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


吳宗翰/歷史詮釋、記憶政治與國族建構:烏克蘭的班德拉爭議(下)
功過評價兩極的斯捷潘・班德拉,有人尊崇他為民族英雄,有人認為他是法西斯象徵。班德拉的爭議直至今日仍影響著烏克蘭的政治與社會,本文試圖反思當代烏克蘭國族建構中的論述困境與衝突,並在結論討論班德拉爭議對台灣的啟發。

吳宗翰/歷史詮釋、記憶政治與國族建構:烏克蘭的班德拉爭議(上)
隨著烏國民主化進程及政府大規模的「去共產化」政策,「班德拉主義」也順勢在各地愈發高漲,然而卻引發烏克蘭內部與鄰國的齟齬。班德拉為什麼會引起爭議?在當代烏克蘭的社會脈絡裡,班德拉主義又意味著什麼?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武俠巨擘金庸的自我建構與解構(上)
金庸的小說前前後後長短篇加起來,共有十四部,他曾將每本小說開頭第一個字拿來作了個不甚工整的對聯,就是後來人人熟知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作品大量取材自中國歷史、主角多背負著民族主義的重擔,難免會引來「大中華主義」的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