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孝/台灣共同體成形?台灣人認同感史上最高的兩大因素 | 思想坦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李昱孝/台灣共同體成形?台灣人認同感史上最高的兩大因素

根據調查,台灣人認同感來到史上最高。 圖/路透社
根據調查,台灣人認同感來到史上最高。 圖/路透社

7月3日,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公布了兩個趨勢圖,分別是1992年以來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以及1994年以來台灣民眾對於兩岸統一或台灣獨立的看法,這兩項調查皆有戲劇性的變化:台灣人認同感來到史上最高的67%,而傾向台灣獨立的民眾則有27.7%,相較去年成長了5.9%,成長速度史上第二快,且首次超越了永遠維持現狀的支持度。

其實這樣的結果並不會特別意外,從今年初台灣人在選擇親/反中總統候選人的同時,就透露了這種趨勢。

在台灣,支持蔡英文或反對韓國瑜的理由可能有千百種,但沒有一種比「不接受一國兩制」這個理由更強大。台灣人對一國兩制的反感,早在去年1月陸委會的定期兩岸關係調查中表露無遺。面對其中一個問題問道「是否贊成一國兩制主張」,有75.4%的受測者不贊成,其中40.5%的人表示非常不贊成。在10月份的調查中,同樣的問題變成89.3%的人不贊成,63.2%的人非常不贊成。

不少人認為變化的關鍵在於香港的反送中事件:港人維護自由的意志,在港警暴力威逼下顯得韌性而珍貴,激起同樣在一國兩制陰影下的台灣之同情及對中國警覺,也間接幫助蔡英文勝選。反送中運動初期蔡英文的民調(3/26)仍落後韓國瑜近15個百分點,不過6月9日大規模的集會示威之後,藍綠雙方支持率大約在6月交叉,而後從8月底開始,韓國瑜的民調再也沒有超越蔡英文。

的確,香港的反送中事件是台灣人對中國態度加速急凍的關鍵,但只考慮香港反送中運動或是相關香港爭議是不夠充分的。筆者認為造成如此改變的根本在於「國族認同的衝突」和「安全的威脅」。

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年06月~2020年06月)。 圖/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年06月~2020年06月)。 圖/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台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1994年12月~202年06月)。 圖/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台灣民眾統獨立場趨勢分佈(1994年12月~202年06月)。 圖/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國族認同的衝突:台灣共同體的凝聚與排斥

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是人對於其國家或民族的歸屬感,並將國族視為一個凝聚整體的概念。知名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為何國族認同重要?〉(Why National Identity Matters)一文認為,國族認同始於對國家統治正當性的共同信念,可以被具體化為訂定官方語言,或是教育一國歷史的法律制度規範,國族認同也延伸到文化與價值的領域。

對此,筆者認為台灣共同體的凝聚來自兩股力量:台灣大眾文化的自體發展,與中國文化的共產黨化。

以大眾文化一環的電影論之。電影在國族認同的塑造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電影研究學者Carlo Celli教授表示,電影的誕生反映國家進入了工業時代以及內部文化、政治和經濟的集中化。政府可以透過補貼、監督和審查電影,將想要宣傳的政策和議題傳遞至個人,此時,電影院中所展現或強化的一種認同和歸屬感,就成為一種創造國家文化共同體的工具。

經歷1980年代電影新浪潮的洗禮後,台灣電影擺脫了過去愛國電影的框架,開始探討社會百態,如《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與《悲情城市》,便是台灣社會集體記憶的註腳。自《悲情城市》後,台灣電影正式突破意識形態的束縛邁入多元發展,不再只是政府宣傳的工具。除了視聽娛樂,台灣電影多的是對他者的自我描述、歷史記憶的詮釋,以及對共同體的期待與想像。電影院宛如台灣共同體的熔爐。

台灣影史國片票房第一的《海角七號》,在當時激起國內旅遊的熱潮外,也重燃對國片的信心,更催生出深具台灣意識的電影,例如《賽德克巴萊》系列、近年的《返校》、《大佛普拉斯》,又或如以《大尾鱸鰻》為代表的賀歲喜劇片,其共通點就是皆以台灣人為主體,且充斥大量台灣本土文化。

《悲情城市》劇照。 圖/IMDb
《悲情城市》劇照。 圖/IMDb

相較台灣電影已從威權時代中反思重生,中國電影卻淪為政府宣傳愛國意識的工具。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電影——《戰狼2》,以好萊塢式的英雄設定和吸睛的爆破格鬥場面,來包裝中國的民族主義,其電影宣傳文字「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意義不言自明。

此外,排行二、三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也被認為是在定義中國式的英雄,意圖與前者類似。平心而論,其實這些設定與內容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政府箝制言論、介入電影創作自由之下,這些電影卻能受推崇,不免讓人擔心它們又是一種宣傳的工具。

因此,從兩岸觀眾電影的選擇,不僅可以發現其文化上的差異,也可認知觀眾在選擇中所透露出對共同體的不同想像與認同。而當中國的國族認同開始加入膨脹的愛國主義時,文化差異與政治對立便會成為台灣共同體加速凝聚的力量。

中國文化的共產黨化也有助於台灣共同體的塑造。綜觀歷史,中國文化往往被中共破壞或利用。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先前曾以「共產黨正在重新定義中國人的意義,同時掩蓋自己破壞中華歷史」為題,敘述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很大程度由政府主導的「文藝復興」。可見外界已開始注意到中國文化的共產黨化。

為了要扭轉失去吸引力的共產主義,號召更多人對黨的認同,中共開始打著恢復傳統的旗幟宣傳政府的價值觀,如積極推廣中國書法、儒家經典等傳統文化,重新宣揚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唾棄的儒家思想,在各國建立孔子學院。再一次,屍骨未寒的中國文化又被從墳墓拖出、抹上中共的胭脂水粉後上花車遊行,為的是實踐習近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相較之下現在的台灣則在1980年代民主化後,呈現中國、台灣本土和西方文化並存的多元樣態。值得一提的是,具台灣本土意識的文化,在當時反國民黨的運動中就已開始強化(見蕭阿勤一文)。

當時國民黨的存在加速了台灣文化共同體的凝聚。如今共產黨化的中國文化與台灣文化共同體也是如此。當中國文化有了政治意圖、變得具有侵略性,備受中共軍事威脅的台灣,便自然會排斥這樣的中國文化,進而塑造有別於中國的台灣文化共同體。

另外,中國文化變質的影響,從外媒對文化符號的解讀可見一斑。舉例來說,某期《經濟學人》雜誌,就以龍嘴含著香港而台灣位在龍爪附近的龍代表中國。

千年來象徵祥瑞、又被大多數台灣廟宇供奉的神獸,竟被用來代表中共,這樣的誤解實在令人詫異,但也不得不承認中共掠奪中國代表權手段之透澈:自1971年取代坐上聯合國中國席次的幾十年後,連中國文化也給它奪去了。但也因中國文化共產黨化,台灣共同體的凝聚進程得以加速,造就今日台灣人認同感高點。

中國學童參與儀式,禮拜孔子。 圖/中新社
中國學童參與儀式,禮拜孔子。 圖/中新社

安全的威脅:中國威權的本質

回到一開始的台灣/中國認同趨勢圖,我們可以發現幾個台灣認同顯著上升的時間點,依增幅大小排序為1996年台海危機(9.9%)、2019年香港反送中事件(8.5%)、1994年的千島湖事件(4.8%)、2008年馬英九總統第一次上任(4.7%)和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3.5%)。

除了馬英九上任總統,其他四個事件皆與安全與價值的威脅有關:台海飛彈危機時,中共向台灣外海試射飛彈,並舉行兩棲登陸演習,試圖干擾台灣的總統大選;太陽花運動和反送中事件,見證中共一國兩制的諾言不可信與政權底下的殘暴;以及千島湖事件24名台灣觀光客的生命,向台灣展現中國不透明法治下正義無法伸張,而威脅的起因就在於中國威權的本質未曾改變。

至於親中的馬英九上任,導致台灣人認同上升這件事,聽起來可能有些弔詭,不過這在於以2020年的時空背景看2008年的馬英九。當年因為陳水扁事件陷入困境的民進黨,加上馬英九慷慨激昂的說出「台灣不是西藏,台灣不是香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論述(即便他本人後來否認)就奠定了勝基。

選後在2008年總統就職演說中,光是「台灣」就被他提到49次,相較之下「中華民國」僅被提及9次,「中國」則只有2次。

可以理解的是,馬英九的勝選乃順應時下越來越多的台灣認同者,而其行為正符合中位選民定理,這可能也是為何2008年總統大選,馬英九可以創下中華民國史上總統候選人最高得票率的原因之一——當年「得票數」紀錄後來被2020年的蔡英文超越,但以「催票率」(得票數除以全體選民數)來看,2008年的馬英九仍然是較高的。

至於就統獨立場趨勢圖的部分可以發現,近十年來兩者似乎呈現正相關的關係,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台灣人認同的上升,代表支持台灣獨立的人也增加。就算台灣人認同與偏向獨立的主張有高度的重合,仍要考慮許多因素,例如對國家未來定位的主張,或是中國武力威脅的存在。

因此,我們更該關注的是「條件式統獨」。根據〈面對中國,台灣人選擇麵包或愛情?〉一文整理的資料,2017年,如果中國不武力攻擊台灣就支持獨立的人有將近七成之多,這暗示著可能有很多人是礙於中國武力威脅因素,而選擇維持現狀再決定統獨與否。這次統獨趨勢調查也透露類似的狀況:2020年偏向獨立的人雖然來到歷史新高的27.7%,但根據其定義,支持者仍是希望先維持現狀之後再獨立,而非無條件獨立。

這樣的結果也顯示,雖然台灣人的統獨傾向可能受到其他條件影響,但已有更多人願意表態、尋求改變:支持維持現狀再獨立的人,首次超過永遠維持現狀,且僅與維持現狀再決定統獨與否的人相距1個百分點。

有越來越多台灣人願意表態、尋求改變。 圖/路透社
有越來越多台灣人願意表態、尋求改變。 圖/路透社

當兩岸關係確診,台灣得到中國「抗體」

整體來說,1992年以來台灣民眾對台灣人認同的成長是明顯而快速的。雖然偶有跌幅但遇到重大安全事件時又會大幅回升,正如先前提到的台海飛彈危機或香港反送中運動等,特別是反送中事件爆發的兩年內,台灣人認同就成長了12.5%。安全議題對於台灣人認同塑造的影響清楚可見。隨著雙方政治、社會、文化長期的分歧發展,享受民主自由的台灣社會,始終暗湧著一股凝聚台灣共同體的力量。

我們見證肺炎疫情重洗國際關係的同時,也看到了台灣共同體的成形,台灣共同體的單向發展終在中國的強勢威脅下加速凝聚,只因當台灣民主化邁入另一個階段,中國卻走向極權。

可預見的是,因為中國的打壓導致台灣深陷健康安全的風險,以及台灣目前對疫情的成功掌控,不久後台灣人認同感勢必會再上升,但我們不該對此過度樂觀。固然台灣人認同有助於國家內部的團結,擔憂的是,中國一系列對台統戰政策成效不如預期後,可能會採取更激烈的手段,近期軍機擾台的常態化便是一個徵兆。因此在中國放棄統一台灣或民主化之前,僅與其隔著一道台灣海峽的我們,不能不謹慎以對。

(原文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Voicettank」,原標題為〈解讀台灣人認同趨勢:台灣共同體成形〉。)

民眾參與自由廣場上的「抗爭未完、台港同行」晚會。 圖/路透社
民眾參與自由廣場上的「抗爭未完、台港同行」晚會。 圖/路透社

  • 文:李昱孝,政治大學外交所研究生,美國台灣觀測站成員。
  • 更多思想坦克Voicettank:WebFBTwitter

|延伸閱讀|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