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碩/城市養蜂,是為幫助蜜蜂還是滿足自己?
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人類無法活超過四年。
故事的開端,就從愛因斯坦從來沒說過的這句話開始吧。此話也許只是某大師在一場閒聊中不經意說出來的玩笑話,不知不覺已成為現今各界對「蜜蜂保護」上最重要的關鍵宣言,相信這也是以訛傳訛最好的範例之一。近幾年來在台灣迅速升溫的城市養蜂熱,更有不少人以這句話為在自家陽台養蜂來背書。
確實,蜜蜂在人類的生活中佔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全世界超過75%的農作物是仰賴蜜蜂授粉,而且蜜蜂所產出的蜂蜜、花粉、蜂王乳,也擁有龐大的商業市場。同時,在食安疑慮的陰影下,大家對市面上流竄的假蜜不再信任,有民眾覺得自家養的蜜蜂才能確保收成真蜜,城市養蜂就順勢形成了一股熱潮。
對在城市裡養蜂的誤解
由於越來越多媒體採訪各地的「城市養蜂專家」,讓許多人誤以為養蜂很簡單,只要買好蜜蜂放在陽台上,牠們就會自己變出蜂蜜來。不少初學者便這樣買來蜂箱後逕自擺在陽台,然後這才發現蜜蜂慢慢死光,而且連一滴蜜都沒吃到。
其實,城市養蜂是一個相對困難的技術,蜜蜂並不是狗、貓這類的寵物,如果沒有學習過「蜂群管理」的技巧,很可能造成左鄰右舍或是蜜蜂的困擾。飼養蜜蜂必須學會了解蜜蜂的習性、以及管理蜜蜂的群勢,國內外城市養蜂最常發生的問題就是當你沒有注意到蜜蜂要分蜂(群勢變旺,有新蜂王出台),結果上千隻蜜蜂飛到隔壁人家造成恐慌。其次,是誤以為把蜜蜂的蜂蜜喝光,不用照顧牠們自己也能越冬,結果你的蜜蜂就真的當面死給你看。
除了這些比較明顯的問題外,還有個大部分人都會搞錯的概念。許多人提及,他們之所以在城市裡養蜂,是為了改善城市環境以及花草樹木的授粉率,然而,這個觀念完全是本末倒置的。事實上,飼養蜜蜂並不會改善城市環境,而是環境本身改善了,蜜蜂自然而然就會回到我們身邊來。
城市裡一直以來都有許多不同的授粉生物與我們共同生活著,卻在人類過度開發後,這些原生授粉者漸漸地被我們趕往城市的角落。也因為大樓的興建、城市綠地減少,開花植物也減少了,影響這些授粉者的食物來源。
就像是在我們的城市裡,原本就住著許多相對溫馴的原生種蜜蜂:東方蜂(Apis cerana),以及多種的獨居蜂,如果我們願意先從改善環境著手,保留更多綠地、減少破壞原生植被,增加這些授粉者的棲地環境,就能夠讓這群生物可以安穩的生活下來。
此外,目前城市養蜂的蜜蜂大多是從蜂農手上買來的,而蜂農最大宗飼養的蜜蜂其實是日據時代引進的外來種:西方蜂(Apis mellifera),這有什麼問題呢?
簡單來說,如果有一百個民眾想在台北市嘗試城市養蜂,每人各買一箱的話,那就有一百箱外來的蜜蜂進駐台北市,與原生的授粉者搶食城市裡本就為數不多的蜜源植物。在龐大的競爭壓力下,很可能將嚴重排擠原生東方蜂與獨居蜂的生存,甚至西方蜂也沒辦法順利採集足夠的食物,最終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養蜂是好玩、興趣還是想改善環境?
總結來說,本文想強調的並不是不能做城市養蜂,而是要先想清楚為何而做?是基於好玩的心態?還是興趣?或是想藉由蜜蜂改善環境?
如果是興趣,建議可以跟有經驗的蜂農或是養蜂團體學習至少一至兩年的技術,當你已經可以操作管理蜜蜂群勢、知道何時分蜂、何時該餵食糖水或花粉、知道蜜蜂的蜜源植物(如果你認為芒果開花是蜜蜂授粉的話,拜託你不要養蜂)的時候,再來做城市養蜂也不遲。
如果是希望改善環境,建議你先從種植授粉者喜歡的植物開始,當家家戶戶都準備一定數量的蜜源植物後,巷弄就會形成一個適合授粉者的食物廊道,這個時候,這些小生物們自然而然就會回到你的身邊。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蜜蜂或其他的蜂類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危險可怕,若你感到可怕,或許真正的原因在於我們對這些生物的認識不足,以錯誤的方式與牠們相處,那結果當然就是噩夢一場。
如果可以,讓我們試著去了解這些生物的生活方式,以及牠們的行為所代表的意義,如此就可以減少沒事打1999叫人來撲殺住在家裡陽台的東方蜂巢,然後又拍蜜蜂訪花照,貼在臉書上不忘一句「蜜蜂真的很重要」這種雙重標準的假文青模式囉!
- 作者:王庭碩,COME BACK toME共同創辦人。藉由「城市養蜂是Bee要的」粉絲頁以圖文的方式傳達獨居蜂與蜜蜂的正確知識與觀念,同時也讓台灣成為全亞洲第一個利用獨居蜂旅館改善原生蜂類棲地的國家。
- FB|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