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的結果:共找到 2622筆 約 0秒
倉促修法無限期隔離精神病犯,病人、家庭、社會只會落入三輸局面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06 Jan, 2022台灣社會近年在鐵路殺警案、桃園弒母案、屏東挖眼案等重大刑案後,對於原本就不甚了解的精神障礙者又多了一層恐懼。法務部在全民激動的背景下推動修法,試圖把原本最多被監護五年的精神病人強制住院/監護處分天花...

蔡宜文/在不穩定的世界裡戀愛,是一個「社會的」問題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3 Jan, 2022(※ 文:蔡宜文:七年級生,清大社會博士生,自由作家。)《為什麼不愛了》是一本相當工整的社會學理論書,雖然其主要探討、分析的現象為:「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的關係,但最終仍然回到了亙古不變的社會學問題...

電影如何回應我們這個時代?我的2021年度十大佳片
社會文化.彭紹宇:30 Dec, 20212021年告終,大疫時代即將邁入第三年,電影漸復甦,病毒雖未消滅,愈來愈多國家選擇與之共存,歐美春夏之後電影院解封,揮別2020年陰霾,商業大片輪番上陣,21世紀第二個十年開低,未來是否走高雖還是未...

如何面對全球大流行的COVID-19?陳建仁談台灣防疫經驗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30 Dec, 2021SARS帶來的啟示如同中研院廖俊智院長所說:「如何應付下一個大流行傳染病(pandemic),已成為當前科學機構關切的重點。」在COVID-19出現前,台灣學者對冠狀病毒並不陌生,例如中研院院士賴明...

江芝華/考古學讓我們得以介入:為遷移者說一個不一樣的故事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9 Dec, 2021(※ 文:江芝華,台大人類系副教授。)這是一本考古學家寫的民族誌,或者可以說,這是一本許多考古學家所稱的考古民族誌(archaeological ethnography)。不同於傳統的民族誌書寫,這...

王鼎棫/選舉激情過後——公民投票的健檢時刻(下)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7 Dec, 2021▍上篇:選舉激情過後——公民投票的健檢時刻(上)行政機關可否表示意見?依據《公民投票法》第17條規定,主管機關應於公民投票日90天前,公告政府機關對公投案的意見書;且主管機關應以公費,在全國性無線電...

「你不用太拼命!」回顧生命往事是一趟自我告解的旅途 ft. 淺堤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24 Dec, 2021(※ 文:CY,鳴人堂編輯)2020年6月,淺堤樂團發行他們的首張專輯《不完整的村莊》,隨後憑此入圍第11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搖滾專輯獎。迄今成軍六年的他們,於今年12月推出他們的第二張專輯《婚禮之途》...

公投過後,台灣環境運動下一步(下):台灣能源轉型難題
公共政策.蔡中岳:23 Dec, 2021▍上篇:公投過後,台灣環境運動下一步(上):政治現狀與公投制度今年四大公投中有兩項與能源、環境相關,在私下與人權運動工作者的閒談中,對方提到:「整個社會都在討論能源議題,應該很有受關注的感覺吧!」我...

公投過後,台灣環境運動下一步(上):政治現狀與公投制度
公共政策.蔡中岳:23 Dec, 2021因為疫情延宕至2021年末的公投在12月18日劃下句點,重啟核四、反對進口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移護藻礁等四案,同意票皆不達門檻,且得票數都低於不同意票,堪稱慘敗。而提案方有國民黨的立委、前主席、...

周逸濱、魯忠翰/成為一名優質Vtuber之前——先搞清楚相關著作權問題!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3 Dec, 2021日前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主辦「2021亞洲新媒體高峰會」專題演講,主題之一鎖定在Vtuber虛擬偶像。Vtuber全稱為「Virtual YouTuber」,也就是虛擬的YouTube...

新台南藝陣館——傳統與現代科技相會,台灣藝陣的新體驗
社會文化.顏瑞霆:22 Dec, 2021蕭壠文化園區位在台南市佳里區,館址原為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於明治38年(1905年)所興建的台灣第一個新式糖廠。2003年,蕭壠文化園區籌備處成立,整修糖廠遺留下的廢棄倉庫,將其改造成為展覽空間,於20...

吳冠緯/與人連結,乃以學識:台灣哲學家選讀——廖文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2 Dec, 2021夫智識分子,其學術的結合,不僅能貫通一切種族、信仰、地域、經濟之界限,並能以其結合性能對於立國基礎之態度,領導群眾,左右公民之團結。——廖文奎(1905-1952)人與人之間的往來交誼,從學術討論上...

疫情來襲下的高壓環境:從《瀑布》談時常被誤解的思覺失調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1 Dec, 20212020年初開始,新冠肺炎開始肆虐全球,大致上,除了北韓之外的地區,無一倖免。台灣也在今年5月因本土疫情爆發,首次進入三級警戒狀態,至今仍維持二級警戒。為因應國際疫情趨勢及不斷變種再變種的病毒,都尚...

「足球」與「人權」進行式:2022卡達世界盃的爭議與啟示
社會文化.丁桀:17 Dec, 2021近期備受矚目的大型運動賽會,除了上週提到的2022北京冬奧,另外就是將於同年11、12月登場的卡達世界盃。據今年2月分衛報報導,卡達自2010年取得世界盃舉辦權至今已有超過6,750件外籍移工死亡案...

軍用無人機改變戰爭模式,台灣能否建立應對之道?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6 Dec, 2021台灣新軍購的MQ-9原稱「收割者」(Reaper),是美國使用最普遍的無人機之一。由於反恐戰爭的需求, MQ-9可在空中保持長時間滯空,在目標區上空盤旋,當發現目標時,機上的光電系統可拍攝目標清晰影...

如果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審議民主」為何在公投裡缺席?
社會文化.許恩恩:16 Dec, 2021今年9月,剛進入疫情的趨緩時期,「開放政府週末論壇」找來教育部青年署公共參與組的科長與談。青年署長年推動如「青年好政 Let’s Talk」計畫,累積多年的人才培訓課程,以及審議民主觀念推廣素材,因...

就算重啟核四也要至少十五年才能發電!缺電與空汙怎麼救?
公共政策.蔡中岳:16 Dec, 2021糾纏台灣近三十年的核四議題,將在本週進行公投決定是否重啟。無論正反雙方都清楚,核四並非公投過後就能發電,支持核四者在公投過程中,從兩到三年後可發電,到最近一場的公辦意見發表會提出六年可發電的論述,然...
何冠霆/公投綁大選問題在哪裡:造成人民誤會,加劇政治惡鬥?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5 Dec, 2021(※文:何冠霆,關心台灣的政治發展,台灣新憲青年陣線發起人之一,目前正在台大國發所補充知識。)這次公投的四個題目中,有三題(反萊豬、重啟核四、護藻礁)與科學數據相關,雖然其資訊猶如很「硬」的大學必修...

眼見不為憑?Deepfake之雙面刃:兼論政治深度偽造規範之必要(下)
公共政策.吳維雅:14 Dec, 2021▍上篇:眼見不為憑?Deepfake之雙面刃:兼論政治深度偽造規範之必要(上)政治性深度偽造規範之必要性德州和加州成為美國各州中率先明文禁止意在損害政治選舉的深度偽造內容1。德州法律將意圖傷害或影響...

趙家緯、蔡卉荀/節能加三接——才是台灣的非核減煤路徑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3 Dec, 2021(※文:趙家緯,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面對氣候緊急,全球各國多以「2050淨零排放」為目標,提出短中長期的減碳路徑,台灣也不能例外。為了全面加速淘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