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憲/養蜂真的能夠保育蜜蜂嗎?——談養蜂的誤解與挑戰
近年來,隨著食安問題頻傳、都市農耕興起,加上蜜蜂消失嚴重影響農業發展,想要養蜂、復育蜜蜂的人越來越多。然而,由於消費者對特定蜜源的需求,蜂農通常逐花而居,具規模的養蜂業者大都位處鄉村地帶,同時蜜蜂螫人的「印象」讓人避而遠之, 對蜜蜂的陌生與恐懼,始終是養蜂業一直以來脫不下神秘面紗的原因。
有些對蜜蜂生態行為不熟悉卻想要養蜂的人,以為擺一個空箱子就一定會有蜜蜂來築巢,只要有蜜蜂來築巢,就一定會有蜂蜜可以吃,甚至不需要照顧。而這樣「想擁有」的心態反而造成過度收捕野外蜂群,表面上是以「飼養」來復育蜜蜂,但在環境未獲改善、對蜜蜂生態行為一 知半解的情況下,這樣的心態與行徑反而會把蜜蜂養死。
養蜂熱的隱憂
養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屬於高勞力與高技術的傳統產業,民眾很難了解產業發展的狀況,也不容易判斷養蜂人的專業程度。
在過往,想要學養蜂只有少數幾個管道,一是師徒傳授,或是幾位養蜂同好聚在一起相互討論;二是參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舉辦「農民學院」開設的養蜂班;三是大專院校開設的養蜂學課程,在我們推動城市養蜂計畫以前,民間幾乎沒有長期性、專業性與系統性的養蜂課程——而在都會區首創、開辦的養蜂課程,是首次獲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非正規教育課程的認證。
實際上,臺灣有很多很出色、經驗豐富的養蜂前輩,不論是參加課程還是與同好交流會,透過學習能少走許多冤枉路,提升養蜂過程蜜蜂的存活機率。好的老師就像教練,除了要有數十年以上的實務經驗之外,也要有足夠的學理基礎與豐富的學、經歷背景,將自己的經驗轉化且設計出適合學生的學習內容,深入淺出、循序漸進,有組織、有系統地把理念與知識傳達給學生,並供適當的建議與正確的養蜂觀念。
如今,城市養蜂越加蓬勃、蔚為風潮,許多人加入推廣的行列,這代表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蜜蜂與其他蜂類的生存問題。然而另一方面,卻也發生一味的跟風,或不建全的知識傳遞,反而對文化與環境造成衝擊。
臺灣常見的養蜂種類
臺灣目前人為飼養的蜜蜂以西洋蜂和東方蜂為主,其中,西洋蜂優越的採蜜能力所帶來的高經濟價值,更是一百多年前日本人治理臺灣時從海外引進的原因。
種物的引進多半是基於人類的經濟需要,外來種的好壞是根據人類社會的需求來決定的,並非所有的外來種都有害,其實多數皆為對人類有益才會被人為引進。例如我們吃的蔬菜水果很多是外來種,我們真正需要小心防範的則是外來入侵種(Invasive Allien Species, IAS)的威脅。因此,在引進前必須有嚴格的風險評估,以免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衝擊。
同一種(species)的蜜蜂又有亞種(subspecies),甚至品種(race)及品系(strain)的區別,牠們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也都不同。西洋蜂有三十個以上的亞種,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經濟昆蟲,其中包含義大利蜂 (Apis mellifera ligustica)、高加索蜂(Apis mellifera caucasica)、歐洲黑蜂(Apis mellifera mellifera)與喀尼阿蘭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等重要經濟品種。在臺灣以義大利蜂最為人所知,數量也最多,其他三種蜂也曾引進到臺灣,雖然數量較少,但臺灣地狹人稠,蜂群分佈區域重疊,已有雜交的情形。
再者,臺灣的原生蜂種為東方蜂,東方蜂也有數個亞種,其中以中蜂(Apis cerana cerana)為最多, 日本人治理臺灣時也曾將日本當地的東方蜂——日本蜂(Apis carana japonica)——引進臺灣。由於文化的影響,一些人將分佈在臺灣的東方蜂稱為「臺灣蜂」,甚至希望加以正式命名。但是,昆蟲分類與命名非常嚴謹,必須在外部形態甚至分子鑑定上,經由一連串的調查、研究與分析後,才能拍板定案。
|
蜜蜂的挑戰
全世界有超過兩萬種以上的訪花性蜂類,蜜蜂只佔了其中的一小部份,各種蜂類有著不同的生態行為與外部形態,也因為複雜的地理、氣候條件等自然因素影響, 造就了豐富的生態多樣性。
蜂類族群仰賴蜜粉源植物,植物仰賴蜂類授粉,彼此相互依存。蜂種的採集行為因為體型大小、口吻長度、訪花習性、環境溫度、蜜源喜好程度而有差異。例如蜜腺較深的花朵,需要口吻較長的蜂類才能取得花蜜。
此外,又如東方蜂較喜好零星蜜源,西洋蜂喜好集中蜜源,而環境溫度底於10℃以下時,東方蜂外出採集食物的機率遠高於西洋蜂;即使是同一種蜂種飼養在同一地區,若粉源植物種類繁多,不同蜂群採集回巢的花粉種類也可能不一樣。東方蜂與西洋蜂的蜜源植物種類重疊,環境中缺乏蜜源植物時會相互競爭,如果大量飼養東方蜂, 環境中的蜜源植物如果沒有相對增加,東方蜂群之間一樣會發生競爭蜜源的情況。
事實上,蜜蜂目前遇到的挑戰除了蜜源植物不足,還有化學農藥、氣候變遷、病蟲害等問題。已有研究指出,益達胺造成蜜蜂學習力和記憶力降低,進一步造成族群瓦解。環境溫度會影響花朵的蜜腺是否分泌花蜜,這幾年氣候異常,越來越難掌握花況,即使養蜂技術再好,常常發生有花也不見得採得到蜜的情況。
而東方蜂近年來更受到囊雛病(Sacbrood Disease)感染肆虐,蜂群數大量減少,有些養蜂人因為不忍蜜蜂死亡,有時候會病急亂投醫,但囊雛病是一種病毒性的疾病,不該使用抗生素或來路不明的藥物,否則會使藥物殘留,造成環境負擔。
從防險疫的角度來看,相關學術研究及農政單位也呼籲暫時避免交易、人為搬遷、載送東方蜂群到外縣市採蜜,以免病毒透過人為傳播,使健康的蜂群受到感染。我們也要注意染病的弱群很容易被盜蜂搶食,進一步造成病情傳播。東方蜂與西洋蜂近距離混養在蜜源缺乏處時可能會發生盜蜂行為,導致蜂群死傷,增加病原傳播的風險。
養蜂是把鑰匙,重啟人與環境的關係
蜂產品在農業生產佔很重要的地位,想要養蜂、採收蜂蜜是人之常情,就像從事都市農耕的人很多是為了吃到無化學農藥的蔬菜,進一步藉由親身接觸、重新認識人與土地間的關係,而且透過分享與共學,可以改善都市的冷漠與疏離。
但我們必須認識到的是,單純只靠養蜂,環境不會變得更好;越旺盛的蜂群能飛的更遠、採集更多的蜂蜜與花粉,但當環境不當使用化學農藥,蜜蜂也更容易中毒而死。我們推動城市養蜂的重點是要跳出「養殖」、「採蜜」的框架,不要只看到技巧與技術,還要看到背後的人與環境的關係,以及人與人的關係。
蜜蜂就像一把鑰匙,在接觸蜜蜂的同時,去關心更多物種的處境與環境的變化。若養蜂人能夠做好蜂場清潔與管理,避免盜蜂,具備正確的防疫觀念,蜂群感染病蟲害時不要濫用藥物, 掌握用藥安全,不論是否養蜂,每個人盡力改善所處的環境,增加環境中適宜的蜜、粉源植物,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支持友善土地所生產的農產品,才能夠真正保護蜜蜂。
|
- 文:蔡明憲,社大養蜂計畫發起人、臺北市社區園圃推廣中心顧問、松山社大、 松山區農會、台北市農會、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花蓮樸門永續鄉村學校、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新北市政府動保處、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處「臺北e大養蜂」課程講師,曾赴澳洲 從事養蜂工作。透過「城市養蜂 Urban beekeeping」粉絲頁傳達蜜蜂、獨居蜂與各種蜂類正確的知識與觀念,建構人文與生態的網絡,重新找回人、蜜蜂與大自然的連結。
- 更多蔡明憲:Web|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