。我們追求要建立一個文明的世界,我們人類今天的生活就是建立在現...

別讓RCA事件只是一天的「即時新聞」
時事觀察.黃俊儒:21 Apr, 2015最近RCA的訴訟案宣判,歷經15年纏訟,台北地院終於宣判RCA與購併RCA的法商湯姆笙公司,需要連帶賠償445人共5.6億元的賠償金額,判賠工殤人數與金額,均破我國司法紀錄,可謂一項重要的里程碑。因...

青蛙很吵該誰管?顯示我們需要真正的動保與野動專業人力
公共政策.顏聖紘:21 Apr, 2015最近幾天,某縣市警察機關接獲環保署公文要求處理「蛙鳴」問題引起社會議論。一般來說,新聞下方的民眾留言皆認為「投訴者吃飽太閒」、「不會裝耳塞嗎?」、或是「在大都市想聽還聽不到」。此事過個兩天應該就會成...
苦澀的青年革命——從太陽花到阿姆斯特丹大學學潮
世界脈動.陳宛萱:17 Apr, 2015一年前的初春,台灣籠罩在太陽花掀起的狂熱中,有狂熱的支持者,也有狂熱的反對者。這股學潮以社交網站、手機通訊軟體當作工具,用來動員、募款、傳播訊息,自發性的公民活動吸附聚結,形成一股讓掌握大權的國家機...

為什麼「被檢討」的總是年輕人?
職場人際.劉揚銘:17 Apr, 2015不論看電視新聞、上網或跟朋友聊天打屁,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論調:在發生某個不好的事件之後,便會有人開始說「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喔!」接下來眾人很自然會把問題擴大成「台灣教育出了什麼問題?社會到底怎麼...
海岸務農?佔據海景第一排的農地VILLA
公共政策.蔡中岳:16 Apr, 2015豐饒的蘭陽平原長出一間間農舍,本來於任何所在均可望向龜山島的天際線,也無處不被各式風格的豪華農舍所阻擋;雪隧通車後,便捷的交通帶來人潮、金錢,也為綠油油的農田帶來最新品種的作物,排山倒海地在靜謐農田...

【海線升影】暢銷「金句書」的神秘現象
社會文化.張耀升:16 Apr, 2015接連幾位作家來訴苦,對於出版界無限探底大崩盤與文學書徹底敗給自拍風格的「金句書」感到擔憂,不過由於小說已死、台灣電影已死、出版已死這樣的論調從小聽到大,耳朵麻痺心裡沒有反應,原本只覺得市場應該有各種...

炫富是不道德的嗎?
時事觀察.周偉航:15 Apr, 2015由李蒨蓉引發的「阿帕契案」,帶出許多延伸的道德議題,其中之一是炫富。某些名嘴批判這些公子貴婦們的舉止就是炫富,也有輿論持反對立場,認為其情狀「還好」,提名牌包等炫富部份也不是本案重點。亦有出來護航的...

乳頭與乳頭的自由
時事觀察.瓦礫:14 Apr, 2015當我們說語言是表意的工具,要知道語言並不是只有指稱事物的功能,還有各種可供操作的表意效果。就像在這篇討論Free the nipple運動的文章裡,使用nipple、奶頭或乳頭,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在...

「見招拆招」的災害應變,注定只有道不完的歉
公共政策.張賢龢:13 Apr, 2015曾經有人問過李小龍,他自創的截拳道厲害的地方在哪?他回答「快」,在對手出下一招前就預測到,進而提早防範,甚至直取要害。同樣的,災害應變成功與否的關鍵也在於快,但這樣的快,不能只是匆匆忙忙地「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