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興/出口飛天、內需趴地:下半年台灣「L型經濟」的隱憂 | 思想坦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郭永興/出口飛天、內需趴地:下半年台灣「L型經濟」的隱憂

全球後疫情時代,與通貨膨脹並存的景氣復甦狂潮,會持續到什麼時候,會在什麼時候退燒,台灣經濟可否軟著陸,這些我們都沒經歷過。 圖/路透社
全球後疫情時代,與通貨膨脹並存的景氣復甦狂潮,會持續到什麼時候,會在什麼時候退燒,台灣經濟可否軟著陸,這些我們都沒經歷過。 圖/路透社

身為一個台灣經濟的觀察者,思考2021下半年的台灣經濟,現在飆上天的海運股票,恐怕會比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更讓人憂心。

重點在於,疫情下百業蕭條後的復興,台灣已經在去年經歷過,過程辛苦但我們至少知道方向。而以航海王股票為代表所凸顯的,全球後疫情時代,與通貨膨脹並存的景氣復甦狂潮,會持續到什麼時候,會在什麼時候退燒,台灣經濟可否軟著陸,這些我們都沒經歷過。沒經歷過的狂歡,跟之後可能伴隨的嚴重宿醉,恐怕才是台灣2021下半年,或進入2022年最大的經濟隱憂。

全球歷經K型經濟,台灣進入L型經濟

疫情下全球多國歷經了K型經濟發展,一方面疫情受益產業,如電子商務、防疫產品、遠距離教學與會議等相關產業,出現繁榮景象,美國也在這方面股票的帶領下,從去年起美股不斷創新高。另一方面,疫情受難產業,例如航空、觀光與餐飲等,卻是經歷一年以上的業績悽慘,其企業與員工多仰賴政府救援度日。

去年台灣與世界多數國家不同,繳出亮麗的成績單。在第二季台灣成功阻止疫情在國內的擴大,從第三季起,台灣經濟強勁V型反轉。第二季受疫情進入台灣社區,以及世界主要經濟體進行疫情鎖城導致台灣出口部門疲軟的影響,台灣的季GDP只有0.25%(yoy),但從第三季起,隨著世界各國陸續微解禁後的需求再起,以及國內疫情清零後的報復性消費潮,連續兩季皆是4%到5%的高成長。

台灣從去年第三季開始,就是出口與內需雙旺的良好經濟狀態,讓台灣宛如活在與世界其他國家不同的平行空間。還記得今年3月的鮭魚之亂嗎?全球網友看到台灣這樣趣聞的時候,真正羨慕的不是名字改為鮭魚就可以吃迴轉壽司吃到飽,而是台灣一般民眾可以幾乎無限制的在餐廳內自由用餐(沒有人數限制、也可飲酒)。

但是今年5月的國內疫情爆發,以及19日開始的三級警戒,讓台灣經濟從與世界多數國家不同的平行時空,被狠狠拉回現實,回到各國持續一年多的K型經濟。不過,台灣這次面對的K型經濟,是一個極端的K型經濟,幾乎等同英文字母L。一方面出口導向產業,是衝上天的好景氣,而內需服務業是直接被三級警戒打趴在地上。

台灣目前L型經濟中,躺在地上的是受三警戒影響嚴重的內需產業。去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也沒有禁止餐廳內用,這次三級警戒下只能外帶,讓餐飲業受到嚴重打擊。至於停止營業的電影院、健身房等室內娛樂、健康產業自然也是重災區。

一方面出口導向產業,是衝上天的好景氣,而內需服務業是直接被三級警戒打趴在地上,幾乎等同英文字母L。示意圖。 圖/法新社
一方面出口導向產業,是衝上天的好景氣,而內需服務業是直接被三級警戒打趴在地上,幾乎等同英文字母L。示意圖。 圖/法新社

L型經濟的未來走向

儘管內需產業受傷慘重,筆者相信依照去年的經驗,只要疫情控制住,國內感染者成功清零,被壓抑近兩個月的消費力自然會反彈,讓相關產業獲得及時雨。另外,身為一個升斗小民,筆者也是很期待政府,在疫情控制住後,比照去年的三倍券、農遊券、客庄券等方式,推出各種國內消費振興補貼,鼓勵消費者外出消費,讓業者得到更多滋潤,同時也讓小市民悶了兩個月之後,多增加一點小確幸。

至於衝上天的出口產業,也跟去年疫情下的狀況截然不同。去年第二季是歐美各國都在封城對抗疫情階段,所以出口部門,除了疫情受益產業之外(如口罩、筆電等),大部分是訂單清淡。但今年第二季,隨著歐美主要國家,疫苗接種人口(至少一劑)到了六月幾乎都已經到了一半比例,各國紛紛解禁,街上消費人潮再起,報復性消費潮到來讓台灣企業從成衣到高爾夫用品,都是趕著出貨。

即使國內疫情依舊嚴峻的時候,在6月16日ANZ澳盛銀行還調高台灣2021年GDP年增估測,由2020年底的4.6%上調至5.5%。國內持續三級警戒,外資銀行還能上調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其重要因素就在於,台灣出口表現持續強勁

儘管內需產業受傷慘重,筆者相信依照去年的經驗,只要疫情控制住,國內感染者成功清零,被壓抑近兩個月的消費力自然會反彈,讓相關產業獲得及時雨。 圖/路透社
儘管內需產業受傷慘重,筆者相信依照去年的經驗,只要疫情控制住,國內感染者成功清零,被壓抑近兩個月的消費力自然會反彈,讓相關產業獲得及時雨。 圖/路透社

半導體價格將暴跌?台積電若受影響,台灣會怎樣?

但是筆者擔憂的是,歐美後疫情消費潮所帶動的台灣出口熱潮,以及台灣相關企業在股市的狂飆行情,到底能持續到什麼時候?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約一個月前,公布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上調到約5.8%,但同時也評估明年只有4.4%。這意味著後疫情的消費潮到明年就會降溫,而全球經濟成長率也將減速。然而,不少台灣企業正抓住眼前的出口熱潮擴大投資,例如現在日進斗金的航海王諸企業,近期皆宣布新的造船計畫。

後疫情的投資潮,不只是在台灣。日本著名半導體產業專家,湯之上隆(半導體工程師出身,京大工學博士)在今年5月撰文,認為現在台積電、三星、Intel都投下鉅資狂蓋晶圓代工廠,到了2023年後,這些新晶圓廠完工產能開出的結果,可能就是「半導体価格の大暴落に他ならない」(半導體價格的大暴跌)。如果這樣,台灣經濟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將遭遇產業循環的走山土石流、會對台灣經濟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2021下半年的台灣經濟,政府除了要扶起趴在地上的內需產業外,也要思考賺錢狂潮的出口產業,是否有過度投資的危險。如果政府到了今年底還是一直自high,去年與今年連續兩年經濟成長率有多好(就後疫情世界經濟情局勢來說,今年的台灣經濟會很不錯),而沒有看到明年全球GDP減速,那人民與產業界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原文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Voicettank」,原標題:〈2021台灣的隱憂:如何與L型經濟相處〉)

台灣經濟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將遭遇產業循環的走山土石流、會對台灣經濟帶來什麼樣的衝擊?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經濟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將遭遇產業循環的走山土石流、會對台灣經濟帶來什麼樣的衝擊?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 文:郭永興,臺中科技大學國際貿易與經營系教授。
  • 更多思想坦克Voicettank:WebFBTwitter

|延伸閱讀|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