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門叫做「老師人很好」的大學課程 | 黃俊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那門叫做「老師人很好」的大學課程

大學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學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日前一位博士班時期授業的教授仙逝,讓許多學界裡的朋友萬般不捨。教授曾經在政府部門中身居要職,掌理全國性重要的教育事務,不僅自己治學嚴謹,對於學生的要求更是十分嚴厲。

記憶中,在博士班階段修習教授的課程時,他的要求往往是一星期讀完一本原文書,然後到課堂裡面接受他的檢驗。上課前他總是會悠悠地把他手上一顆碩大並鑲著寶石的戒指取下,並重重地擲在大理石茶几上,之後用銳利的眼神掃向你:「你,第XX頁第XX段,開始!」。被點到的人就從教授指定的那一頁及那一段,開始講述那一部分的內容在談些什麼。此時,教授會閉上眼睛仔細聆聽,稍有邏輯上的不明確及理解上的不精準,就會立即被喝叱停下,然後開始接受他的質問。教授不喜歡學生唯唯諾諾,他喜歡學生據理力爭,負責並勇敢地捍衛自己的觀點。但是光有勇氣不夠,如果你的肌肉不結實、骨骼不強壯,你會被教授殺個片甲不留,就像葬身沙場的二兵,你會覺得沮喪、難過、自慚形穢。如果你最後沒有倒下,即便身上淌著血、缺了一條腿,你會覺得自己經歷了一場蛻變般的光榮聖戰。

印象中,那時期的課程往往就是課前胃痛、課中發抖、課後狂歡的無盡循環。在教授嚴格的要求下,讀書與做學問,沒有太多可以躲藏的陰影,凡事都需要紮實以對。教授過世時,許多曾在他門下修業過的學生都十分不捨,不捨當年那段在智識上被極致要求,以及在思想上被狠狠操練的歲月。現在回想起來,感念教授人很好。

最近適逢大學開學的時節,正是許多學生對於各種課程進行「選購」的時候,透過幾位心腹學生作為內應,混進包括學校的BBS、號稱「臺灣最大校園私密社群」的Dcard網站、系所學長姐傳承的選課秘笈……等,考察學生究竟如何評價一門課程是好課或是雷課(千萬不能修的課),其中對於「好課」最常使用的形容詞竟是「老師人很好」這句話,出現頻率之高,頗令人意外。再細究「人很好」的意思,雖然涵蓋的範圍頗廣,但是不出幾個固定的元素,例如老師脾氣好、分數給得很甜、上課輕鬆、快樂學習、不太會當人……等等,都是老師被學生頒發「好人卡」裡面不可或缺的元素。

當然,並不是要說在這個時空環境全然不同的年代中,我們還要去緬懷所謂「嚴師出高徒」這樣的古典邏輯,但是如果所有對於大學中學習及知識的想像明顯趨於單一化的時候,恐怕裡面就必然存在某些值得被重新檢驗的問題。

大學在台灣社會被詬病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學用落差的嚴重。往往業界抱怨學校沒有辦法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尤其在態度及基礎能力上令人失望,另一方面大學因為招生不易,所以把學生都看是一張張會走路的鈔票,所以也多不願意去戳破這些甜言蜜語背後的謊言。總之,我的博班教授如果被置放在這個時空中,大概要集滿一手的「惡人卡」,哪怕他的堅持與作法真的對學生的未來產生了很大的助益。

這個時代,各行各業競爭激烈,成本花費錙銖必較,各種挑戰嚴峻現實,所以同事人不好、老闆人不好、長官人不好……實屬正常,因為「好」的定義早就已經跟與社會脫節的大學有很大的不同。在學費不便宜、年輕歲月很寶貴的前提下,同學們,你確定還要繼續修習這門「老師人很好」的課嗎?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