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缺乏能源溝通,停電只好亂罵一通 | 黃俊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平時缺乏能源溝通,停電只好亂罵一通

在科技社會中對於能源的選擇,就是價值觀的選擇。選擇哪一種能源,就是選擇哪一種生活型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科技社會中對於能源的選擇,就是價值觀的選擇。選擇哪一種能源,就是選擇哪一種生活型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先說在前面,我一直堅信在科技社會中對於能源的選擇,就是價值觀的選擇。選擇哪一種能源,就是選擇哪一種生活型態,而選擇哪一種生活型態,就是體現哪一種人生價值觀。價值觀很難論斷誰對誰錯,但是卻可以互相說服。而有效的說服需要基於理智,需要基於邏輯上的內在一致性。如果從理念到實踐,內部就有許多顯而易見的內在衝突,那肯定不是一個好的價值觀。

如果你看過電影《阿波羅13》,而且夠入戲的話,大概就可以深切感受到能源的重要性。這部電影描述六0年代在阿波羅計劃的第三次載人登月任務中,太空船在航向月球的第二天就發生氧氣罐爆炸,導致失去大量氧氣和電力。為了成功挽救三位太空人,他們必須要關閉各種不必要的導航與控制系統,用僅存的電力返航。

整部電影就是在描述天上的太空人如何與地面上的科學團隊合作,透過地面上的模擬演練共同協力從太空船中擠出最後一丁點可以返回地球的電力。過程中,有一位工程人員講了一句非常有記憶點的話:「power is everything」 。沒了電力,所有的精密儀器就是一堆廢鐵,可不可以成功返航,是一番兩瞪眼的問題,跟噴多少口水是沒有關係的。

《阿波羅13》的場景很像台灣的現狀,雖然我們了解能源的重要,但似乎第一次親身感受到太空船有失速的危險,只是這個短暫失速的危險,好像沒有優化我們溝通問題的品質。例如從這一次的停電事件中,我們可以看見一個極為怪異的現象——不論是擁核派或是反核派都可以對於這次的停電大加撻伐。擁核陣營認為這一次的停電剛好打了反核陣營一巴掌,「看吧,台灣真的缺電!」;反核陣營也認為這事件打了擁核陣營一巴掌,「看吧,如果工程人員誤觸的是核電廠按鈕,那還得了?!」不管怎樣,人都是別人殺的。

這些言語上的一來一往,其實都符合當代科技爭議裡面幾種明顯的特質。例如各自引述並採信自己同溫層的資料來源,所以擁核派及反核派會有自己對於備載容量、安全係數等數據的認定,甚至會對相同的資料提出不同的詮釋,例如反核派認為這些問題都是主管單位管理不當所造成,台灣根本上並不缺電;擁核派則主張管理的失誤原本就是風險評估的一環,台灣根本上就是缺電的問題。這樣的對話會有交集嗎?

所以有時看似的溝通,本質上卻是在強化彼此的誤解,甚至讓兩造更固著在既有的意識型態而更加仇視對方。這樣的現象所透顯的,是我們社會最棘手的現況,就是突破不了科技議題的這一層「內容帷幕」,只能在形而上的層次上互相指控,難以進入實質內容的討論。我們會看見不論是政治人物或是一般民眾,遇到這類議題多數都只能選邊站,無法再對更深入的內容做討論。

突破「內容帷幕」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檢視自己的的主張是否具備內在邏輯一致性。例如,既要環境友善,但同時又要求經濟成長、電價便宜、薪資提高、刺激消費、創新時尚、不排放pm2.5等,要求這麼多可能嗎?這中間真的每一樣都可以兼顧並取得平衡點嗎?如果我們堅信這些平衡點是可以取得的,那是基於愛與勇氣所激發的「相信」?還是基於客觀現實的評估與衡量?我們難道就不能問問類似像「是不是該犧牲點什麼才能換點什麼?」這樣的問題嗎?

看著這一次停電後的輿論方向,從一開始媒體短暫地討論大停電的原因及現象,到後來不意外地開始泛政治化、政黨陰謀論、派系鬥爭論、人事布局論、獵奇獵巫等,最後再被某名人失言風波、世大運鬧場等議題洗版後,我們已經難以再見到相對深入的後續探討。

面對下一次停電,我們做好心理準備了嗎?我瞭解很少有人可以在炎炎夏日下,面對停擺的冷氣還能心平氣和地保持冷靜與優雅,但是也因為平時很少有機會彼此進行能源觀念的溝通,所以遇到停電時只好大家爆衝式地亂罵一通。

嚴格來說,如果沒有這一次的停電,我想多數人(包括政府及各種民意領袖)應該很難有機會切身地感受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當然,這個代價是痛苦的。只是從台灣的現況來看,也許這樣的痛苦一次是不夠的。

面對下一次停電,我們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面對下一次停電,我們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