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6

的結果:共找到 2078筆 約 0秒

華為空城計破功:「鴻蒙系統可替代安卓」純屬官媒炒作?

時事觀察.吳介聲:30 Oct, 2019

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黑名單」之後,中共官媒迅即舉起民族大旗,以聳動標題「鴻蒙一開天地寬,中華有為!」吹捧華為的鴻蒙系統可以取代安卓(Android)系統。然而,10月23日華為副董暨輪值董事長徐...

生命三權入法:評《消防法》修法三讀通過

公共政策.張賢龢:30 Oct, 2019

近日,台灣《消防法》修正條文三讀通過,正式將消防人員的退避權,資訊權,以及調查權等「生命三權」明白寫進法條內容。以災害管理者的角度來看,法規的修訂或許仍不夠完善(請見鳴人堂的整理),但台灣對災害應變...

媒體全面「國有化」,網路已非中國的自由國度?

時事觀察.吳介聲:29 Oct, 2019

風雨欲來的中共四中全會召開之際,當局嚴控網路言論。中共司法機關10月25日發布網路新規,從嚴取締、降低入罪門檻,迅即於11月1日實施。這項「網路新規」入罪標準,例如傳播違法視頻200個以上、網路服務...

戰神走下神壇後:「有績效是老大」的警界歪風幾時休?

公共政策.吳忻穎:29 Oct, 2019

近日以來,臺北與新北警局不太平靜。一名曾任績效戰區,並被媒體封為「鷹眼帥警」的王姓員警,先是「因故」被萬華分局督察組調任警備隊,近日更遭民眾檢舉「一邊騎乘公務車載女友、一邊與民眾發生糾紛後無故盤查民...

在軍法判決尋求司法轉型正義,是否搞錯了什麼?

公共政策.孫健智:28 Oct, 2019

司法轉型正義的迷思臺灣人對近代史有一些常見的迷思,例如,誤以為(身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曾在二戰時遭到日軍轟炸,分不清楚(訓政時期的)國民政府跟(戒嚴時期的)國民黨政府,最近還聽說,有些人所謂的「民國...

高鐵延屏東宜蘭有譜?重大公共建設應考量未來人口結構

公共政策.甘獻基:24 Oct, 2019

近日新聞報導,高鐵預計規劃向南(屏東)、向北(宜蘭)延伸,估算將花費554億、955億元經費,施工期約是10年,亦即如兩案順利上路,2030年後或許可以直接從宜蘭搭高鐵直達屏東。筆者在此想要提醒的是...

葉靜倫/貧窮人的臺北(二):從第一人稱,看見過去忽略的街頭聲音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3 Oct, 2019

▍系列閱讀貧窮人的臺北(一):如果可以選擇,誰不想當體面的好人由「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窮學盟)主辦的年度倡議活動「貧窮人的臺北」(貧北)正於萬華展開,從幾個故事豐富的靜態展間到座談體驗等動態活動...

平反「軍法」不法,促進轉型正義不容妥協的一哩路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2 Oct, 2019

(※ 提醒,本文有大量「時間序」,為避免混淆,統一使用西元年。)司法流言終結者先前發表〈「#平反司法不法」?戒嚴體制下,司法與軍法的距離〉一文,文中簡要說明在戒嚴體制下,司法權歸軍方所管,點出促轉會...

扯破天網?領頭羊成黑羊,美中貿易戰擴大到AI戰線

時事觀察.吳介聲:22 Oct, 2019

10月10日於華府召開美中貿易戰第13輪高級經貿談判之前,美國商務部將28家中國實體組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黑名單」。除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局等20個單位入列,主要還包括海康威視等八家大型AI...

慎防中國計中計:陳同佳案,在收與不收之間

時事觀察.林志潔:21 Oct, 2019

連日來,由於在台殺害港人女友後逃回香港的港民陳同佳欲來台投案一事,引起台灣社會輿論沸騰,議論紛紛,在本案的收與不收之間,涉及諸多因素。本人先前協助林克穎引渡案,乃就本案所涉之議題,簡單整理並分析如下...

中國GDP穩中有進?人大教授向松祚發文打臉秒被刪

時事觀察.吳介聲:21 Oct, 2019

中共官方10月18日公布中國今年第三季GDP增長6%,隨即被勇於直言的經濟學家向松祚打臉,公開發文質疑該數據嚴重高估。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今年第三季GDP,坦承創下自1992年中國開始公開GDP季...

廖福源/《與惡》之外:人權不只醫療權,也包括活得像人的權利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1 Oct, 2019

▍上篇:現實中的思聰與思悅們,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嗎?每當相關社會新聞發生時,民眾也支持把精神疾病當事人往醫院送,可是他們最後還是得回家、回到社區,而我們的社區支持仍不足、不夠力呀!這也是第8集提到的:...

廖福源/現實中的思聰與思悅們,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嗎?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1 Oct, 2019

在萬眾一心之中,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毫無懸念奪下多項金鐘獎,謝謝《我們與惡的距離》(下稱《與惡》),讓廣大的應思聰、應思悅、宋喬安、劉昭國、李大芝一家人能夠被聽見。雖然可惜的是,李曉明反應在現實...

「新聞工作的使命是什麼?」——史無前例的習思想大會考

時事觀察.吳介聲:18 Oct, 2019

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RSF)指出,中國是拘捕記者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至少仍有60位記者身繫囹圄。今年4月該組織公布全球新聞自由指數,中國排名與去年同比下跌,落到第177名,全球倒數第4。中國記者...

美若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將激化美中新冷戰

時事觀察.吳介聲:17 Oct, 2019

香港反送中運動迄今四個多月,港府多次強力鎮壓、濫捕公民,被輿論與國際人權組織高度質疑造成無謂死傷。香港急遽惡化之情勢,受到美國跨黨派國會議員的高度關注,並加速《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之立法。 今年6月...

「#平反司法不法」?戒嚴體制下,司法與軍法的距離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7 Oct, 2019

10月14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下稱促轉會)於臉書貼文,開頭即以「#平反司法不法」的聳動字句吸引網友目光。司法流言終結者團隊為想進一步確認,是否有什麼司法冤案在促轉會的努力下獲得平反,便細細拜讀該...

陳玠宇/居住正義呼聲下,「囤房稅」可能面臨的現實問題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8 Oct, 2019

​在2019年9月開始的會期,時代力量黨團正式提出《房屋稅條例》修正案,推動囤房稅,希望藉此改善台灣租屋市場及居高不下的房價,立意良善,並引起社會廣大迴響。提高房屋稅能否達到期待的效果,仍需更多實證...

反送中少女浮屍案:非病死疑案,台灣怎麼做?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7 Oct, 2019

香港反送中運動邁入四個月,示威者與港警間的衝突也越演越烈,尤其在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動用緊急法,繞過立法機關訂立《禁蒙面法》後,反而更是加薪柴,憤怒的示威者與警察的衝突看似沒有終點。在每日幾乎都有暴力衝...

《我們與惡的距離》橫掃金鐘後,社會往前進了嗎?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6 Oct, 2019

今年3月26日,公視電視台開播由呂蒔媛編劇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節目播出後引發大眾熱切討論,該劇也在10月初第54屆金鐘獎中奪下多項大獎,包含「戲劇節目女主角」「戲劇節目男配角」「戲劇節目編劇」「戲...

香港人心為何慢慢遠離「祖國」?寫在陳彥霖案之後

時事觀察.區惠蓮:16 Oct, 2019

在15歲的少女陳彥霖全裸浮屍案發生後,香港警方表示遺體沒有可疑之處,解剖報告未出即迅速被火化,對於記者提問,警方更指死者沒有因「反送中活動」被捕,但未知有沒有因其他原因被捕。在學生與民眾要求之下,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