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機與白海豚:綠能發展與生態保育之難 | 動物當代思潮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離岸風機與白海豚:綠能發展與生態保育之難

以台灣為名且珍貴的台灣白海豚,2008年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現今僅存不到70隻。 圖/路透社
以台灣為名且珍貴的台灣白海豚,2008年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現今僅存不到70隻。 圖/路透社

2015年科學期刊《Zoological Studies》的研究指出,台灣西海岸的白海豚因地理區隔的緣故,造成與普遍認知的中華白海豚有著顯著的外觀及骨骼構造的差異,在演化上已確認屬於台灣特有亞種,因此正式更名為「台灣白海豚」。

然而,這個以台灣為名、如此珍貴的稀有物種,2008年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現今僅存不到70隻了。目前我國看似擁有2002年頒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但從海豚數量日益遞減的情形來看,很明顯的,野生動物保護政策缺乏的其實是「決心」,而「不只是」棲地的劃設;更何況保育團體七年多來不斷呼籲政府劃設,卻始終被以「海豚會轉彎」的態度視之,至今保育棲地仍付之闕如。

既然名為「特有」,就不難理解,台灣白海豚長久只能棲息於台灣海峽東岸(亦即台灣西海岸)淺層不到30公尺深的海域,如此與人類活動極度緊鄰的結果,生存勢必遭遇多重威脅。諸如:西海岸不僅有人稱「中部粽」的大量消波塊,包括陸地河川也嚴重水泥化,造成浮游生物減少,影響整個海洋生態系;還有棲地不斷開發工業區,造成魚類洄游中斷,食源缺乏;工業區也帶來污染,近岸幾已無魚;魚類資源缺乏下,部分漁民違法使用流刺網,「死亡之牆」無差別捕撈所有海中生物,白海豚也無法倖免。在如此多重危機下生活,有些白海豚死亡經過病理解剖,發現都有長期空腹的現象;即便大難不死,幾乎被目擊到的每隻身上也都有流刺纏身的傷痕。 

台灣白海豚有五大生存威脅,棲地消失、汙染、非友善漁法、淡水流量減少,最後是水下噪音。這種只在台灣海岸獨有的特殊物種,家園環境劣化又無處可去,前途已充滿艱險,在此危急存亡之下,除了前述種種侵逼,如今又雪上加霜,將要面臨政府計畫在海中建置數百架風機,也就是噪音的嚴峻挑戰了。 

流刺網無差別捕撈所有海中生物,白海豚也無法倖免。即便大難不死,被目擊到的白海豚身上也都有流刺造成的傷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流刺網無差別捕撈所有海中生物,白海豚也無法倖免。即便大難不死,被目擊到的白海豚身上也都有流刺造成的傷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內保育團體、甚至許多國際研究專家對此都感到憂心忡忡。對於生活在陸地上,看海生館鯨豚表演還會大聲鼓掌叫好的人類,應該有所不知,自己發出的噪音對鯨豚是多大的虐待,因為,鯨豚需要靠聲音來定位、遷徙以及覓食,生理構造對噪音特別敏感,尤其噪音在水下及海底具有放大效果,因此,即將啟動的風機開發案中,有關離岸風機之建制與運轉的部分,如何避免噪音干擾的威脅,將是一個人類與海洋生物共同面對的新課題與新挑戰。

究竟風機建造的場址應該距離白海豚棲地有多遠,方可減少對其存續之威脅?事實上,根據國外研究,離岸風機對海豚的噪音傷害,從建造階段就開始了,包括:施工期打樁的海底噪音、施工船的頻繁往返、纜線的鋪設、運轉期產生的水下噪音等等。

因此,政府實應於風機開發前,進行示範機的營造期/運轉期的噪音模擬監測,來制定出後續完善的風機建造計畫,以避免「生態保育」與「永續能源」之發展形成兩相牽制的局面。去年底就有海洋工程學者建議,打樁點方圓750公尺為禁區管制範圍,1500公尺為監測點;另有海洋大學教授表示,應該用更審慎的方式,放大監測範圍。

然而,即便環保署對風機開發提出許多規範,但風機距離白海豚棲息地僅短短500公尺,而對水下噪音極為敏感的鯨豚來說,影響更高達80公里!況乎白海豚已被國際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尤其,我國對白海豚的調查與行為模式也都一知半解,對風機開發對保育的影響更是缺乏實務經驗,就有專家表示,噪音對鯨豚的殺傷力一般人很難想像,牠們可能不被風機的噪音「吵死」,也會因噪音之故「餓死」,甚至受噪音震波「內傷而死」。

目前國內NGO團體與學者專家面對這起離岸風機開發案仍持續奔相疾呼。去年底經過環評,原距離白海豚棲地500公尺的規劃已調整為1000公尺、開發區塊會優先從航道外側開始、打樁緩啟動從20分鐘提高為30分鐘等等,但環團皆表示以國外經驗來看,台灣這些減緩水下噪音的措施並沒有多大用處。

國家亟待發展綠能,但該如何發展,才能與海洋保育獲得兩全其美的雙贏?風機開發已成勢在必行之局,但如何開發,才能順利避免或降低對海洋生物的衝擊?我們的海洋環境持續劣化,又該如何才讓僅剩的60幾隻台灣白海豚,族群量回復到100隻的安全範圍,從「極度瀕危」降至稍能喘息的「瀕危」?這是一條很難的路,且台灣還有很長的距離有待努力。

國家發展綠能,但該如何發展,才能與海洋保育獲得兩全其美的雙贏? 圖/海豚保育協會提供
國家發展綠能,但該如何發展,才能與海洋保育獲得兩全其美的雙贏? 圖/海豚保育協會提供

【離岸風機.聲學.台灣白海豚保育國際論壇】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將在今年4月18日,邀請國內外各領域的學者專家,舉辦「離岸風機.聲學.台灣白海豚保育國際論壇」,針對這起風機開發案獻策。論壇後,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將會據此結論撰寫一份「離岸風機 vs. 瀕危的台灣白海豚」的白皮書,最終還會由與會專家根據這份結論報告,於國際會議或期刊發表SCI論文,為台灣的白海豚保育提高國際能見度,推廣環境外交。

  • 時間:106年4月18日09:00 - 18:00
  • 地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進修推廣學院(圖書館學院)一樓演講堂
  • 報名:報名表(活動全程免費)

圖/社團法人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
圖/社團法人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