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的結果:共找到 2489筆 約 0秒
吳宗憲/證照化與制度化:落實動物保護從職業教育做起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7 Oct, 2018今年九月底,教育部繼續召開課審會議,決議未來高職教育的農業科別,除了必須將農業組織、臺灣農業與世界貿易組織的關係等議題納入以外,重要的是,未來職業教育中,必須強調《動物保護法》的內容,包括:任何人都...

古珮嫆/洋垃圾進口:是促進循環經濟,還是瓦解台灣回收系統?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5 Oct, 2018(※ 文:古珮嫆,台灣要健康婆婆媽媽團協會顧問。) 1980年代末,已開發國家環保法規日趨嚴格,使得有害廢棄物處理成本大幅增加,不肖商人為降低處理成本,將有害廢棄物運到開發中國家處置,在當地造成許多...

留下高雄煉油廠產業文資,還給地方居民一處生態公園
公共政策.蕭文杰:12 Oct, 2018產業文化資產過去經常不被注重,隨著德國魯爾區的轉型及世界文化遺產組織將這類產業遺址列入保存後,這些空間不僅成為尊重生態、環境的區域,工業地景遺留下來的文化資產,也由負面與負擔的城市形象,轉型成具有文...

菜市場的法律學:蛋蛋的哀傷
公共政策.王子榮:12 Oct, 2018課堂前的小複習在瞭解了養樂多和養樂多媽媽間的來龍去脈之後,我們知道為何即便現在超商、賣場林立,養樂多媽媽也還有佔有一席之地,而最攸關養樂多媽媽自身工作權益的,還是其與養樂多公司到底是屬僱傭還是承攬的...

張玉珊/LGBT是如何被「打」擊的?從馬來西亞公開鞭刑女同志談起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2 Oct, 2018今年(2018)九月初,馬來西亞發生了一起轟動全國的鞭刑案。在登嘉樓州(Terengganu),兩名穆斯林女子因企圖發生女女性行為(Attempted Musahaqah),而被執法人員逮捕並控上法...

蔡嘉裕/你真的知道什麼是「真實惡意原則」嗎?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2 Oct, 2018(※ 文:蔡嘉裕,台中地方法院法官。)上個月台北律師公會發布新聞稿,說明其對於張靜律師違反律師倫理規範案件決定不予處分的理由,表示《律師倫理規範》第24條第1項「律師不得惡意詆譭司法人員或司法機關…...

從《世上最美麗的離別》與《最後的禮物》看見韓國不同形式的「家」
世界脈動.何撒娜:11 Oct, 2018韓國電影與電視連續劇裡,「家」一向是重要的主題,「母親」也幾乎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很少有電影像《最後的禮物》(下稱《最》)與《世上最美麗的離別》(下稱《世》)這二部電影一樣,呈現身處在不同的家庭...

吳宗蓉/過度用藥的動物,你安心入口嗎?——集約飼養背後的代價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0 Oct, 2018你知道每天吃下肚的肉品,是怎麼來的嗎?現代人追求大量生產和速成,包括吃下肚的食物也不例外。大規模集約飼養取代傳統農村飼養方式後,農場動物代表的是「商品」,於是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及增加利潤,取...

技職奧運時代來臨,國慶卻沒技職人身影
公共政策.黃偉翔:09 Oct, 2018隨著2016年新政府上任,總統蔡英文時常對社會喊話「技職應是主流」,我們技職人聽了很期待,期待實質改變的出現,但光看諸多國家層級的重大活動中,仍然只表揚體育,沒有技職。這次國慶中,國慶籌備委員會安排...

張宸瑋/為刑罰找理由:如果應報論行不通,那預防論呢?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9 Oct, 2018有人認為「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應報思想,太過於殘忍,根本是基於素樸正義觀的野蠻行為,這些人因此認為刑罰不能以應報為目的。如果應報不是刑罰的目的,那刑罰的目的是什麼?在刑罰理論的場域中,有另一個被廣...

「我要讓它成為漫畫史上的經典」——翁稷安與金漫獎得主黃珮珊對談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7 Oct, 2018去年(2017)年底,紀實漫畫雜誌《熱帶季風》創刊號聲勢浩壯地推出集資計畫,獲得不少讀者支持,募得金額比目標高出了191%。當時不少人好奇為何只籌募創刊號,那後續呢?今年,季風再起,同樣透過募資平台...

即將邁向法治化的「限制出境、出海」
公共政策.陳明呈:04 Oct, 2018日前拜讀林鈺雄教授〈虛晃一招的限制出境修法〉一文,針對《刑事訴訟法》新修正第八章之一「限制出境、出海」(以下簡稱限制出境)條文草案加以針砭,嚴正指出草案關於「最重本刑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下稱輕罪...

林均翰/823水災後,看見「代謝」與「被代謝」的農場動物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04 Oct, 2018今年8月23日開始,受到熱帶性低氣壓的影響,暴雨陸續襲擊台灣中南部,導致多處地方淹水,並造成嚴重的畜產及農作物損失。據8月31日農委會發布的《107年0823熱帶低壓水災農業災情報告》,受害的畜禽共...

永采烘焙坊重罰大逆轉:打假球的台中市勞工局沒資格表示遺憾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3 Oct, 2018▍前言:筆者認為台中市勞工局局長黃荷婷對於永采裁罰案違反《行政程序法》之行政行為明確性此一重大原則,並無資格表示遺憾。如此重大行政瑕疵若不被懲處,這才令公眾深表遺憾。 去年2月,台中市七期一間在網路...

以動物為鏡:《馬達加斯加》系列電影裡的「現代方舟」形象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8 Oct, 20182018年8月,肯亞知名景點納瓦沙湖的索帕度假村湖邊發生了河馬攻擊遊客的事件,造成一死一傷。發生了這樣一起人與動物「雙輸」的悲劇之後,許多人也才知道,河馬雖然是草食性,但作為陸地上第三大的動物,其實...

返家路遙遙:賽鴿是台灣之光,還是非法博弈?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03 Oct, 2018鴿子,從古至今都背負著許多標籤。歷史書上常見的「飛鴿傳書」;素來象徵和平、口銜橄欖枝的白鴿;在廣場上的啄食麵包屑的成群鴿子,也是許多人的共同記憶。然而,對於某些特定人士來說,牠們所代表的符號卻是投資...

周詠盛/世界哲學大會在北京(四):中國哲學成為哲學的一天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1 Oct, 2018先前文章,我介紹了五年一度的世界哲學大會,2018年在北京召開,以及這七千人盛會上,被學術人視為來「鬧場」的「民間哲學家」。這篇文章將回過頭來,說明北京爭取到本屆世哲主辦權的重要契機:「中國哲學」的...

「除垢法」是一種政治操作?轉型正義對公共制度的正面效果
公共政策.菜市場政治學:28 Sep, 2018前言:圍繞除垢與人事清查的爭議人事清查(Vettings),或者除垢(Lustration)1,一直是轉型正義工程中常用的法律或政策之一。簡單來說,施行「除垢」,是以象徵性的方式對外表明,將與過去的...

轉型正義影響選舉?除垢與審判對選舉公正性的正面效果
公共政策.菜市場政治學:27 Sep, 2018前言 近日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的不當言論,引發社會爭議。爭議的焦點在於轉型正義與選舉掛勾,而有「選舉操作」之嫌。而從其他國家的經驗來看,除垢也常常引發社會大眾直觀的聯想,被認為是執政者或政治競爭者之...

為打假新聞?或為奪回監聽權?——談法務部提議修正通保法
公共政策.寇德曼:28 Sep, 2018近來假新聞的議題甚囂塵上,9月18日行政院指示由通傳會和內政部研議修法,在保障言論自由的前提下,如何對於假新聞進行管制。原本與此關係不大的法務部卻意外地出了聲,表示為了「打假」,有必要修正103年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