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的結果:共找到 3056筆 約 0秒
重建台灣音樂史的轉型正義(上):白色恐怖陰影下的民間學者李哲洋
社會文化.李志銘:17 Dec, 2020日前,我在北藝大參與了一場由該校方和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共同舉辦之「聽見臺灣土地的聲音——李哲洋先生逝世30周年紀念活動」研討會,內容主要包括開幕音樂會、午後論壇,以及在圖書館四樓舉辦「知識的...

鄭秉泓/青年李安眼中的自我:短片《蔭涼湖畔》、二流演員與金穗獎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5 Dec, 2020紐約冬日,陽光普照,一名身形痀瘻的盲者,拄著拐杖緩緩走到定點,邊咳嗽邊小心翼翼將豎笛從黑色琴盒中取出、組裝好,有人路過給了他點錢,他急忙收進褲袋,這才準備妥當開始吹奏。他吹奏的是蓋西文(George...

對抗共軍擴張?英伊麗莎白航艦部署西太平洋對印太局勢影響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5 Dec, 2020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決定於2021年將英國海軍最新、也是其史上最大的軍艦——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HMS Queen Elizabeth)——部署至亞太。此項決定受到美國歡迎...

校園設「青天三鍘刀」萌Q公仔,真能達到法治與品格教育?
公共政策.陳民峰:11 Dec, 2020媒體報導,台南市三慈國小校園近日出現萌Q「青天三鍘刀」大公仔,為校友有感法治教育的重要而設立的互動式裝置藝術。刑具儘管經過美化、可愛化等具有親近孩童的特性,貌似立意良好,但此種藝術裝置真能達到正面的...

我在英國,看台灣電影——解封後的「英國北歐臺灣影展」
社會文化.彭紹宇:11 Dec, 2020解封後的倫敦下午,在東北邊一間百年歷史的獨立電影院,外頭排著長長人龍等著入場,這是「英國北歐臺灣影展」在疫情後的第一場實體放映,去年首屆從冰島出發,今年則來到倫敦。然而,誰也沒想到真正困難的,不是如...

黃怡/肺結核加上新冠肺炎,印尼、菲律賓的噩夢台灣應付得來嗎?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1 Dec, 2020由於從印尼不斷湧進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台灣勞動部決定暫停從印尼引進外籍傭工,這對於現今人力吃緊的照護業與農工產業,自然是壞消息。印尼外勞的誠懇、苦幹,早已有目共睹,更難得的是他們來自回教國家,一般衛生...

《被搶劫的人生》:蘇炳坤平冤之路,一走30年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0 Dec, 2020從三審定讞到入獄服刑,蘇炳坤從不放棄索求清白,只是為了忠於自己。為了做到忠於自己,他必須抵抗世間無數的眼光與壓力,常覺得整個身體與腦袋好像都困在囚房裡,陰暗、潮溼、冰冷,看不到光線,也掙脫不開。 在...

不再禁忌,只是困惑:夾在洗清與抹黑之間的「黨化司法」議題
公共政策.孫健智:11 Dec, 2020前陣子有個朋友在臉書上抱怨自己的長輩。他有家人生病要住院,長輩隨口說出「趕快打電話給某某民代的助理」,意思是快找民代喬(chhîau)床位,這令他頗感厭煩。他不是以為世界上沒有特權,而是覺得這位長輩...

當「狗頭鍘」成為校園法治教育素材,包青天本人也驚呆了
公共政策.王子榮:10 Dec, 2020▲台南市某國小校園出現Q版的「青天三鍘刀」大公仔。日前媒體報導台南市某國小校園出現Q版的「青天三鍘刀」大公仔,校方有感於法治教育的重要,想一改過去生硬的教育方式,以曾經紅遍國內的電視劇《包青天》裡的...

美國大選舞弊爭議,與被標註示警的川普演說
時事觀察.吳介聲:10 Dec, 2020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尚未確定。川普總統12月2日在白宮發表關於大選的錄影演說,開宗明義自稱「這可能是我發表過最重要的演說。」然而,這場長達46分鐘的總統萬言演說,恐未引起美國主流媒體相對規格的關注,在推...

無痕山林轉身後:「小白花」與他們的產地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09 Dec, 2020什麼是山友口中的「小白花」?我人生頭一次認識小白花,是在2017年能高安東軍縱走的時候。這是一條風景極為優美的多日高山健行路線,素有湖泊、草原、水鹿三大看點。當時我們隊伍剛要離開白石池,嚮導突然舉起...

區肇威/戰史經典作《最長的一日》:讓戰火下的士兵活在文字間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9 Dec, 2020(※ 文:區肇威,燎原出版主編)假如沒有《讀者文摘》就不會有《最長的一日》。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如果不是因為《最長的一日》的成功,證明作者考李留斯雷恩的想法是對的話,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最後一役》以及...

釋字777號解釋後,什麼樣的行為才算「肇事逃逸」?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9 Dec, 2020從目前台灣道路亂象來看,駕駛對於《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的相關規定,恐怕考完筆試後就拋諸腦後,不管是紅燈不能右轉、轉彎車應禮讓直行車、變換車道或轉彎時要打方向燈等。紅綠燈在許多...

失去監護權就是失去孩子?離婚後仍是「永遠的父母」
公共政策.林秋芬:07 Dec, 2020近日一樁男子疑似因監護權之爭而殺害前妻的事件,引起熱烈討論。根據媒體報導,當事人於11月與前妻離婚,兩人在爭奪兩名孩子的監護權時發生嚴重口角,最終發生憾事,目前警方依殺人罪嫌將當事人移送。從這起事件...

「藐視法庭」之必要:《芝加哥七人案》裡的政治審判與國家暴力
社會文化.林運鴻:07 Dec, 2020(※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鬼才編導艾倫・索金(Aaron Sorkin)的最新電影《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不久前在Netflix上映。本...

陳康寧/活在現代社會,如何凝視生命中的焦慮與徬徨?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7 Dec, 2020焦慮、憂鬱和自殺,長期以來都是重要的議題,但在社會上卻一直缺乏足夠的關注。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自殺和被身心症所苦的人數也逐年增長。在2018年,台灣的自殺通報人次超過3萬3千人,創下12年以來新高...

當我們談山難如何「自救」時,其實為時已晚 ft. 城市山人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04 Dec,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每次一有山難新聞事件,底下的酸民留言經常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經營登山粉絲專頁的「城市山人」說,其實他過去經營臉書粉絲頁或部落格的想法很簡單,上傳漂亮的山景照片啦、紀錄...

中澳「戰起來」?中共加倍霸凌,澳洲如何迎戰?
時事觀察.吳介聲:04 Dec, 2020在澳洲與中國關係緊張之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貼出諷刺澳洲之假圖,引起澳洲朝野同仇敵愾。數日之後澳洲國會通過新法案,授予聯邦政府否決地方與外國達成協議之權力,反制中國用意明顯。近年兩國外交衝...

從陸軍鐵騎、空軍高教機到海軍潛艦:台灣的下一代自製武器大夢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04 Dec, 202011月底媒體報導指出,軍備局編列五億多元預算,研發四台不同構型的偵蒐戰鬥車,一台一億多元的預算遠高於採購美軍現役JLTV的價格,在「武器國造」的大招牌下又多了一項工程。先不說引擎變速箱等重要零件來自...

台灣登山教育的今與昔:一場提升安全意識的長期抗戰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03 Dec, 20202020年11月的一日畢羊死亡縱走事件,一名29歲的女性登山客香消玉殞,讓媒體和網路論壇上掀起一番熱烈討論,其中不少人的矛頭正是對準了「登山教育」。確實以事後諸葛的角度視之,不合理之處可謂不可勝數,...