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的結果:共找到 2622筆 約 0秒
完成屬於自己的探險家大滿貫——南谷真鈴《成為更強大的自己》推薦序
公共政策.雪羊:19 Jan, 2018(※ 本文為《成為更強大的自己》推薦序,時報文化授權刊載。)為了成為南谷真鈴,為了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登珠峰是必要的過程。在南谷的視角中,我看見了一個為了更靠近自己的心、為了追尋真實自我的靈魂。我們都...

徒具形式的雪季管制,是增加登山安全,還是帶來更多危險?
公共政策.雪羊:17 Jan, 2018最近玉山開始雪地管制,不少登山人申請入山卻被退件,民怨四起。尤其下面兩起退件案例,更令人匪夷所思:知名登山家三條魚:雪訓證書過期(她是雪訓教練)知名雪訓教練小鬍子:人數不足三人(為了勘查雪訓場地隻身...

以「技職本位」討論技職教育,真的好嗎?
公共政策.黃偉翔:17 Jan, 2018通常社會談論技職,大多認為要增加更多實作課,更為貼近職場。站在這種主流意識上,任何改革只要表面看似不遵循這方向,就會被貼上「消滅技職」的標籤。但這樣究竟是為了國家整體發展而討論技職,還是以技職本位討...

恐龍法官製造公司——當戰場不在法庭
公共政策.王子榮:15 Jan, 2018「恐龍法官」一詞是從民國99年白玫瑰運動開始廣為人知,從此之後,便成為法官此一特定群體揮之不去的印記。同時,媒體在報導司法新聞時,一當判決結果不符合「社會期待」(沒判死刑、沒判重刑),「恐龍法官」便...

幸福路上:一部講述「迷惘台灣人」的動畫傑作
社會文化.鄭秉泓:12 Jan, 2018從2017年底到2018年初,短短的兩週之內,同時有《小貓巴克里》和《幸福路上》兩部台灣動畫長片相繼上映。《小貓巴克里》寫下睽違十二年台灣動畫長片再獲金馬獎提名的紀錄,至於《幸福路上》雖來不及報名這...

沈如瑩/寫作也是一種政治行為——光州事件改編小說《少年來了》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1 Jan, 2018以《素食者》獲得2016年「曼布克國際獎」(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的韓國作家韓江,另一部同樣備受國際矚目、以「光州事件」為主題的長篇小說《少年來了》近日推出中...

未完成的轉型路:台灣還是已開發國家?
時事觀察.二谷:11 Jan, 2018台灣勞動條件的議題,來自經濟持續低迷的問題,而「低迷」,基本上是轉型不成功的問題。這個「轉型」的定義,我認為是「從開發中國家轉型成為已開發國家」之後,無法維持已開發國家狀態的失敗。在二次大戰之後的數...

由搖滾飛地到異質空間:台北、北京的傳奇live house
社會文化.簡妙如:24 Jan, 2018(※ 本文摘自簡妙如(2017)。〈由搖滾飛地到異質空間:台北、北京的傳奇live house〉,《傳播、文化與政治》,6: 225-235)2012年7月15日的下午到午夜,台北的師大公園附近一家...

勞工的處境,就是你的處境——反思勞基法立法原則
時事觀察.賴伯琦:08 Jan, 2018據新頭殼報導指出,民進黨立委柯建銘等67人已正式提案,建議從本月5日到31日召開臨時會,處理包括攸關一例一休的「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此消息並不令國人感到意外,隨著修法而來的爭議,也在新年起始時...

新黨青年涉諜案:「反獨促統」是門好生意?
時事觀察.陳方隅:08 Jan, 2018沸沸揚揚的新黨青年軍搜索案,台北地檢署於一月二日偵查終結,查出「共諜」陸生周泓旭從2015年開始,與新黨青年組成「星火秘密小組」,籍此結識台灣軍方人員,拓展人脈。其中具體作法包括成立「燎原新聞網」,...

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雙重認同」止跌回升,是誰改變了?
時事觀察.陳方隅:04 Jan, 2018(※ 本文授權轉載自《菜市場政治學》)台灣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或者「都是」?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自1992年以來,定期追縱台灣民眾的重要政治態度趨勢。其中,台灣人/中國人的認同意識,在過去...

台北市那些曾「列冊追蹤」的文化資產,後來怎麼了?
公共政策.蕭文杰:04 Jan, 2018說起文化資產的「列冊追蹤」常讓人摸不著頭緒。所謂的「列冊追蹤」,在文資法中並沒有明確定義,不過引述台中文化局長王志誠的說法則是,列冊追蹤指「有文資價值,但還未有文資身分」。這樣說法頗為傳神,有點類似...

李娉婷/般般武藝,樣樣精通?——捕蜂捉蛇的大皮球動保員怎麼接?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03 Jan, 20182015年初,桃園市新屋保齡球館一把大火帶走了六位消防員的生命,使得消防業務被重新檢討,各地紛紛表示動物救援將回歸動保、農業機關,經過三年多的宣導及制度建立,多數民眾早已悉知拯救動物不再是消防隊的任...

勞基法修惡,誰替技職生喊話?
公共政策.黃偉翔:02 Jan, 2018回顧2017年,最大爭議事件之一就是《勞基法》再度修法,勞團與青年、學生團體等萬人響應的「1223反勞基法修惡大遊行」,是勞動部(行政院?)點燃的火;而另一邊的教育部,近年來不只用力推校外實習,更透...

新竹輕軌如何永續經營?借鏡日本富山輕軌經驗
公共政策.邱秉瑜:29 Dec, 2017新竹或將成為下個輕軌城市,而財務永續性是軌道運輸建設的主要挑戰。新竹可借鏡日本的富山輕軌,採公私部門合夥讓民間業者承擔營運盈虧,並為確保穩定的搭乘人口而規劃輕軌接駁公車、提供誘因鼓勵市民移居軌道沿線...

工時管制的必要性:從反勞基法修惡談起
時事觀察.賴伯琦:29 Dec, 20172015年8月26日,勞動部預告修正《勞基法》施行細則,宣告「砍七天假」的政策提出後,2016年還是總統候選人的蔡英文以「落實兩例假」為競選承諾並順利當選總統。隨後,全面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便在2016...

【百辯金剛】機車一定要兩段式左轉嗎?
公共政策.相對論 udn Debate:25 Dec, 2017本節目以直播形式增進與觀眾的即時互動,加入輕鬆的青壯世代談話趣味,保留「正反立場對抗」與「雙方時間對等」的辯論要素,是一部具有新時代公民對話性質、嶄新型態的「輕辯論知識性節目」。機車是台灣最普遍的交...

江湖路上多險惡——漂泊少年郎的自白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5 Dec, 2017溫青霖,十七歲,紀錄報告上顯示他國小六年級就開始出現偏差行為,國中一年級就開始一連串的觸法行為,最後,因為傷害、吸毒以及原生家庭功能不彰等等原因,他被少年法庭裁定安置輔導至今。 溫青霖只知道自己是北...

李柏翰/兒少的性與情感教育——要不要教?怎麼教?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9 Dec, 20172017年不太平靜——從《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到台大、世新校園的情殺新聞,陸陸續續發生令人惋惜的社會事件,讓人不禁反思:光是綿密的性/別法制,是不是不夠?後來關於性與情感教育的討論,很常看到《性...

一方風土養一方人——談北門社大經營權風波
社會文化.林吉洋:18 Dec, 2017台南歷史悠久的北門社區大學團隊,在12月5日招標評鑑結果落敗於一所私校,原有團隊失去承辦資格。對社大人而言,自1999年起以「解放知識、推動公民社會」為宗旨社大理想,如今可能淪為私校退場機制的犧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