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倫敦海外賽現場觀察:進軍歐洲市場的野心能美夢成真嗎?
「人生能有幾次在海外觀賞美國職棒大聯盟的機會?」這是加拿大友人在某天晚間傳訊邀約的其中一條訊息,也是讓原先興趣缺缺的我決定購票前往倫敦系列戰的主因。相信每位棒球迷,或多或少都有前往美國一睹頂級職業棒球賽事的夢想,但可能礙於工作、財務、語言、健康等因素限制,總難在人生清單上記上這筆。
我過去也和眾多棒球迷相同,總差那臨門一腳就能完成人生其中一項里程碑,今年有幸參與大聯盟聖路易紅雀與芝加哥小熊的倫敦系列賽在6月25日的第二場賽事。除見證大聯盟在後疫情時期再次回到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的韌性,以及摻雜美國與英國運動文化的球場氛圍,也意識到大聯盟趁著今年世界棒球經典賽的熱潮,一舉拓展歐洲市場的強烈決心。
作為參與週日賽事的眾多觀賽者之一,我將從商業、運動文化、球場空間、賽事體驗、以及永續發展等面向,與讀者分享參與倫敦系列賽的一些想法。
擴張歐洲市場版圖: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2019年首屆倫敦系列賽開打吸引超過十一萬球迷入場,加上2023年英國棒球代表隊在經典賽事贏得歷史首勝,英國倍數成長的球迷,與深具市場及國際競爭潛力,早被大聯盟主席羅伯.曼佛(Rob Manfred)與營運策略長克里斯.馬里納克(Chris Marinak)認為是美國職業棒球前進歐洲市場的試金石。下一步更希望在捷克、德國、法國、及荷蘭等歐洲國家舉辦類似的海外系列賽。
然而,大聯盟拓展歐洲轉播市場的速度緩慢已不是新聞,藉助2019年洋基與紅襪在倫敦系列賽的成功,大聯盟也接連與英國廣播公司(BBC)與BT Sport達成轉播協議,近期兩家轉播公司也在2022年延長轉播合約,除了得同時轉播倫敦系列賽之外,BT Sport在2023年賽季也將保持每週至少轉播八場大聯盟賽事的安排。
看似順利的歐洲擴張計畫,卻未反映在今年紅雀與小熊的倫敦系列賽收視成績。週六賽事在美國FOX的平均收視率為1%(約為一百八十萬用戶)、週日在ESPN的平均收視率則為0.7%(約一百一十七萬用戶),不僅低於2019年洋基與紅襪在倫敦系列戰的1.9%(約兩百八十六萬用戶)與1.4%(約兩百零六萬用戶),甚至不敵同個週末太空人與道奇系列戰的平均收視率(分別為週六1.05%以及週日1%)。
除推測今年倫敦系列賽受對戰組合及季賽成績影響,大聯盟得嚴肅看待海外賽的「市場蜜月期」。尤其,面對眾所皆知的美國本土球迷年齡層的老化,不禁好奇大聯盟如何吸引歐洲年輕族群,突破以足球為尊的歐洲市場版圖。
棒球在英國?運動文化的共融契機
美國知名體育主播丹.派翠克(Dan Patrick)以大聯盟在愛荷華州舉辦的「夢田之戰」與大聯盟倫敦系列賽相比,他評價後者只是一場「新奇的運動秀」。他指出球迷或許能理解夢田之戰背後的運動文化意涵,但可能不能瞭解在倫敦舉辦系列賽與「大笨鐘」之間的關連,所以不清楚美國棒球要如何深耕英國。
百年前,英國包含熱刺、兵工廠、諾丁漢足球俱樂部都曾短暫推廣過棒球運動,但後續發展後繼無力,除了失去在地推廣者之外,另一個原因是當時民眾普遍認為棒球過於強調「英雄主義」,參與巡迴表演賽事美軍只為追求個人表現而失去運動家精神。舉例來說,熟悉板球運動的英國民眾認為,棒球投手應該要給更多打擊機會,讓守備成為賽事亮點,而非投手獨扛大局,成為賽事焦點。
棒球與板球在百年前分道揚鑣,在今年度倫敦系列賽卻出現不同詮釋。首場賽事開球儀式,英國板球代表隊成員詹姆斯.安德森(James Anderson)與澳洲板球代表隊奈森.里昂(Nathan Lyon)共同投出第一球,為英澳二國百年灰燼盃(The Ashes)炒熱氣氛外,英國《衛報》認為這是讓棒球與板球文化共融的起點,也令人想起英國板球紳士唐.布萊德曼爵士(Sir Don Bradman)與美國棒球之神貝比.魯斯(Babe Ruth)過去因運動萌生的友情與敬意。
我在前往倫敦體育場的地鐵裡,無意間聽聞幾位棒球迷與板球迷相互交流觀戰的重點,以及兩項運動同與不同之處。或許,倫敦系列賽正如丹.派翠克所言是場「去脈絡化」的運動賽事,但它同時也正在創造「跨國交流」,形成新的「運動文化」。
倫敦體育場的空間改造:從足球場到棒球場
將一座職業足球場改造成大聯盟等級的棒球場需要多長時間?一個月還是兩個月?正確答案是:「十八天。」
美國職棒大聯盟場務專家莫瑞.庫克(Murry Cook)吸取2019年倫敦系列賽的場地改造經驗,尋找更有效率、耐用的施工方法。他投入四百名具場務經驗的人員,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滑岩區進口345噸大聯盟專用土,法國進口十四萬四百平方英尺的人工草皮(約等於半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面積)。
即使,棒球場改造完成到還原僅五天時間,庫克承諾會將投入場地改造的所有材料存放在倫敦體育場的倉庫,待明年系列賽繼續使用。不僅如此,庫克提及改造倫敦體育場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將一座方正的足球場,改造成適合「球員使用」及「球迷觀賞」的棒球場地。
庫克結合2019年球隊、球員、以及球迷使用場地的反饋,重新規劃一三壘座位區,縮減內野界外區範圍,拉近內野座位席次與場地的距離,提升觀賽品質;為提供更具可及性的商品服務,也在場內新增十處酒吧供球迷使用。不僅如此,庫克維持在左右外野兩側設置投手牛棚區,但決定加長左中右外野全壘打牆的距離,一掃過去被譏諷為小球場的陰霾。
即使2023年和2019年票價相去不遠,但十八天的驚奇改造,著實令人嘆為觀止。反觀,新竹棒球場在去年地方選舉被現任市長高虹安譏諷為「大秘寶」,選後上任已逾半年,就連5月底送往美國的土壤檢測至今也不明其原因,令人感嘆台灣球場永遠除了政治口水,還是政治口水。
球迷朝聖:倫敦系列賽事觀察
若提及倫敦系列賽三件最值得分享的事情,我會說是「多元的棒球認同」、「運動的文化融合」、以及「加油文化的再詮釋」。
首先,系列賽標語為「老對手,新球場」(Old Rivalries, New Stadium),意圖將賽事主軸定調在紅雀與小熊之間的對決。確實,一路從倫敦市區到比賽現場,途中隨處可見兩隊球迷相互吐嘈的有趣畫面。當抵達現場後,卻發現為數不少穿著水手、天使、雙城、老虎、洋基、紅襪、藍鳥等隊伍球衣的球迷帶著家人朋友前來。我認為,這場系列賽事比起對戰組合,更重要的是讓棒球迷齊聚,一手托著啤酒或軟性飲品,一手拿著熱狗或漢堡,在場中大快朵頤,與一同分享這難得的倫敦棒球時光。
其次,比賽現場時不時能聽見DJ播放義大利歌手加拉.里扎托(Gala Rizzatto)的"Free From Desire"、蘇格蘭樂團普羅克萊門兄弟(The Proclaimers)的"I'm Gonna Be (500 Miles)"等在英國足球場內在熟悉不過的應援歌曲。當現場響起美國歌手尼爾.戴門(Neil Diamond)膾炙人口的歌曲"Sweet Caroline",更讓場內近六萬名球迷瘋狂一同合唱。這首跨越國界,連結足球與棒球的經典歌曲,我認為都是現場DJ意圖帶起倫敦體育場內熱鬧的氛圍,提升球迷的參與程度的實例。
最後,比賽現場雖不如亞洲職業棒球設有特定應援席次,或者是啟用啦啦隊帶動現場氣氛,但卻也在左外野處設置樂團舞台,於攻守交換期間表演歌曲,不讓賽事進行有一絲沈默的時間。當賽事進行到七局逐漸白熱化之際,可以發現外野球迷自發性發起波浪舞,連帶著鼓動幾位熱情球迷帶頭喊出對支持球隊的應援口號。我認為,加油文化的「本質」討論值得深究,但回歸到賽事根本,各類球迷對於賽事的喜愛心情,都會持續詮釋,轉化加油文化在職業賽場上的意義。
倫敦系列賽之外:運動永續發展的難題
早在本屆系列賽事開打前,大聯盟官方協同選手工會就已宣布2024年紐約大都會及費城費城人將移師倫敦進行為期兩天的系列賽事。倫敦系列賽能否成為英國每年固定的運動盛會,這點還有待時間考驗。值得讀者關心的,反倒是在光鮮亮麗賽事之外,被鎂光燈忽視的倫敦居民日常生活情境。
過去,倫敦體育場修建作為奧運主場館時,倫敦奧運籌備委員會承諾會提供鄰近衰頹社區帶來更新,並且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以及興建可負擔的房屋。不過,十年過去了,曾經的「政策牛肉」,已是「跳票鐵證」,詡做「都市再生」與「可負擔房屋」的倫敦東村與斯特拉特福地區如今受縉紳化、能源危機等影響,居民早已苦不堪言。
即便倫敦奧運籌備委員會宣稱2012年賽會成功達到收支平衡,也成功符合國際奧委會要求將「永續發展」納進「奧運遺產」中的目標,但現行倫敦東村及斯特拉特福地區,居民認為這些「奧運遺產」產出的不是更自由且安全的生活環境,而是在縉紳化下的「門禁社區」及「監視攝影機」兩造間留下對「安全性」的恐懼遺產。
我在賽事結束後,困於近六萬人的散場人潮中近九十分鐘,期間遭受車流改道封路影響,難以搭乘計程車回市中心,最後所幸放棄周旋在斯特拉特福地鐵站附近,轉而步行近三十分鐘到馬里蘭地鐵站,才順利搭乘伊莉莎白線回到倫敦市中心,令我不得不擔憂若同樣地狀況發生在台北大巨蛋,四萬名球迷在熱鬧的台北市東區散場又會是何種光景?
一場海外大聯盟賽事,讓我們看見運動在商業、文化、空間等不同面向的討論,但賽事終將結束,也代表回到日常的開始。我始終認為,運動不僅是一面映照社會價值觀的銅鏡,也是反映社會日常生活的照妖鏡。希冀將來能成為台灣主辦大聯盟「海外賽」時的養分,也希望給予每位喜愛棒球的球迷除了進場看球,除了享受休閒時光之外,也能用不同視角,思考職業棒球與球迷,以及所處社會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