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熊熊大師有約】從獵捕到與共存:加拿大卑詩省人熊關係演進史 | 動物當代思潮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與熊熊大師有約】從獵捕到與共存:加拿大卑詩省人熊關係演進史

Revelstoke小鎮不時會看到棕熊。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Revelstoke小鎮不時會看到棕熊。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你是否曾看過熊悠哉晃過小鎮街道的影片?又或者是熊誤入垃圾桶,警察或保育人員小心翼翼上前解圍?對許多台灣人來說,這些情景大概相當陌生,不過在加拿大卑詩省的不少城鎮裡,這就是日常。

研究棕熊超過30年的學者Bruce McLellan笑說:「在我住的城鎮(Revelstoke,中譯雷夫爾斯托克)有很多熊,我的孩子晚上晚回家,我們不會擔心他們跑去喝酒,反而擔心他們遇到母棕熊和小熊。」

卑詩省,也譯為英屬哥倫比雅省(British Columbia),是加拿大最西部的省,緊臨太平洋,當地人口少、地形崎嶇多山,人口多集中在溫哥華等南邊城市。分布在卑詩省的熊有兩種:棕熊和美洲黑熊。

卑詩省——或者該說北美洲——的人熊共存並非一蹴可及,甚至到現在也依然走在平衡木上,不時仍有獵捕爭議、人熊衝突。

從古自今,人類和動物似乎總在一場拉鋸戰上,人類版圖的擴張,彷彿預示了過度獵捕、棲地破壞的災厄;當人熊生活領域重疊時,也不時會出現熊破壞作物,乃至傷人的事件。

而又是什麼原因,讓卑詩省的居民能夠與棕熊能邁向共存?「不是靠熊來救熊,而是人的態度來決定。」Bruce McLellan以自身30年的經歷,佐以歷史資料,娓娓道來這段超過2、300年的人熊故事。

卑詩省地形崎嶇多山,有棕熊和美洲黑熊分布,圖片中為棕熊。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卑詩省地形崎嶇多山,有棕熊和美洲黑熊分布,圖片中為棕熊。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西進、淘金熱、蓋鐵路,棕熊分布範圍縮減

1800年代,棕熊大多分布於北美洲西部,東部雖然有找到化石,但沒有見到棕熊;而西岸儘管有食物來源,棕熊數量也有限。Bruce McLellan推論,早期棕熊分布應該受原住民生活範圍影響,從原住民的圖畫中熊齒項鍊可得知,當初原住民跟熊是有互動的。

改變了棕熊命運的歷史事件,莫過於地理大發現,歐洲人來到北美洲後,先落腳東部,之後逐步西進,隨著歐洲人拓展領地,原住民和自然生態都受到了影響。

其中,1804年時,Meriwether Lewis和William Clark在西邊海岸待了一個冬天,路途上獵捕了43隻棕熊。Bruce McLellan認為,這件事或許預示了接下來的棕熊命運。

淺紅色為棕熊1800年代分布,深紅色為2017年分布,年份為各地棕熊絕跡的時間。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淺紅色為棕熊1800年代分布,深紅色為2017年分布,年份為各地棕熊絕跡的時間。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18世紀中期,淘金熱襲捲北美,從一開始的加州蔓延至現在卑詩省的範圍,當時還沒有「加拿大」這個國家,卑詩省地區也不屬於英國殖民地。在這期間,很多人從世界各地前來,並大量射殺當地野生動物,包含棕熊、狼、美洲獅。

1885年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橫貫加拿大,移動的便利性大幅提升,不再需要靠馬匹橫跨加拿大。然而隨之而來的開發、人口增長,也造成了人跟熊在食物、畜牧上的衝突,導致更多棕熊被殺害。

於是,在人類佔據北美洲大部分的土地後,棕熊開始在部分地區絕跡,美國中北部最後目擊棕熊的時間是1897年,加州是1924年,墨西哥是1962年。1979年,科羅拉多州最後一隻棕熊被殺死。

西部開發後,棕熊大量被獵殺。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西部開發後,棕熊大量被獵殺。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狩獵規定逐步收緊,人熊關係逐漸改變

1922年到1931年期間,人們對獵食性動物普遍抱持不友善的態度,卑詩省政府甚至提供獵殺野生動物的賞金,總計殺死3千多隻狼、近4千隻的美洲獅,還有7千隻老鷹。

萬幸的是,當時狩獵「有害動物」的計畫不包含棕熊,且因為政府認定棕熊是有價值的動物,而出現一系列針對棕熊狩獵的規定。

1919年,政府訂定狩獵規定,表示棕熊是吸引外地獵人的主要獵物,因此有保護的價值,限制每人一季的棕熊捕獲數為3隻。1964年更強制獵捕棕熊必須事先申請,並預付5塊錢。1968年則禁止以誘餌誘捕熊,並格外保護母熊及幼熊。

Craighead兄弟開放垃圾場,讓熊到垃圾場找食物。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Craighead兄弟開放垃圾場,讓熊到垃圾場找食物。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另一個轉捩點來自美國的影響。這必須先拉回1959年,當時生態學家Craighead兄弟在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工作,他們開放垃圾場,讓熊到此尋找食物,引來許多人圍觀,相當引人注目。

然而,1967年8月12日晚上,兩個年輕女性在同一晚、不同地方被棕熊殺死,引起軒然大波,在這之前,1872年到1967年間只有3人因棕熊攻擊死亡,有兩人還是因為主動挑釁。

熊傷人事件震驚北美洲,美國國家公園迅速關閉垃圾場。Craighead兄弟對此提出反駁,認為關閉垃圾場後,棕熊會進入露營地而被射殺,最後走向滅絕。其後,美國國家級的科學調查組織開始追蹤棕熊後續狀況,1975年,棕熊被美國列為瀕危物種。

這件事影響了加拿大,卑詩省1976年再度收緊狩獵規定,開始以抽籤發放狩獵許可,控制獵捕棕熊的人數,並進行入園管理、道路管制。

除了制度外,大眾對動物的態度也逐漸改變,1942年《小鹿斑比》電影影響了人們對動物的觀點,將人們所關注的價值,擴及動物的生命。1975年,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出版《動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動物權運動於焉展開。

Bruce McLellan於自家後院看到的黑熊。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Bruce McLellan於自家後院看到的黑熊。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創立Bear Awareness,減緩人熊衝突

隨著熊類保育漸受重視,「是否完全禁止狩獵」成為近幾十年最大的議題。偏向動物權立場的人認為,如果繼續狩獵,棕熊可能會絕跡;然而在真正會發生人熊衝突的城鎮,要停止射殺棕熊並不是那麼容易。

Bruce McLellan以自己居住的Revelstoke為例,在改善人熊衝突之前,Revelstoke每一年平均有12隻棕熊、40隻黑熊被射殺或移往他處。後來,一位保育人員在城裡射殺母黑熊,並因此被起訴,這件事讓居民真正開始重視這個議題。於是,當時在卑詩省森林局(Forest Service)工作的Bruce McLellan和當地社區辦公室共同創立Bear Awareness(熊倡議),並邀請市長、聯邦警察、國家公園、非營利組織等一齊參與委員會。

他們設置了經營管理協調員,處理人熊衝突,針對垃圾場、果園設置規範,改用防熊的垃圾桶,並移除部分果樹,避免熊隻闖入;同時也發起各種教育計畫,讓居民更認識熊,學習與熊共存。在行動展開後,被射殺的熊隻數量有效減少,現在如果到Revelstoke,會發現有許多棕熊雕像,這些雕像正是為了彰顯人與熊的共存。

Revelstoke的計劃影響了其他卑詩省的城鎮,逐漸改變了人熊關係。再加上當時許多公民針對林業管理、挖礦、資源管理發起不合作運動,迫使政府推行國土計畫,劃分保護區和可開發的區域,也間接對熊的族群產生正面影響。

Revelstoke棕熊雕像。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Revelstoke棕熊雕像。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保護森林的不合作運動。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保護森林的不合作運動。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卑詩省現在有多少熊?

1977年,卑詩省第一次預測棕熊數量,指出全省約有6,600隻棕熊——然而Bruce McLellan認為這個數字並不精準,他和其他學者以生態製圖等方法進行族群估計,並於1990年發表結果:卑詩省有超過13,000隻棕熊。但這個數字亦受到他人挑戰,部分獨立研究者質疑6,600到13,000的差距不合理,更有學者指出卑詩省應該只有3,000隻棕熊。

1990年代中期,卑詩省政府開始對棕熊制定具體保育策略,並與Bruce McLellan等學者合作盤點棕熊,期望得到更準確的數字。一開始學者們苦於計算方法,他們曾使用家庭攝影機拍照追蹤繫掛無線電項圈的熊隻,藉此預估數量,但效果不彰。

好在,突破點總是意想不到地出現。一次與研究生喝咖啡時,他們討論到可以用小熊DNA來找爸媽,更重要的是——DNA可以從熊毛獲得!

之後,Bruce McLellan和夥伴改變作法,用熊毛陷阱來取得DNA,重新估計族群數量。1996年之後,他們持續使用這個方法計算棕熊的數量,目前他估計在卑詩省有15,000隻棕熊,可以說棕熊的族群未來相當樂觀。

熊毛陷阱。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熊毛陷阱。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目前棕熊主要分布的地點。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目前棕熊主要分布的地點。 圖/Bruce McLellan《與熊熊大師有約》簡報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熊關係探討無止盡

計算方法更新後,依然有一些人不認同Bruce McLellan等人的研究方法,包含原住民團體、反熊狩獵的組織。Bruce McLellan質疑,雖然這些團體公開的說法是,禁止狩獵是為了環境的永續,但事實上,他們只是為了將狩獵熊貼上不道德的標籤。

他更戲稱住在都市的動物權人士為「Cappuccino people」(意指這些人在都市喝著卡布奇諾咖啡,不了解真實情況),並針對部分人士「68%到84%的棕熊生活範圍,都該完全禁止破壞生態的活動,並完全禁止狩獵」的言論,提出批判:「這樣等於是禁止整個省伐木、採礦。」

Bruce McLellan也厭惡部分媒體傳遞不實的錯誤訊息。舉例來說,過去有報導以聳動的方式稱,「政府容許獵人殺害50%以上的母棕熊」,但事實是,在所有被獵殺的棕熊中,有50%是母熊。這樣的報導,顯然誤導了民眾的看法。

當然,禁止狩獵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議題,正如2000年後,加拿大政府也幾次反覆「完全禁止狩獵」、「重啟狩獵」的循環。社群網站盛行後,狩獵熊隻的照片一再點燃戰火,也有些明星公開主張反對狩獵。將來這個拉鋸戰會怎麼發展,還很難說。

動物議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道德底線、價值觀念、利害關係,這或許正是議題無法快速推進的原因。

加拿大卑詩省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從無限制獵殺棕熊走到人熊共存,未來的路要怎麼走,或許唯有透過更多的討論、溝通,才有辦法在歧見中凝聚共識並找到新方向。

※ 本文改寫自2019年11月10日於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之《與熊熊大師有約》系列講座,講者Bruce McLellan講題「A History of Grizzly Bears and People In BC, Canada」。

圖為位於英屬哥倫比雅省庫特尼國家公園裡的小熊。 圖/新華社
圖為位於英屬哥倫比雅省庫特尼國家公園裡的小熊。 圖/新華社

▍《與熊熊大師有約》系列講座

  • 《與熊熊大師有約》主辦單位:IUCN SSC BSG,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 講者:Bruce McLellan,加拿大卑詩省森林管理局(British Columbi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Branch and Fish and Wildlife Branch)任職、卑詩大學兼任教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熊類專家群組之權責代表。
  • 報導撰文:李奕萱
  • 校稿人:黃美秀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