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浮載沉於「厭世代」的技職人
近日我與《關鍵評論網》「厭世代」專題製作人有場對談,談論青年世代的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讓我感嘆,強調就業力的技職教育畢業生,居然也是「厭世代」的一部分,甚至更慘。
「厭世代」是指大約20-35歲青年,這群人頂著高學歷並熟悉網路生活環境,應該是蓄勢待發的一代,卻因為低薪與食衣住行花費掐住了夢想的脖子,不只脫離不了貧流層,教育學用落差更是雪上加霜,若再加上助學貸款,青年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只能寄望各種「小確幸」稍微彌補自己無能為力的空虛感。
如果這群象徵台灣未來的年輕人看不到希望,那這國家還令人樂觀的起來嗎?
現象一:專科與大學收入差不多,數據支持教育部修《學位授予法》
數據會說話。根據我比對勞動部106年4月公告的近五年畢業生薪資狀況與提繳勞退資料共817,106人的結果,包括博士8350人、碩士149539人、學士607116人、專科52101人,發現專科學歷與大學學歷薪資分布差不多,以20-25k為最大宗占約三成,其次依序是25-35k及30-35k區間都約兩成,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25-40k區間大學薪資分布人數比例略勝,但40-70k高薪區間卻是專科些微勝出(表格紅字處)。
專科學歷,代表國中畢業讀五專,或是高三畢業讀二專,整整比大學畢業生少了兩年時間在校園,卻在薪資中與大學學歷畢業生表現差不多,那為何要人人都要搶著大學畢業?再看整體包含專科、大學、碩士、博士的薪資分布,仍以20-35k區間為大宗。
根據我掌握消息,教育部打算修《學位授予法》,未來某些大學學程,在調整過課程後,不一定要讀完四年,而是可以讀完兩年先拿到專科學位並且先就業,累積數年工作經驗後,再同時就讀二技(或所謂的大三、大四)夜校半工半讀,繼續取得大學學歷。
這樣的數據或許不夠全面,但確實給了這修法有力的支持。
▲ 藍字代表主要分布區間,紅字則指出專科學歷薪資比例大於大學學歷的區間。(資料整理:作者;製表:鳴人堂;資料來源:勞動部)
現象二:碩博士學歷對薪資有明顯影響
碩士與博士學歷所獲取的薪資,比起專科與大學明顯高出不只一個層次,碩士主要分布在30-55k、博士則是55-80k。這更加支持了「先拿到學位再說」現象,導致整個台灣教育制度不重視職業試探與生涯發展,學校的生涯輔導都淪為升學輔導,青年太多歲月在校園中度過,根據教育部公布最新統計,台灣平均就學年數逐年升高,勝過日本、中國與香港,這一切都是被「薪資」因素所箝制,而我認為,台灣對「學歷」重視性仍然遠遠超過「學力」,是背後的問題本質。
大家讀研究所主要是什麼原因?大多是為了「更好的起薪」、「更好的升遷機會」、「薪資比照學歷」、「可以修教育學程」、「獲得報考XXX資格」……但你很少聽到,我對研究很有興趣,碩博士課程內容對我職涯很有幫助,不是說讀研究所歷練沒用,而是整個台灣青年除了薪水薪水還是薪水考量的原因外,就不知道為何而讀。
在上面表格還是近五年畢業生的薪資表現,新鮮人起薪狀況勢必比這些數字還要「慘」。
這裡我想扣回這「厭世代」專題所討論到的起薪與生活費支出壓力。它寫道:
2015年的大專生起薪為27,655元,較2000年下滑了1.3%,即使是碩士畢業生的起薪,也僅有3萬1千元左右。若將物價指數考慮進去,2013年的大學生起薪甚至較10年前倒退8.8%。」更重要的是「2015年台灣地區平均每月消費支出是20,421元,這個數字已經非常接近22K。在首善之區台北市生活,則每個月平均需要花費27,216元,全國最高,22K根本無法在台北市生活……
如果還有助學貸款或其他來自家庭的經濟壓力,根本活不下去。對於剛畢業的青年,能有份穩定工作、三餐溫飽,已是「大確幸」,根本沒有追夢、實踐理想的餘力,只能任憑社會輿論批評不夠狼性、爛草莓等。
現象三:載浮載沉於「厭世代」的技職人
面對「厭世代」現象,政府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似乎沒好到哪去,或許情況更險峻。
立法院上會期立委蘇巧慧拿出中研院調查,技專校院有14.94%認為所學毫無幫助,反而一般大學僅7.15%;另外,根據教育部委託資策會研究2010年至2014年技專校院畢業生資料指出,認為所學內容與職場非常符合的約佔15%,認為一般符合的約佔38%,這對於強調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來說非常諷刺,其他更有將近一半畢業生都認為沒特別學以致用。
除了學用落差,近期爆出一間間學校因招生不佳而面臨倒校的危機,而這些學校皆為私立技專校院。此外,技專校院公私立比約2:8,私校占技職教育的多數,再加上技職生家庭平均社經地位與文化資本較低,家裡能給的資源少。這些技職生辛苦考上科大後,卻無法得到較多的資源,甚至有可能踩到退場地雷學校,這多麽不公平?
我曾在升科大補習班服務多年,看到不少學生考上私立學校後,平時必須打工,雖然四年後換到了一張畢業證書,卻也背了沈重的學貸,更不用說所學是否有增加就業職能與競爭力,似乎學校生存重要性遠大於技職生受教育品質。
台灣正面對人才外流、政府資源不足、過度教育、低薪、學用落差、房價高等議題,而技職教育畢業生除了同時面對這些議題外,更有屬於自己的問題待解,包括上面討論的學用落差、私校退場以技專居多、定位不明、經費不足、課程重視升學內容、師資普遍與產業脫節……等。
載浮載沉於「厭世代」的技職人,所處情況是不是比我們想像中還嚴峻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